高职院校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析
2017-12-21曾玲
曾玲
[摘要]建设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对提高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改革及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在很多高职院校广受推崇,也取得了一定的建设经验。本文分析了当前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的主要形式,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生产性实训基地;电子商务
2005年1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再次明确要求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时间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计划。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能改善职业教育中的就业不对口、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实践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
一、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意义
电子商务专业作为实践性强的一个专业,需要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建设在校园内的实训场所,通过安排学生通过课程实践、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进入真实的企业环境实习,参与企业经营管理、项目推广等活动,达到学生与企业近距离接触、提升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和适岗能力的目的。而且在校顶岗实习、课程实践,安全系数较高,对教师而言,管理难度会有所降低。
二、当前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主要形式
(一)由校方主导的形式
由学校提供场地、水电、基本办公设备,专业选择对口企业进行合作。具体内容是:由企业提供经营产品和商品知识方面的培训,学生通过网络代销的方式进行网络销售,专业教师负责解决学生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学生通过销售产品、赚取一定的差价利润。
优点是:学校不将“盈利”作为主要目的,专业可以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需要,灵活安排学生进行课程实践。缺点是:学院的市场化运作经验有限,很难达到培养出优秀人才的目的。
(二)由企业主导的形式
企业在学校建立办公场所,学校收取一定的租金。企业聘请学生参与项目实践并对照员工的工资支付一定的酬金。运营完全由企业方负责。
优点是:学校不必担负自负盈亏的风险。缺点是:企业会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的目的,会选拔自己青睐的学生上岗实践,综合素质不高的学生很难有机会参与到项目实践中去。这种形式只有少数的学生能够锻炼自己、提升能力。
(三)学院和企业共同创建形式
具体是:由学校提供办公场地,企业进行整体设计、装修、提供经营产品和运营的软件。学院和企业共同商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改革,将学生课程实践、顶岗实习有机融入到项目实操中去。达到“销售产品、练就技能、提升就业率”企业、学生、学校希望看到的“三赢”的目的。
优点是:学校、企业共同建立,双方都被赋予了权利和义务,有相互约束的作用。缺点是:在某些涉及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分歧。
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校企双方因利益分配问题产生分歧,导致合作项目终止
企业、学校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时,往往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自己的利益,较少顾及对方的利益,使得不管是哪种形式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准备阶段、运行阶段都会存在一些协调问题。有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妥当,直接会影响双方的继续合作。一些高职院校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最终就是因为利益分配问题产生分歧使得项目搁浅、无法继续。
(二)企業因未能得到预期的回报,参与积极性不高
作为企业,在学院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目的或在于获得更多优秀的员工或在于利用学校的学生资源开拓更广的销售渠道。如果这些目的不能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企业就会处于消极状态,也不会再继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
(三)学院“双师型”队伍缺乏,项目创新能力不足
不管校企建立哪种形式的生产性实训基地,都需要学院有懂专业、懂市场的“双师型”教师参与,共同研究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发展、管理等问题。而学院的教师虽然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但因为长期脱离了市场,技术、理念等方面已经相对滞后,很难提出有建设性的经营建议,只能按照企业的固有模式运行,很难在这个项目上做出创新点。
(四)基地制度建设不健全
在一些高职院校,由于没有建立起一整套的机制来对利益分配、组织管理、沟通协调等问题进行约束,使得各方的权、责、利不明确,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部管理较为混乱,企业、学院、专业、教师、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没有人会全身心投入到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去。遇到突发情况时,责任相互推诿;设备老化需要维修时,没人及时修护;利益分配时,出现争端矛盾。
四、加强电子商务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措施
(一)精心选择合作企业
选择合适的合作的企业是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关键。在挑选企业时,一定要选择有诚意、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合作。这样的企业,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在基地共建时,能在网络推广、店铺运营、客户维系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战指导,达到育人的目的,同时也能为专业教师的成长提供更大的平台。
(二)建立互利互惠的利益驱动与分配机制
利益是校企双方构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在驱动力,而利益分配则是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和发展的关键问题,需要建立合理、公平的机制共同维护参与方的利益。在设计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方案时,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全面考虑合作主体利益需求,在经过多方论证、充分酝酿后,签订正式的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双方的权、责、利。并在合作过程中,保持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不断形成扩大双方利益的动力机制,激发双方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共同实现双主体的利益平等互惠。
(三)成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领导小组
为保证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秩序,需要成立基地管理领导小组。可由系部主任或校企合作办公室主任兼任组长。企业、学院、系部委派专人负责参与此项目。组长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并对人员进行分工。endprint
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保证生产性实训基地能够按照既定发展目标前行。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安排人员及时沟通、处理;年底,能对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制定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做到管理有序、运行高效。
(四)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1、瞄准岗位需求,明确育人目标
学院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目的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了达到此目的,学院要与企业共同开发人才培養方案,邀请企业参与教学改革,共同致力于实践课程开发,将开课计划、实训项目与岗位需求完美融合,为电子商务实践课程改革提供素材和原动力,不断推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研教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大程度适应社会需要、满足岗位需求。
2、优化师资队伍,提升团队素质
生产性实训基地要实现工作团队的“无界化”,组建一支由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优质教师团队,共同担负起人才培养的重任。学院教师因脱离市场较久或没有企业工作经验,需要加强对电子商务行业领域市场环境的认知,掌握核心技术要领,可由企业员工对学院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强化其实践能力:学院教师理论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可填补员工行业背景认知方面的欠缺。
由学院教师和企业员工共同组建的师资队伍,既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又掌握了熟练的技术应用。这样一支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才能培训好学生这个“徒弟”,让他们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还熟练运用相关技术,在校期间就已经通过顶岗实践,完全适应了工作的整个业务流程,无疑能保证专业高薪对口就业,而且还增加了工作稳定性。
3、营造工作氛围,适应角色转换
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学生从学院融入社会的桥梁。要帮助学生适应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需要工作环境的同步。在这个基地里,要着力体现企业文化,可通过文化背景墙为学生传递企业信息、职场资讯;学生在课程实践或者顶岗实习时,可要求他们穿正装走入工位,可帮助他们尽快适应企业工作环境、完成角色转变。
4、改革教学环节,保证实训需要
为保证学生能按部就班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得到锻炼,电子商务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进程表时,要充分考虑到基地的容纳能力。如果基地的容纳能力有限,则需要考虑根据专业人数、做好轮岗实践的安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岗位上得到锻炼。
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对推动专业发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有着积极作用。需要学院部门负责人、企业方深入研究、优势互补、齐抓共管,才能将这个项目发挥出实质性效果,实现“多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