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中的重要作用
2017-12-21孟醒
孟醒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音乐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现代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壮大,钢琴伴奏的重要性也开始逐渐普及。近些年来,钢琴伴奏的重要性已经作为器乐演奏学习者的必修内容。在传统的器乐演奏实践中,大多数都是忽视了钢琴伴奏的模式,而钢琴伴奏方式应用的相对较少。本篇文章从钢琴伴奏的重要性出发,通过论述和分析钢琴伴奏的具体应用,总结出了钢琴伴奏的优势与弊端及发展的趋势,体现钢琴伴奏未来发展趋势和可能,从而推动器乐演奏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钢琴伴奏 器乐演奏 重要作用 创作
从20世纪初开始,钢琴这一西方乐器在中国开始逐渐普及,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西各方面的密切交流,音乐事业的不断进步,对器乐演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帮助。我国现阶段器乐演奏面临不小的实践问题,这种情况与器乐演奏者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不可避免的矛盾与冲突。目前越来越多的演奏方式参与到钢琴学习当中。本文所论述的钢琴伴奏实践好处很多,同时也有很多问题存在。具体应用中内容和形式差别不小,各有侧重点,这反映了人们对钢琴伴奏的重要性认知不统一,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一、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中的特点
现代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中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演奏实践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多元文化融合能力的钢琴人才。在现代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人才的培养当中,突出钢琴伴奏模式的发展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钢琴应用方式里,除了和声、旋律,机械动机之外再没有其他结合点。这不会让器乐演奏者器乐演奏者锻炼实践能力,也不能满足演奏者自己增长的学习需求,更满足不了当前的音乐人才需求实际现状,即人才少的局面。从传统器乐学习实践方式来看,演奏加舞台的方式,属于平面的方式,而当前的需求恰恰是立体的实践方式,现实需求是立体的,多面的,个性的需求,也是立体的,多元的。因此,现代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恰好围绕了器乐演奏者的诸多需求,打造除了与实际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化立体融合模式体系,除了平面书籍,也可以增加网络视频、多媒体平台等的信息内容;在演奏实践中,要加强具体实践,舞台内外实践相结合,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现代化演奏设备,设定主题化具体案例来进行舞台内外演奏。
二、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实践中的优劣势现状分析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美国最早提出了钢琴伴奏结合器乐演奏概念。它的定义是将未来所从事的器乐演奏职业所需要掌握的能力作为目前实践的重点内容。这种实践的过程包括了实践内容、实践方式、实践目标、实践效果四大块。其最终任务是培养从事器乐演奏所需要的实际能力。
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实践中的模式的优势具有以下特点:以钢琴演奏需求为实践核心,通过演奏能力要求设计实践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方式。突破传统实践演奏模式,根据不同层次的能力需求进行实践内容模块设计,演奏者可以自主结合,随机搭配。对实践目标、实践内容、实践方式要进行最终的效果评价,来检验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是它的优势。
它的劣势体现在传统钢琴与民族器乐的结合上面文化的一种冲突,无论是和声进行还是旋律音阶都有一定的差距,有些演奏者对西方音乐文化理念不是很了解,因此在实践过程当中十分受限制。另外,对于某些基础差的演奏者而言,钢琴伴奏很容易造成这种舞台演奏的效果差异,更容易造成实践和练习的效果两极分化。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有具体实例的,比如钢琴伴奏时所用到的复调型的织体,它是很多意义不同的旋律声部都和承载一起,又经过后期的处理而成,每个声部旋律所起的作用都是相同的,它们之间相互依赖和交流,支声型其实也是其中的一种。举例来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是从一首单声性的乐曲经过结合至钢琴后,变成了多声化的作品,钢琴有一种奇特的魔力,它能赋予已有旋律全新的生命,还能使它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这首乐曲一方面从外观上有着单声旋律哀婉凄美的特色;另一方面也在写作手法上下足了工夫,在其中既有丰富的和声又伴着多层次的复调,这使得音乐的感情层次上有了极大的提升以及渲染力度也大大加强。可见钢琴演奏和器乐演奏的融合还是很有难度的。
三、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中的作用
1.在民族器乐实践中的作用
与民间普通器乐团队伴奏中有所不同的是,钢琴伴奏下的器乐演奏者需要具备更加优秀理论素养和更高的实践能力,这些能力都是通过后天的培养而形成,可以通过对钢琴伴奏的知识层面的领悟和平时严格的基础训练来得到提升。然后才能精准地理解演奏作品的内涵以及和钢琴伴奏的直接或者间接联系,从而把握整体的音乐实质。通过以上的培养,演奏者在节奏、速度、调性以及音准等方面就有了更高的领悟,自然就能弹奏出境界更高的伴奏。器乐演奏者在舞台实践的过程中,着重自己在钢琴伴奏下的合作感觉,学习如何能够分析和处理音乐作品中的重要动机和主要片段内涵,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握不同的方式的演奏,在演奏中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重要环节。
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我们可以知道,在音色、和声、节奏和情绪的方面下功夫,可以使得演奏者们对于创作和演奏有良好的启发,演奏者不仅要将钢琴的特性发挥到极致,还要对其进行渲染,这样在演奏的时候才能烘托出良好的氛围和观众情绪,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来进行引导。
2.在演出及艺术实践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而器乐演奏者的舞台就是各大声乐演唱会的舞台,从平时的练习走向舞台是每一个器乐演奏者的最大梦想,也是他们的最终目标。检验平时所学就只能在舞台上进行了实践,器乐演奏者对器乐作品的演绎其实就是自己能力的体现,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至关重要。钢琴伴奏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的組成方式,更重要的是,钢琴伴奏可以给初次登台的演奏者带来一种心态上的稳定感觉,对于成熟的演奏者而言,钢琴伴奏功能和作用就更多了,它可以给演奏者很好的音乐灵感的启示和启发,在演奏作品的完整性上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使音乐表现变得丰富,对气氛进行烘托。听到已经非常丰富的乐曲,观众们自然就会身临其境,如此就进一步加深了其戏剧性。目前,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中广泛应用的已经与器乐演奏舞台实践的相结合产生出了很多创新性的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中的方法。而随着我国音乐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演奏团体以及不同交叉学科的技法逐渐传播到我国,并日渐为大家所熟知。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中的实践作为创造性艺术疗愈的一部分,已经由本研究证实具有对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中的实效性,延展开来,对创造性疗愈的戏剧治疗、绘画治疗以及融合性治疗等很多新兴的治疗方法,我们也可以假设其对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中的具有一定提升效果,而这还有待于研究者去印证以及不断创新和探索。
由于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中的属于交叉应用,同时也与其他领域的学科理论相互支持,那么还可以再将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中的的范围延展至其他学科,比如音乐剧、舞台剧、音乐实验学等等多个领域,相信都会对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中应用的有所裨益。
3.钢琴伴奏在器乐作品创作中的作用
钢琴即兴伴奏涵盖了钢琴弹奏的所有基本技法。比如我国民族器乐作品的代表作之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本单声性的歌曲在通过钢琴赋予它新的生命之后,就能使得掌握这首歌曲的演奏者迅速的熟悉切分节奏的特性,乐感是每个音乐人都应具有的素质,乐感强的就能更快的找到感觉,这也能进一步使得演奏者掌握音乐中的“切分”,领悟能力强的还能领悟到“连线”的真正意义,从而将“切分”和“连线”这两方面全都得到掌握。
追溯到19世纪的德国和法国音乐界,那时民族乐器刚刚兴起,而出于对艺术的表现需要,钢琴伴奏开始得到发展。而在我国20世纪,这一艺术才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出现了这一职业的群体,在这一领域,许多大师级的人物也是声名大噪。在近年来,声乐演唱会比比皆是,这更加演奏者一展拳脚的绝佳舞台。绿叶衬红花,伴奏其实也是音乐艺术表演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意义也极其重大,尤其将其与我国民族器乐结合之后,经常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和灵感,相得益彰相互补充,通过许多作品的成就可以充分证实这一点。
结语
本文结合实践和各大名家见解,对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中的这种独特领域的研究必须要在现代教育学的视角下展开。在当前多元文化盛行的现实中,传统音乐理念面临着消失或者瓦解的现状,现代教育学当中的许多方面,像钢琴伴奏在器乐演奏中的作为现代教育发展事业的主要部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希望通过本文,探讨中国民族器乐在钢琴伴奏下的现状和特点,同时分析钢琴伴奏在器乐作品演奏中的重要作用和实用意义,这些都是钢琴演奏者能更好的在创作和演奏中为中国民族乐器做出最好的诠释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研究总结出以下见解,在当今的音乐界,民族器乐的发展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而作为业界人员,就更有责任发扬和传承中国民族器乐,并努力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来将现代音乐发扬光大,让中国民族器乐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苏】斯波索宾等.和声学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2]代百生.何谓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中国钢琴音乐[J].中国音乐学,2005(3).
[3]连苹.在中西文化交错的坐标上——中国近现代钢琴音乐创作的美学取向[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3).
[4]李玢.浅谈中国钢琴音乐中体现的文化内涵[J].大舞台,2010(3)
[5]王昌逵.论“中和”文化在中国钢琴音乐中的传承[J].社科纵横,2009(7).
[6]冯毅.中西文化融合对我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影响[J].艺海,2011(12).
[7]【奥】阿诺德·勋伯格著,茅于润译.勋伯格风格与创意[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8]金茗.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之解读[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2).
[9]王蕾.高师钢琴教学存在问题的因素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5).
[10]来水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课程建设研究[J].艺术百家,2011(3).
[11]李蘋菁.流行音樂系钢琴基础课教学初探[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1).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