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婉拒朋友为自己“跑官”
2017-12-21板桥霜
板桥霜
1616年,汤显祖在贫困交加中去世,监视了他半生的东厂,在秘密档案记录里留下一句评语“汤有时名,其狂放不羁,非议朝廷,意气慷剀,蹭澄穷老。”
今年秋天,汤显祖家族墓园遗址“考古工作成果”对外发布,然而随后出现反转。国家文物局表示,当地相关考古单位存在擅自发掘墓葬本体、重要考古发现未及时上报等问题。汤显祖墓的考古进程,是“重大发现”还是重大破坏?汤显祖早已作古四百多年,岂能料到身后之事。其实,贯穿汤显祖一生的,经常就是朋友为他“操碎心”,他却淡然自若的情形。
徐闻虽路远,乾坤只此生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三月十八日,浙江遂昌的老百姓迎来了他们新一任县太爷汤显祖。即便遂昌只是个小县,汤显祖还是很满意的,毕竟,之前因抨击朝政被贬到广东徐闻县,那可是大陆最南端的地方。
不过,他的一帮朋友从来没有放弃过把他从小县城调上来的努力。在他们看来,对才子汤显祖来说,遂昌太小了,连城墙都没有。
按当时的官场惯例,凡贬官回京,当中需有个桥梁过渡,朋友们都认为,遂昌知县即为他的跳板。所以当他离任徐闻时,接任者熊敏在送别他调任遂昌时,以鸡舌香相赠,祝愿他不久能重返朝廷,再进谏疏。
其实,徐闻虽远,但好歹还在大陆上,至少比当年苏轼贬去儋州好得多。汤显祖未过门的儿女亲家、国子监祭酒刘应秋曾提到,作为被斥逐之臣,能被安置到徐闻,是他向时任吏部尚书陆光祖斡旋的结果。还不忘叮嘱他不要带家眷,有哥几个在呢,你很快就能回来。
汤显祖当时作了一首诗来婉拒:“鹦鹉杯尖易行酒,鱼子签灰难草麻。三省郎官事已往,与君吞却沉香花。”意谓“郎官”已成过往云烟,只能把鸡舌香吞进肚里了,请君再莫提及。
在徐闻不长的任职期间,汤显祖有感于当地人不知礼义不守法度,提出以廉戒吏和以法为政观念,教育当地人和睦邻里,遵纪守法,珍惜生命。他曾在这里写下过“天地孰为贵,乾坤只此生”的诗。此外,他还十分重视教育,带头捐俸建成了贵生书院。在明万历十九年之前,徐闻共出了举人30名,其中绝大多数是武举人;然而自贵生书院建成办学后,徐闻共出举人58名,其中文举人就有34名。
小城山色好,遂昌诉庭稀
汤显祖的“战场”转换到了浙江遂昌。浙江巡抚王汝训上任前,刘应秋就嘱他尽快呈报吏部,让汤调到更好的地方去。他甚至给汤显祖写了一封信,内有“到任后数月即有揭赴部,欲兄早离苦海”云云。
任职吏部文选司郎中的顾宪成不等浙江公文上报,就主张让汤显祖回京担任原职。批文迟迟不下,顾宪成甚至提出先调汤到南京任职,或者到条件好一点的外府做个同一级别的同知或通判也成,比如说就近的温州。希望汤显祖能以此为跳板,然后再入朝廷。
俗话说,六部之首为吏部,而吏部之首则在文选司,专门掌考文职宫之品级与其选补升调之事,加上顾宪成是东林党魁,说话自然有些分量。以至于温州、知府刘广平听到传说,信以为真,还提前为汤建造了五间书楼,一等他调来就入住。
偏偏就在此时,吏部尚书陆光祖已经下台,刘应秋调回北京。后者的来信说,朝廷的气候是不雨不晴,不知道为什么首辅王锡爵很不喜欢他。汤这才明白,不是朋友们不努力,实在是自己早年在太常博士任上递上去的那一本奏疏,把元老们得罪光了 。
汤显祖本想在仕途有所作为,在遂昌的五年里,他简政爱民、抑制豪强,“一时酶更声为两浙冠”,以至于本地案子稀少。甚至还做了两件震惊朝野的事件,一是除夕遣囚回家度岁,二是元宵纵囚河橋观灯。
这样政绩显著的官员,按例应该升迁褒桨,但由于王锡爵等从中阻挠,汤显祖的朋友推荐他官复原职,被“留中不报”,又推荐他任南京刑部主事,被“暂须迟之”。
尤其是其爱子赴考因拒绝行贿考官而客死金陵后,现实使他心灰意冷,他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与梦想都写到了戏里。更讽刺的是,汤显祖辞官回乡三年后,居然遭吏部“浮躁”罪名被朝廷削职为民,被朋友们认为是奇耻大辱。
1616年,汤显祖在贫困交加中去世,监视了他半生的东厂,在秘密档案记录里留下一句评语“汤有时名,其狂放不羁,非议朝廷,意气慷剀,蹭澄穷老。”
偏州浪士,盛世遗民
汤显祖是个狂人吗?历史评价绝非如此。自他那封著名的《论辅臣科臣疏》奏折里,批评张居正、申时行等人以个人好恶任免官员,进而结党营私,让被提拔者只知贵人恩典,不知报效朝廷。
万历四年(1576年),汤显祖在皖南作客时,一名湖广来客自称是张居正的弟弟,邀请汤显祖和沈懋学晋京时到相府一见。沈懋学如期赴约,汤显祖却婉言谢绝。
次年春,沈懋学为状元,张居正之子张嗣修为第二名。张居正物色汤显祖、沈懋学作为儿子高中科第的陪衬,意在假借二人的文名以掩饰作弊之实。汤显祖没有登门拜谒,代价是自己名落孙山。巧合的是,在张居正去世的第二年,汤显祖终于考中了进士。
后来在参选庶吉士时,首相张四维和次相申时行的儿子是汤显祖的同年进士,他们同样想和汤显祖结交,同样遭到委婉的谢绝。以至于汤的房考官沈自邠说:“以你这样的高才,为什么迟到现在才考取进士,可以想一想。”
那汤显祖又是怎么得罪王锡爵的呢?原来,王锡爵的儿子王衡参加顺天府乡试获得第一名“解元”,申时行的女婿李鸿也中了举人。舆论都说主考官黄洪宪是拍马屁,有作弊之嫌,礼部郎中高桂、刑部主事饶伸联名论劾,要求重考,被王锡爵认为是奇耻大辱,愤而辞官。这件事刚好发生在汤显祖上《论辅臣科臣疏》后不久,王氏自然认为是受到了汤的影响。
自然,汤显祖没能进庶吉士,甚至到南京太常寺任职后,在吏部供职的前临川知县司汝霖给汤显沮捎来一封信,说只要汤显祖不那么执拗,跟执政通一下气,加上他的斡旋,那就可以提拔到吏部去当官。
可感激的是故人的好意,不可改变的是自己的意志。汤显祖一生颠沛流离,自号“偏州混士,盛世遗民”。虽不能在庙堂之上践履他的儒家之志,但却成全了让他流芳百世的“临川四梦”。后人感慨他终未能当上高官是一幸事,否则,世界上只会多一个官员,要少了一 位大剧作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