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非战争军事行动对我军形象的传播
2017-12-20刘思梯何兆祥
刘思梯++何兆祥
摘 要:我军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这也是我军的特色和优势所在,也奠定了我军成长壮大的基础。在和平年代,我军参与社会活动和服务人民的机会较多,利用好这些机遇能够更好地展示我军人民军队的特色形象。
关键词:军队形象;人民军队;形象传播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非战争军事行动也是塑造和传播我军人民军队形象,提升政治影响力、军事威慑力的重要途径。
一、展示我军综合实力
(1)展现作战能力。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情报侦察能力、指挥控制能力、突击抗击能力、立体机动能力、信息攻防能力、全维防护能力、综合保障能力和“三战”能力都能得到近似实战层次的体验和锻炼。在汶川震区,支身穿橘红色救援服的部队神兵天降,在废墟中挽回了49位幸存者的生命。情报侦察、指挥控制、立体机动等体系要素能力运用占据了主要的方面。
(2)展列武器装备。一方面,反恐怖、武装护送、联合演习等军事行动基于部队特性,我军在“和平使命”系列军演中使用了多种新型尖端武器。另一方面,国家援助、抢险救灾、平息暴乱以及支援国内地方政府等行动中用于指挥、通信、输送、救护等任务的器材同样用在作战行动中。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卫星通信设施在抢险救灾中也得到了实战的检验。
(3)展示保障水平。生活后勤和军事行动的供给保障水平也就决定了部队遂行军事任务的能力。当前我们国家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多数都是军警民一体的联合行动,涉及军队、武警、公安、民兵预备役部队以及地方众多部门和单位。各种保障关系交织在一起,增加了保障协同难度。做好非战争军事行动中部队保障工作充分反应了其较强的综合保障能力水平。
二、践行我军根本宗旨
(1)牢记军队职责。军队的职责就是维护国家利益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今,走出国门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已成为军队职能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彰显大国形象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面对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严重疫病和恐怖活动等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安全威胁,牢记使命职责和群众期盼,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2)锤炼作风意志。现代战争,各种军事行动具有爆发时间突然、地区不确定、任务转换频繁、指挥协调困难等特点,对部队在战备训练、快速机动、指挥决策、后装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各类非战争军事行动,环境艰苦、危险性大和持续时间长,“灾情就是敌情,时间就是生命”,而广大官兵所表现出来的不畏艰险、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精神正是军队战斗作风的显现。
(3)严守军队纪律。高标准完成任务是完成各类军事行动的重要意义和目标要求是的首要条件。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部队与地方群众交往较多,要更加严格执行军队纪律,深化对遵守群众重要性的認识,按章办事,令行禁止。对官兵的言行举止做出明文规定,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三、弘扬特色军旅文化
(1)弘扬睿智、和谐、道义、宽厚传统文化。谋略思维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军旅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部队在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当中,指挥司令机关“首脑”作用发挥好,广大官兵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快速高效的完成好各项具体任务,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思虑睿智。
(2)丰富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等军事文化。我人民军队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执行非战争行动的部队各个荣誉集体,正是让人们看到了战场英雄们现在的发展进步,让个体的行为传承成为一种文化理念,把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等向世界推崇。
(3)彰显团结、奉献、无私、勇敢的战斗文化。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来自大自然和行动本身的危险也是随处可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军队的职责和价值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军人道德的核心内容,也必然体现在非战争行动之中。
四、引导各类媒体取向
(1)积极应对不实报道。根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西方一些主流媒体透过有色眼镜观察中国军队发展,用冷战思维评议中国国防和军事活动,西方媒体把把抗洪部队众志成城的英勇行动讥讽为“蛮干”,始终把“中国威胁论”作为其主要报道取向。我军以前对外宣传中大多事后说明的方式被动回付。
(2)及时报道一线军情。一线实时报道的视角是对我军部队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直接展示,真实性和时效性都很强。例如对汶川抗震救灾事件的报道,地震发生后,很多境内外媒体的记者深入救灾一线,全程记录广大官兵营救受灾群众的点滴瞬间,充分显示了我军良好形象和素质。
(3)明确严守法律界限。非战争军事行动,往往较多的涉及政治、经济、外交、民族、宗教等多种因素。它不仅是一种特殊的军事行动,更是一项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任务。特别是执行反恐、处突、维稳等任务,往往牵涉各类敏感问题。所以,执行此类任务不仅要善于从政治上、全局上观察分析问题,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维护和树立部队广大官兵的良好形象,又要全力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李曼.优化灾难报道中军队的媒介形象塑造[J].青年记者,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