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致词
2017-12-20马会玲
马会玲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我们每个家长的愿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每个老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因此,要想我们的孩子安全、健康的成长,离不开校园这片沃土,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更不能缺少家庭的关怀。那么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孩子是家庭的希望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和希望,孩子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人在年轻的时候,千万不要借口工作忙而忽略对孩子的教育,任何事业上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人生最大的烦恼莫过于儿女的不成器,但是一个有才、有德、孝顺的孩子,可以让你很欣慰。现在我们多付出一点,尽自己的努力和职责;否则,在孩子升学时,我们家长就要为了给孩子找一所好的学校而苦恼,在孩子就业时为孩子能有一份好的工作而苦恼。作为四年级的学生,每天老师都会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多些行动,而不是口頭上的督促,如:“快点做!”“作业完成了没有?”我们要实实在在的行动起来,对孩子的作业认真检查,严把质量关,真正把关心孩子的学习落到实处。父母教育孩子并不是一味的表扬,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家长一定要用有用的方法来惩罚他,可以拿他最喜欢的一件事来惩罚他,让他对自己的后果负责任。切记不要打骂孩子,棍棒很难教育出有出息的孩子。好孩子都是赏识和夸奖出来的。作为家长,一定要对自己的孩子多些耐心和爱心。
二、孩子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孩子在年幼时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就象河水的源泉,活泼而无拘无束,一旦被导向某一方向,就能转变它的流向。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人有用,有的人有所作为,家庭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孩子进入学校的学习阶段,很多家长心理上就会放松对孩子的教育,把教育孩子的重担一下子推给了学校和老师,正是这个错误思想的引领,很多孩子难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很多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在家里养成的。很多家长对孩子要求不严格,这样孩子无形中就会养成很多坏习惯和坏品质,比如乱花钱,做事拖泥带水,自私、不懂得尊重人等,这些品质一旦养成,即使学校老师再费心,也很难真正改变孩子。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一个习惯的养成只需三十天,关键在头三天。习惯是一种行为长期坚持的结果,一个月坚持一个行为,就能养成一个习惯。坏习惯也只是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但改正一个坏习惯却需要二倍、三倍,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坏习惯可以慢慢的转变。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坏习惯是一种藏不住的缺点,别人都看得见,他自己看不见,因为习惯就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潜意识表现的行为,并不一定他自己希望的行为。小时候是你给孩子培养习惯,长大了,就是习惯左右他的人生。作为家长,对孩子的今天负责,就是对孩子的明天负责,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自己的孩子。
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只有父母用心、不断地学习,孩子才能前行。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时刻影响着孩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做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该处处做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影响的结果。如果母亲爱打扮,其女儿也必然是爱打扮的。若母亲是多舌的,女儿也不例外。同样父亲好喝酒,儿子也会喝酒;父亲说脏话、粗话,则孩子也是如此。这已成为家庭教育的定律。作为家长,不要和孩子讲太多的道理,而应用实际行动去影响他们,给他们做好榜样,让他们在实践中感知那些道理,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并运用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比如父母自觉排队,用行为暗示孩子,插队的人是不受欢迎的;在公共场所不随地乱丢果皮纸屑,也会让孩子学会自觉把垃圾丢到垃圾桶里。父母良好的行为举止都在无形中暗示孩子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不知各位家长有没有留心中央电视台的一则端洗脚水的公益广告。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榜样,榜样是最好的老师,榜样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四、家长积极配合老师,不是双赢而是三方受益
家长切记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老师,对老师的工作要积极支持配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孩子对老师言听计从,家长反而省心不少。理解你孩子的老师,其实就是在照顾你自己的孩子,支持你孩子的老师,其实就是在支持你自己的孩子。让老师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要靠老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基本功的修炼,做家长的更要提升境界,积极作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劳动,也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更离不开学生的自身努力。只有三股绳子拧到一起,才能为孩子创造出一个灿烂的明天。
我相信有了家长的陪伴和老师科学的指导,孩子们一定会健康地成长,他将会是我们的骄傲!再次感谢为孩子们成长倾注了毕生心血的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