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格斗孤儿”事件反转

2017-12-21

中国民政 2017年23期
关键词:借力格斗体校

“格斗孤儿”事件反转

7月底,四川凉山“格斗孤儿”事件引发媒体热议,支持与反对之声争论激烈。支持方认为,学习格斗也是孩子的一技之长,而且在俱乐部要比在老家生活条件好很多。反对方认为,孩子在俱乐部没有办法接受义务教育,俱乐部此举是在利用孩子赚钱。最终,教育部回应:“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部分孩子被送回老家安置。“格斗孤儿”事件似乎就此结束,然而,11月底,微信公众号“格斗迷”发布消息称,事件发生反转,格斗俱乐部获得了体校资质,曾经被“遣送”的孩子们可以继续回来训练与学习,而且俱乐部还会扩招生源,其生源不仅能接受格斗训练,而且毕业时还能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

《北京青年报》调查后报道,“格斗孤儿”重返俱乐部的消息引发不少网友的关心,认为这是解决“格斗孤儿”生活相对圆满的一个方式。反转剧情让很多网友直呼“暖心”,他们表示:“有种想落泪的冲动……”俱乐部工作人员也表示:“这是政府关心的结果。”

《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认为,很多媒体用了“反转”这个词,多少带有出乎意料而且惊喜的味道。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个趋于完美的结局:孩子既能依法享受到应有的教育,又能按自己的兴趣接受格斗训练。政府与民间合作解决了格斗孤儿问题,记者终于可以不必再感到内疚。记者的内疚从何而来呢?据报道,报道此事的记者受到舆论批评,因为他的报道并没有改变格斗孤儿的命运,相反这些孩子的命运朝更坏的方向去发展。这还要感谢阿坝州相关部门,并没有简单地认为“把孩子送回家”就尽职了,而是以“最弱者的最大利益”为原则,努力协调让“不合法却合情合理”的事物变成合法的事物。政府和民间合作,既尊重法律又顾及现实,让孩子有一个最好的归属。这才是真正的解救,既解救了孩子,也解救了记者。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认为,扶弱济困不妨借力使力。实施帮扶,必须让被扶者尝到甜头、看到奔头。遣返格斗少年,让他们照旧吃土豆,过一眼望穿的人生,这不叫“帮扶”,或可叫“归零”。相形之下,格斗俱乐部“转正”,则有了进步意义:成为体校生,练拳顺理成章了,生活和学业也有保障了;将来拿到学历,更不止打拳这一条出路。机会有增无减,满是获得感,这样的帮扶,才堪称扶到了点上。这件事还提供了一层启示:扶贫济困,有时不妨借力使力、顺水推舟,化“野路子”为“正路子”。为了解困境、谋出路,民间常有自发的尝试,只欠些许条件和手续,就能取得资质和认可。与其连根拔除、一棍打死,不如栽培修剪、化为正途。比如进城摆摊的小贩,可以帮他们办执照、找场地,既给他们出路,又便利居民生活;乡间的代课老师、医务人员,择优纳入编制,让他们安心扎根基层,缓解上学难、看病难;各方各面的公益组织、爱心人士,亦可经过相应途径,成为扶贫济困的重要力量。当然,整合草根力量,决不能来者不拒、只进不出原则。没有达到起码条件的,必须回炉再造,不能通融放水;违反公序良俗的,更得加以干预、整改;而已然走上正轨的,也要持续考察,绷紧监管弦。

猜你喜欢

借力格斗体校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借力使力 巧解难题——以简谐运动为例
竭力与借力
张伟丽 格斗玫瑰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借力上合,山东绘出更大“朋友圈”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第八道格斗料理
格斗料理
业余体校击剑训练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