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GBF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监理控制要点
2017-12-20龙星松
龙星松
摘要:GBF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工程施工过程监理主要进行事前,事中控制和事后的检查控制,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GBF浇筑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施工工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支序模板-绑扎梁、板底和小肋钢筋- GBF薄壁方箱安装-绑扎板面钢筋-浇筑混凝土。
关键词:GBF混凝土结构 空心楼盖
前言:
竣森商住小区项目工程总建筑面积为462399.7㎡,地下室负一层底板和顶板采用GBF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柱距为8.4M*8.4M,设计空心楼盖板厚为500CM。
一、施工部署
1、施工力量和设备安排
本工程工期紧,质量要求高,因此除必须配备施工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强的项目班子,施工力量的投入是根本保证。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和施工进度的安排,我们拟在施工期间投入150人。拟投入设备振捣棒10台,平板振捣器5台。
2、项目管理组织架构
本工程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技术负责执行控制,派专业工程师作为专项施工负责人、质检员、班组检查的三级管理系统,对工程的质量、技术、安全、进度和成本实行高效益、高标准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二、GBF竹芯空心楼盖的特点
a适用于大柱距、大荷载的楼层及屋面结构。对大空间功能厅楼盖、地下停车库的顶板尤为适用,综合经济性很好。
b增加楼层净高或楼层数。
c减少自重,节约楼盖混凝土用量。现浇钢筋混凝土板中预埋500×1000×250长方体的竹芯盒,形成由双向的网格形工形肋传力的箱形空心楼板。
d具有较好的节能作用。由于建筑空间减小,冷热负荷降低,日后运行费用也会降低。
e有着可靠的质量保证。具有良好的板柱结构整体性能,空心楼盖的框架柱之间设置了暗扁梁,加强了柱与柱之间、柱与板之间的联系。
f具有较好的隔音功能。空心楼盖由于预埋了空心管,空腔的存在大大提高了板的隔音抗噪性能,与普通楼板相比可减少4~5分贝以上。
g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降低了梁高、增加了净高;直接抹灰、无需吊顶;自重减轻、节约混凝土和钢材;降低水电设施成本;减少土方量等,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
三.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施工工艺流程
一、工艺流程
楼层板体模板及支撑体系立制→板模上定位放线→底层及角部加强钢筋绑扎→暗梁钢筋绑扎→底层钢筋抗浮拉接→水电安装→肋间钢筋→上层钢筋支撑→排放GBF竹芯→上层及角部加强钢筋绑扎→上层钢筋抗浮拉接→构造筋设→钢筋及竹芯隐蔽验收→楼盖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
二、模板与钢筋
1、模板支拆必须按模板施工技术方案及技术交底的要求操作,充分保证模板的安全性。
2、薄璧方箱空心楼盖模板木龙骨和支撑的布置宜考虑兼作薄璧方箱抗浮锚定的要求。薄璧方箱空心楼盖支模架采用钢管支模架,支模架竖向支撑纵横向间距不大于800mm,水平横杆步距不大于1500mm,支撑楼盖底模的水平横杆与竖向撑杆如采用十字扣件连接时,均应加设保险附扣,模板底部木龙骨间距为200~250mm。
3、楼盖底模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起拱,宜按1~3‰对模板进行双向或单向起拱。
4、模板安装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对暗梁、薄璧方箱、预留预埋设施等作放线定位,核对无误后方可转序施工。
5、薄璧方箱楼盖暗梁钢筋、板底钢筋及肋间钢筋安装完毕,必须进行初验,且在薄璧方箱底部定位措施完成并确认可靠后,方可进行薄璧方箱安装施工。
6、楼盖钢筋安装完毕后,并对钢筋工程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三、薄璧方箱的安装
1、GBF薄璧方箱被吊至安装楼层排放前须对其外观完好情况作逐个检查。对有可能漏入混凝土物料者,须进行封补、填塞,然后方可入模,缺损严重超标者不得使用。
2、模板安装完毕后,按薄璧方箱布盒图在模板上对框架梁、柱帽、箱模、预留预埋等位置進行定位划线,绑扎底板筋完毕后,并将预留水电线管盒按划线位置预埋,再进行GBF薄璧方箱安装,相邻薄璧方箱之间应用钢筋马凳定位,保证纵横肋距,箱盒底部放置四个砼垫块定位,保证箱模底面离模板面高度准确,同时每个箱模顶面凹槽内设置两根抗浮钢筋(两筋相互垂直),用14号铁丝沿抗浮筋每600mm一点穿过模板后与支模系统拉锚固定。
3、薄璧方箱底部的预留水电线管盒应按放线位置预埋,为减少其对楼盖断面的削弱,预埋管线盒宜尽可能布置在肋间位置,预埋管线盒的连结节点亦应布置在薄璧方箱空心楼盖间肋处。竖向穿楼板管道宜先预埋套管。必要时采用配套规格的GBF薄璧方箱替换标准规格的薄璧方箱,让出管线位置。
4、安装薄璧方箱时应严格按设计图纸或供货厂家提供的芯模排布图要求进行排放。
6、薄璧方箱安装完成后须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四、浇筑混凝土
1、浇筑混凝土时,应安排适量的钢筋工及箱体安装工人,随浇筑作业及时修补、调整薄璧方箱与钢筋。
2、浇筑薄璧方箱混凝土空心楼盖时,不得将振捣器直接触压薄璧方箱表面进行震捣。在砼浇筑过程中,振捣器在肋梁间的移动间距不得大于500mm,浇筑砼时必须快插慢拔,振捣器须插到楼板底模板上口20mm左右为止。
3、 薄璧方箱高度超过450mm的楼盖,混凝土浇筑时宜分次进行。第一次布料高度不超过楼盖厚度的五分之三,待振捣密实后再进行第二次布料,前后两次布料浇捣时差不得超出混凝土初凝时间。
4、在浇筑混凝土时,如遇现场薄璧方箱变形过大或破损,应及时采用支护挡板或填塞等措施,用以抵抗混凝土对箱体的压力,以箱体内不进混凝土为准。
结语:
施工技术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施工技术,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促进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相关人员也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落实责任制度、注重对施工材料与技术的管理,并加强现场监管力度,从而有效保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雷大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剖析[J].建材与装饰,2017,(10):138-139.
[2]吴建.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低碳世界,2017,(21):144-145.
[3]周晓霞.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四川水泥,2017,(0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