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后周柴瓷的特征
——从一件瓷尊说起

2017-12-21刘大为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17年12期
关键词:御窑釉料贵金属

□刘大为

试析后周柴瓷的特征
——从一件瓷尊说起

□刘大为

后周世宗柴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君,他在位的短短六年时间里,峻法治国、革除弊政、安抚百姓、开疆拓土,使后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而为众多史料记载、诸多诗文颂咏的柴窑,作为专为周世宗烧造宫廷御用瓷的名窑,在这一时期横空出世。史载,后周世宗柴荣禁铜后,以瓷兴国。在此背景下,御用柴窑烧制宫廷日用品及祭器,后世亦称柴御窑。明谢肇淛在《五杂组》中记述:“世传世宗时,烧造司请其色,御批曰:‘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这)般颜色作将来。”明高濂《燕闲堂清赏》论柴瓷云:“有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薄瓷也。”明曹昭《格古要论》中对柴瓷也有精确的描述:“滋润细媚有细纹,多是粗黄土足”,这些特征,令柴御窑瓷冠绝千古,成为中国瓷器之首。笔者家传有一件瓷尊,与古人描述的柴御瓷特征较为吻合,器风古朴,工艺独特。

尊高11厘米,口径10厘米,足径7.5厘米,敞口、粗短颈、深腹、浅圈足,饰弦纹、鼓钉纹(图一)。敲击尊体之声清越如磬。尊体施酱釉,在此底色上又显银、蓝、粉红等多色,随光流转,光色不定。釉层薄如纸,明如镜,釉质滋润、有金属、丝绸般质感。借助斜光,可见外壁釉内多有蚕丝般弯曲密布的“细纹”,此细纹与开片不同,不在釉表造成开裂。尊胎质轻薄,内为密实细腻的灰色胎,质如澄泥。在此胎外裹有一层含沙黄土胎(疑为黄河胶泥),使胎体外呈黄土色,底足因之成为“粗黄土足”。用放大镜观察,在其外壁釉层内存有一些银或类银颗粒,闪烁银光。光线较暗时,外壁釉色由酱红而整体变为淡蓝色,呈现出一层淡蓝发白的“银膜”。内壁釉内嵌有一未融质如玛瑙的颗粒,据此推断内壁釉内含有玛瑙成分,釉质尤为润泽。此外,在内壁釉层中部,还有用特殊釉料涂抹如彩虹、也如雨过天青、天空多彩之色的一周绚丽璀璨的虹光。这一周虹光涂抹得十分精细完美,由金、粉紫、蓝等色组成,与彩虹的形状、色彩组合基本一致,令人惊叹之余,不由使人联想到“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这)般颜色作将来”的名句。更为奇特的是,虹光在光线直照下,无色透明,只有在斜光下才显现出来,且斜光越强虹光越绚烂。经仔细研究,这项工艺,已经进入到光学、反光材料这些近现代西方科学家首先发明的高科技领域,令人十分震惊。上述特征,有待于通过科学分析证实,或许其中就包含着柴窑千古之谜的答案。

图一 瓷尊

兹就此尊特征与史载柴御窑瓷之特征进行对照分析,汲古钩沉,探幽发隐,以求真谛。

一、形制:柴窑最古,符合“四如”

1.器形古朴是柴氏所尚

此尊器形古朴自然,率真无华。与明谢肇淛在《五杂组》中记载“陶器柴窑最古”的评价相应。而口沿、底足之修削一丝不苟,加上古瓷器中多见之凸弦纹、鼓钉纹之装饰,令器体文质相成,又显制作精良。尊体外部施釉较少,突出了如同大地般色彩的黄色胎体,此无釉之色。民国赵汝珍在《古玩指南》论柴窑时,称之为“铜骨”,中外远古陶瓷,多有此色。从器形上来说,这是符合柴窑要求的,因为柴窑既为后周世宗御窑,必然带有柴荣个人的审美观并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史载柴荣 “略通书史黄老”,通达道家典籍,并曾向道教高人陈抟请教道术。《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司马光评后周世宗“性不好丝竹珍玩之物”,也从侧面佐证了柴荣尚朴的思想。道家经典《庄子·天道》篇云:“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道家文化最重朴素,尤其老庄哲学极力倡导:大道至简、返璞归真,大巧若拙,反对造作。

据载,柴荣的养父后周太祖郭威十分节俭,曾下诏打碎许多宫中宝器,下诏禁止珍华悦目之器入宫:“宫闱器用,务从朴素。”《乐记》记述:“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乾隆咏《柴窑碗》诗云:“未若永宣巧,龙艘落叶斯。”足见柴御窑器必然是朴素的,此尊与此相符。

2.声如磬,粗黄土足

轻击此尊尊体,即发出清越如磬之音,其原因要从胎体说起。此尊薄胎,胎体分内外两层,外层极薄,胎、底足之质皆为黄土,内有细沙粒,经历久远而无脱落、无崩裂,黏附性极强。以其质推断,应是黄河古道淤积的天然黄胶泥,这形成了传闻中柴瓷的一大特征“粗黄土足”(图二)。黄河古道淤积天然泥沙主要是悬移质。沙粒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等,外观呈不规则形,泥中掺杂部分沙粒可以增强机械性能(抗压力),易于成型,烧造时也不会因高温而扭曲变形或膨胀炸裂。同时,此黏性极强的黄土胎可以牢牢吸附住极薄的釉层,使其经历千年而不开裂脱落。

尊的口沿处有微磕,从中露出细腻、质密、灰白色质如澄泥的内层胎心,这点在史书上尚无记载。但这种外粗内细、胎中有胎,胎上挂釉多重结构的工艺可谓“制精”。这种粗细结合、表层无釉、内壁满釉的胎体经二次素烧后其内部的水分通过外壁完全蒸发,空隙内接近或已经完全达到真空。胎体因此质地十分坚硬,敲击外壁,音波受到内壁光滑的环形釉层阻挡反射回传(类似回音壁效果)铮铮有声,音质清越,亮而有铜音,犹如磬声。

图二 瓷尊底部

清佚名著《陶录余论》中记述:“按周之柴窑其时鲜佳,不故(但)胎质用黄土,足亦黄土……坯装匣烧,匣内尚有渣饼沙渣垫足。”清蓝浦《景德镇陶录》云:“凡坯装匣底必用渣饼垫足,经烧后其足不粘匣底。又有用黄沙渣垫足亦不粘匣者,五代周烧柴窑器,所谓多粗黄土足盖此。”胎足皆为黄土,底足因黄沙渣垫烧,而粘有一些沙渣,此尊正具此特征。

3.青如天,法天象地

《格古要论》等诸多古籍记载柴瓷 “青如天”“天青色”“碧色”等,可见柴窑瓷色是取法于天的。青,在古文中有黑、蓝、绿多种解释。天青,在《汉语大词典》中诠释为:“深黑而微红的颜色。”此色,也称为玄色。还有一些古籍和古代诗赋如清刘体仁《七颂堂识小录》、乾隆咏柴窑诗、《说陶》、民国邵蛰民《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民国荆子久《钧窑考证》等记述柴窑瓷色还有绛霄(酱红色)、黝黑、黄、玳瑁色、麻酱色等色。柴窑之釉色基本上是表现天的不同色彩的,配上胎、足的黄土色(赵汝珍《古玩指南》称之为铜骨),形成了“天地”的大象,这符合皇家祭器及用品追求崇高恢宏文化气象的要求。清潘永因《宋稗类钞》中云:“所谓柴窑者,其色如天,其声如磬,精妙之极。”天本多色,变幻无常,色如天的形容,总结了诸多古籍的记载。

就此尊而言,其与刘体仁《七颂堂识小录》中记载马布庵的柴窑洗的釉色特征相吻合。《小录》云:“布庵见示一洗,圆而椭,面径七寸,黝然深沉,光色不定,‘雨后青天’未足形容,布庵曰:‘予目之为绛霄。’”绛霄即酱红色。它的另一特征是光色不定,明黄一正撰《事物绀珠》中对柴瓷的描述:“制精色异,如诸窑之冠。”光色不定与色异,显然说的是柴瓷在不同光线下其色多变。此尊在自然光下,在酱红色底釉上闪耀银、蓝、粉多彩光;光线暗时,呈现亚光淡蓝色;灯光直照下,呈现本体酱红色,逆光时呈现较深暗的蓝色;侧光时,釉色为如蒙银膜的半酱半蓝色,可谓光色不定、色异、色如天。

此尊酱红色釉内洒布黑斑,显现赤黑色,此色为古代天之玄色。釉色与《中国传统色彩图鉴》中玄色对照一致。胎黄釉玄,有“天地玄黄”的蕴意,可谓法天象地,它来源于中国儒家和道家共同尊崇的经典《易经 》:“乾为天,其色玄;坤为地,其色黄。”玄黄之色是中国历代统治者认定的天地的正色。以此色瓷为祭器,表达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并契合祭祀天地这一庄重肃穆的特殊环境对祭器朴素、沉稳的要求,更有君权神授的意涵。

4.薄如纸,明如镜

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论柴窑谓:“然薄如纸一言乃指釉汁言,非指瓷胎言也。”此尊施釉薄如纸,质感如丝绸、金属,在45倍放大镜下可见釉内残留的银色颗粒。在光线黯淡时,外壁釉层呈现出一层“银膜”,可见外壁釉层是由内层多彩釉料及外层“镀银层”组成,镀银层对内层釉料起保护作用,而两层釉料相叠仍薄如纸,毫无流散,工艺十分精湛。而由于镀银层的存在和釉料的优质,使得釉表光明如镜,平滑细润,形成滋润细媚的质感。

此尊除有上述“四如”特点外,其外壁釉内还含有许多细如蚕丝、斜光下方可见的 “细纹”,在釉内,不是开片。陶瓷的开片是由于胎的膨胀系数和釉的膨胀系数不一致,或窑温骤然降低而造成的。釉面在千百年中因多次开片而形成各种纵横交错的纹路。此尊有纹而无开片,是因为胎体的膨胀力量不能完全渗透致密性极强的特殊的贵金属质釉面,只能在贵金属质釉料里面留下膨胀的印记,古人形容这种只有细纹而无开片的独特现象,用白描的手法称为“有细纹”。

柴御窑在极短时间内登上历史巅峰,超过已烧造数百年的越窑;如冰似玉富有皇家气度的秘色瓷和有“范金琢玉”之誉刻画如神的耀州窑;甚至在宋五大名窑出现后,也未撼动其至尊的地位,是一个奇迹。甚至有人因此怀疑其存在。实际上,柴御窑应是在柴民窑的基础上积健为雄,同时吸收其他窑口之长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民国学者荆子久在《钧窑考证》中记述:“柴荣军政余暇,兼好制作器物,大而冶铁,小而乐器,至于设窑制瓷,尤为精神所专注,特设专官以理御窑事务,使之为完善之筹备,训工选料,经过多时已达于任何色瓷器无所不能之地步……柴钧工匠曾受学士大夫训练……”帝王、学士、大匠们苦心经营,共同创造了柴御窑“雨过天青云破处”的绝世色彩和无双工艺,而震烁古今的工艺是为了呈现出无比瑰丽的色彩,其基础仍在于柴御窑伟大的工艺。独一无二超过众窑的工艺,是柴御窑存在的最好证明。

二、工艺:制精色异,雨过天青

柴御窑凭借制精、色异两项,就拿到了中国瓷器的冠军。须知中国瓷器是世界之冠,从古至今窑口如林,各有绝技,产生了无数精美绝伦的瓷器。柴御窑要制精、色异到何等程度,才会让诸窑拱手称臣甘拜下风呢?其问题的焦点不得不集中在其是否有震惊世人制造出“色异”的工艺上。前面已描述过此尊的色异,对其做进一步探讨时,就进入了光学领域。

此尊内壁釉层中映着斜光才显现出来的环壁一周由蓝、粉紫、金黄色组成的彩虹,是一种奇异的光学现象。此长条形空间内的虹光如雨后彩虹,鲜妍璀璨,质感极佳(图三)。它是由特殊的透明的釉料刻意涂抹在釉层上的,只在其涂抹的轨迹上长条带状呈现。奇特的是,虹光在直光下并不显现,映着光线呈入射角状态,才显示出来。这与公元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进行的著名的三棱镜色散试验,其原理是一致的。历史上,由牛顿色散实验衍生出来的反光膜技术发明,在1937年由美国3M实验室产生。而这层长条形彩虹光带,其实质应是由珍贵釉料制造的反光膜,兹就此作详细分析。

图三 瓷尊内壁光照后显现的虹光

1.贵金属宝石釉是柴御窑超越群窑的基础

中国古代各大名窑多产生于国家富强时期,经过漫长的工艺进化,才卓然成名。而柴御窑崛起于战乱贫困的时代,且烧制时间极短,其突然跃上瓷史巅峰,必有其超常际遇。

清无名氏在《南窑笔记》中记载:“周显德年间宝库火,玻璃、玛瑙、诸金石烧结一处,因令作釉。”以此珍贵釉料为本,工匠们才得以大展才华,反复试验,烧制出“雨过天青云破处”的璀璨色彩,出现了奇美的“彩虹”,同时进行色散试验,试制出了反光膜材料。

此尊外壁釉层闪现钻石般光芒,在显微镜下呈现出七色璀璨结晶,有金属质感,偶呈银色,且有一些烧结状,内壁虹光有金碧辉煌之感,釉间嵌有一质如玛瑙的未融颗粒,可见釉料珍奇。

2.柴窑尊的科学意义

(1)柴窑尊的色散试验。在世界光学科技发展史上玻璃与宝石作为光学原材料占有崇高的地位,玻璃与宝石对光的折射与反射作用是其他材料无法取代的。1666年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物理学家牛顿就是用玻璃制成的三棱镜对光进行了划时代意义的色散实验,使太阳光成功地发生了色散,产生了七彩虹光。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地制造出彩虹。牛顿的实验开创了现代物理学的重要领域——光谱学先河,英国剑桥大学对这次实验给予的评价是:标志着科学的诞生,人类进入现代社会。

在这件柴窑尊的内壁上涂抹着一圈透明状特殊釉料制成的长条形透明釉层,规整流畅,在光线呈入射角照射下会自然显现出一条璀璨绚丽的彩虹,其色彩严格按照色谱顺序——赤橙黄绿青蓝紫排列。由于反射光倒影成像,显现在内壁上的光谱是反过来的,即紫色光在上、蓝色光在下。彩虹宽度非常标准地控制在这一长条形空间内显现,这与色彩混淆呈不规则多边状的蛤蜊光有本质的区别。彩虹在长条形空间透明釉层内,光线越强则虹光越盛,其紫色光带与蓝色光带之间界线分明,色彩之纯净之艳丽令人沉醉。这是因为宝石釉料的纯净度最高,所以能最大限度还原太阳的原始光线,这必然要经过反复严谨的色散试验才能获此成功。

虹光的缘起正是周世宗柴荣的那句:“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这)般颜色作将来。”

(2)柴窑尊的反光材料。此尊釉内展现虹光的这条长条形透明釉层空间的制作材料和感光敏锐色异多变的外壁釉层的制作材料我们且称之为“贵金属宝石釉”。由此发生的色散现象证明《南窑笔记》中的记载是真实的。玻璃、玛瑙、宝石因其内部结构是多晶体类似于玻璃三棱镜,所以是对光产生折射作用的最佳原材料。光线在宝石釉真空状态下以近似光速在里面传导,传导出的光线纯净、艳丽,最大限度地还原太阳光线。而黄金、白银是最佳的贵金属反光材料,它们对光最佳的折射功能、反射功能在高温下相互融合,最终使这种特殊釉层形成了具有反光功能的反光膜。

反光膜也称逆反射材料、回复反射材料。1937年由美国著名的3M实验室研制成功。它汇集了光学、化学、材料学、有机化学等多种学科,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仅有中国、韩国、美国、日本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生产。1939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公路边,世界第一次在露天条件下使用了一块用反光膜制作的交通标志牌。而反光膜的性能、原理、结构与柴瓷的“贵金属宝石釉”的性能、原理、结构几乎惊人的一致。

高强级反光膜结构:表层一般是由透光性和耐候性能良好的树脂薄膜来制作保护层;第二层是真空层;第三层是嵌入式微小玻璃珠;第四层为金属反光镀层;第五层为树脂承载层;第六层是压敏型和热敏型胶粘剂;第七层是背纸保护层。

贵金属宝石釉结构表层:此尊的釉面上确凿无疑地清晰地涂有一层带有银颗粒的“银镀层”。大概是因为“贵金属宝石釉”太过珍贵,所以后周的工匠们发明了特殊工艺在釉面上涂了一层银,在柴瓷釉面上形成“镀银膜”来保护釉面,而“贵金属宝石釉”本身含有金属成分,在金属质釉面涂上一层“镀银层”后对光形成了高反射,它造成了柴瓷釉面“明如镜”的高反光效果。

第二层真空层:用300倍显微镜仔细观察“贵金属宝石釉”的釉里结构,结果发现全部釉里只有一个气泡,证明其釉中几近100%真空状态。

第三层玻璃层:因釉中的贵金属等物质在高温下融为一体,故与第四层金属反光层合为一层。由于釉中玻璃、玛瑙、各种宝石对光的折射率不同又与贵金属的反射交织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釉面对光的折射作用、反射作用同时发生,釉面随着光线射入角的变化,造成釉里玻璃、宝石里的多棱微晶体对光不同折射率的变化,釉色就开始不停转换,柴瓷就产生了“光色不定”“色异”的光学现象,可谓“制精”。

光在不同的物质中有不同的速度,在真空中是真空光速,在玻璃中有玻璃中的光速,所有光速中真空光速最大。柴瓷“贵金属宝石釉”釉层几近真空状态,当光线照射到柴瓷釉面上的时候,釉里贵金属成分对高速传导的光形成强反射,古人形容这种强反射光学现象叫“荧光射目,光可御矢”。

第五层承载层:在“贵金属宝石釉”的釉面上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釉层下面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粗泥沙颗粒,不要小看了这些看似无意分布的粗泥沙颗粒,它满载着古人的创造力和智慧。仔细观察这些颗粒的分布实际上非常有序,只在釉层上下边缘分布,中间则几乎没有,釉层以外则无此现象。正是这些有意分布的粗泥沙颗粒把金箔一样薄的“贵金属宝石釉”牢牢地挂住,从而对釉层起到承载和固定的作用。

第六层胶粘层:柴瓷选取黄河黄胶泥为胎衣,一方面是因为在形式上法天象地,取《周易·坤卦》天玄地黄之意,是君权神授的象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黄胶泥是黄河河底第一层河泥,具有一定的黏性,在高温下通过素烧可以巧夺天工地把釉牢牢地黏结吸附在胎上从而把釉和胎融为一体。这种工艺、这种奇思妙想不得不让人感叹前人的深邃的智慧。

第七层背纸保护层:薄如纸的釉层在高温下与胎紧密融合在一起,胎对釉自然起到背面保护层的作用。

至此,我们清晰地看到贵金属宝石釉与现代反光膜的科技原理、制作工艺是如此相近相通。

柴瓷尊上布太空玄霄之色、中悬七彩虹光、下取大地黄河淤泥为足,天与地、意与象自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大俗大雅浑然天成。在传统工艺与光学科技之间架起了一座彩虹之桥,闪耀出璀璨的中华智慧之光。其非凡意义涵盖了陶艺、哲学、美学、科学,对这些领域给予了丰富和发展,这正是柴窑超越各大名窑而为中国瓷首的根本原因。

江苏省无锡市东美鑫集团公司)

[责任编辑 赵建春]

猜你喜欢

御窑釉料贵金属
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CO、VOCs完全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艰辛与辉煌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贵金属纪念币展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地下遗址篇
渗花釉料及其制备方法、渗花抛釉砖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抗菌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透强化白陶瓷釉料及制备、使用方法
皇帝的瓷器破了怎么处理?
国内首家互联网贵金属交易平台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