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艺术节运营与管理工作坊”会议综述
2017-12-21尹文婷隋欣
尹文婷 隋欣
摘 要:“国際艺术节运营与管理工作坊”会议于2017年5月19日召开。为了加强中外知名艺术节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国内艺术节的运营与管理水平,本届工作坊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通过交流与探讨了解到国外艺术节的运营模式与管理方法,为提升国内艺术节的运营与管理做铺垫。
关键词:国际艺术节 工作坊 运营与管理
作为2017“第五届天津五月音乐节”学术活动之一,“国际艺术节运营与管理工作坊”2017年5月19日至20日在天津音乐学院南院图书信息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会议由天津音乐学院主办,天津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承办,天津音乐学院科研与研究生处协办。本次国际工作坊吸引了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相关专家、艺术管理专业师生代表和学者,20多家艺术机构和业界代表,以及政府文化艺术管理部门和媒体朋友们。工作坊特还别邀请到四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与国内学界及业界代表来共同探讨和交流国际艺术节管理模式、运营理念、实践经验以及如何提升国内艺术节的运营与管理水平等问题。会议活动安排了一场高峰论坛和六场国际工作坊,通过专家讲述以及与学者互动等环节,充分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号召,加强国内外艺术节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优秀文化在国际艺术节的有效传播。
一、高峰论坛:国际艺术节对提升国家文化艺术国际影响力的作用
19日上午国际工作坊开幕式由艺术管理系主任张蓓荔教授主持,天津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索玉华、副院长靳学东教授出席了工作坊。本次工作坊请来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上海普及高雅艺术首席专家王勇博士作为特邀主持人主持高峰论坛,在王勇教授的主持下,来自香港的艺术节资深节目总监梁掌玮(Grace Lang)、著名华人作曲家陈怡教授、德国资深艺术节总监罗兰?奥特(Roland Ott)和吴氏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及创始人吴泽州先生围绕着此次论坛的主题“国际艺术节对提升国家文化艺术国际影响力的作用”从各自的领域出发展开热烈的探讨。
1.通过国际艺术节传播艺术文化
怎样让城市艺术节借助节气来提升国家文化艺术对国际的影响是我们艺术管理人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四位嘉宾就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讲述国际艺术节怎么能更好的传播艺术文化:梁掌玮总监谈到荷兰艺术节是时间很早的艺术节之一,是属于小城市的艺术节,开展较为容易,相反大城市艺术节的开展相对比较困难,在香港要把艺术节的品牌在这所城市中融合并不断地提高其地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所以从1973年香港艺术节成立至今,每一届的艺术节都有不同的变化,通过推广不同特色的艺术能更好的传播我国艺术文化。陈怡教授根据自己的作曲经历来讲述音乐节的层次不同,不是既成的成果,在作曲方面一定要结合观众喜好并在作曲上有一定的要求,能让更多人认可是很重要的。吴泽州先生认为艺术节是一个平台,能让各国人民汇聚一堂展现各国艺术风采,艺术节还要有创意,有创意的艺术节能让人印象深刻,有一定的文化影响力才能更好地传播艺术文化。罗兰·奥特总监说如何与艺术家沟通和让观众在艺术节中得到满足并调动观众的情绪是艺术节传播文化重要环节之一,开一场很有特色的艺术节也是艺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2. 通过国际艺术节提升文化艺术影响力
如何打造一个有价值、有影响力的艺术节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王勇教授提出如果在内地逐渐打造一个新的艺术节会有什么样好的建议,四位嘉宾通过切身经历给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通过梁掌玮总监的阐述王勇教授总结出艺术管理人才现在第一要务是募款的能力要强,第二是要有一定售票能力。国外的艺术节与国内很多资深艺术节相比下国外艺术节的影响力较大,吴泽州先生认为要发挥民间力量很重要,个人智慧也是社会的财富,艺术管理人才要结合民间力量可以把艺术节做大。罗兰·奥特总监谈成功的艺术节不是在大城市举办的,很多小城市举办的艺术节非常成功,艺术节要避开歌剧院的时间,在歌剧院里得不到的艺术在艺术节里展现出来能提高文化艺术的影响力,对于中国艺术节引进国外歌剧艺术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发展中国特色与国外艺术相融合,给观众时间,给艺术节时间,让观众与艺术节互相信任,有特色的艺术节让观众更加能记住。陈怡教授指出艺术节的成功是植根社会的需要、观众的需求,要做全面调查,教育也要跟上才能提升文化影响力。
二、 国际工作坊:专家分享国际艺术节市场运作模式
19日上午10:30至20日全天分别由香港艺术节目总监梁掌玮女士详细讲解香港艺术节在定位和节目设计上的创新变革之路,对艺术普及与推广项目——“青少年之友计划”做了重点介绍和案例剖析。著名作曲家陈怡教授通过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及其作品广泛的在国际音乐节中演奏,讲解现当代作曲家如何走进国际主流社会并发挥其作用。德国籍资深艺术节总监罗兰?奥特先生详细介绍了制定艺术节营销及媒体战略,深度阐释了国际音乐节成功的原因。吴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创始人吴泽州先生围绕中国民族文化如何走入国际主流社会分享了心得体会。
1.“艺术节定位与节目设计”和“青少年之友计划”
在“香港艺术节定位与节目设计”当中,梁掌玮总监回顾了香港艺术节45年的发展历程,香港艺术节是国际艺坛中重要的文化盛事,每年的2、3月期间邀请众多优秀的本地和国际艺术家来演出,还举办教育活动,丰富了香港的文化生活。梁总监从四个阶段总结了不同时期香港艺术节的定位和节目设计:70—80年代是香港艺术节努力探索文化上的自我定位阶段;90年代香港艺术节尝试创新的节目内容和形式设计;1997年—2007年是香港艺术节实现音乐与戏剧多元化发展的阶段,2007年至今是进一步增强香港本地语言文化特色的阶段。香港艺术节一直在做文化艺术上的融合接轨并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以及广东省和香港地区的“岭南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香港艺术节还大力普及中国民乐、民族歌剧、传统戏曲,以盛宗亮歌剧《红楼梦》为案例,推广中国民族风格作品的理念与方法。
在“香港艺术节青少年之友计划”当中,详细介绍了香港艺术节对青少年进行艺术普及与推广工作的经验与成果。“青少年之友计划”成立25年来已经为73万多本地学生提供艺术体验活动,其中固定交纳会费的会员数量达到15.4万人,并通过“学生票捐助计划”每年提供超过8500张半价学生票。香港艺术节每年主办一系列多元活动并为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工作人员进行表彰颁奖。梁总监以“现代舞在香港青少年中的推广”为经典案例进行了详细讲述。
2.音乐作品走进国际主流社会的经历
陈怡教授把自己的创作分成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挖掘自己并用自己的语言来創作。主要分享了自己在中央音乐学院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期间学习和创作的经历,无论在国内学习还是出国深造,陈怡教授在作曲中加入民族元素,始终坚持发扬民族文化。第二阶段:从基层到顶级音乐殿堂弘扬中华文化。这一阶段的陈怡教授奔走在各大乐团和音乐机构,始终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第三阶段:服务专业界并回馈给世界。怡教授加入了各级顾问委员会和理事会,通过担任顾问能接触到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从中学习与创作并回馈给世界。第四阶段:尽心尽力做教育事业,认为青年人是世界的未来。陈怡教授在教学上、社区活动上以及与国外教育行业都不断地进行沟通,希望给青年人讲述最先进的理念与方法。
3. 国际艺术节市场营销、媒体战略
国际艺术节的市场营销是十分重要的,罗兰·奥特总监先提到为什么要进行艺术节的市场营销:因为人们想要的是渴望和期待,我们要让人们在艺术节上得到期待。分别介绍了PEST分析法与SWOT分析法,从“战略性营销”与“运营策略”两个方面强调价格的制定要有针对性和受众定位的重要性,针对性的营销方式上不宜过分主观,不同受众要采用不同的营销方式。还深入分析了数字化营销所带给营销方式重要机遇。新媒体化的营销是艺术节营销中不能忽视的一部分,通过自己拥有可以控制的媒体、宣传手册中在现有的潜在客户里长期建立关系,还可以通过广播、纸媒、付费搜索、赞助商、公司、观众、媒体来扩大宣传。
4. 中国民族文化走进国际主流社会的战略与实践
吴泽州先生谈到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被誉为音乐圣殿不是因为它历史悠久,而是因为它的声誉与身价,正因为它的身价让很多人望而生畏。在1998年除夕夜,吴氏策划的《虎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隆重上演,这是一场非政府行为的文化外交活动,让中国民族音乐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吴先生还讲到了他坚持推动中国民族音乐的动力原因是90年代民族音乐陷入了观众少、市场小的困境使他要把民族音乐带到世界去,刚到金色大厅举办中国民族音乐会时赞助及售票情况都不是很理想,但吴先生没放弃并与团队调动宣传资源,让对中国民族音乐不了解的观众们认识它的魅力,为民族文化走出国门、走出西方世界主流社会奠定了基础。同时吴先生向观众解读了“吴氏策划”多年项目运作积累、理念和策略:首先运作团队要认真细致的查阅资料并反复推敲。其次要听取专家意见,拜访学者、作曲家、演奏家和资深记者进行细致讨论,征询多方意见、了解观众需求选定合适的节目。
在讲座的最后他希望艺术管理人才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企业家的智慧,就像“吴氏策划”运作舞台表演活动的一个座右铭——“打造精品,行销于世”。
结语
天津音乐学院连续四年举办艺术管理工作坊旨在引进国际先进艺术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动艺术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搭建学界与业界的交流。这次工作坊完美落幕让我们了解到艺术节是国家重要的文化名片,是展现和提升城市国家文化艺术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平台。艺术节是否成功,与城市的大小无关,影响力如何,与它的质量和特色有关。在多元化的今天,我们要吸收并借鉴外来的文化并展现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通过举办国际艺术节让国际观众了解、喜爱我们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