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探讨
2017-12-20郑缘缘
郑缘缘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仅仅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不断地创新和探索,从而找出一条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获得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1引言
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不可被忽视的必要理由,做好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是小学教育的一大任务。而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应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加以入手。对双方提出必要的要求和合理的指导意见是顺利解决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的一个重难点。
2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理解
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教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在新课改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指任课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实践来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过程,是一个尽可能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教学过程。其内涵可以通过下面几个方面来理解:
2.1教学目的角度
新课改标准指出,小学课堂的教学目的是实现学生和教師的共同进步。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较快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能够提高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意志,使得学生获得全面的成长和发展。而教师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锤炼自身的教学能力,增加实践能力,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及把握能力,更好地实现有效的教学。通过实践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积累实践经验,拓宽在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实现教学互长。
2.2教学过程角度来看
新课改指出,课堂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相互统一的过程。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种主体地位,过于重视教师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而新课改则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接受程度等出发,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真正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有效性。
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方法
3.1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数学由于其自身带有的灵活性和抽象性,可能造成学生对其产生恐惧感,因此想要更大程度的激励学生学习数学,营造一种和谐,平等,支持性的学习氛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可通过师生互动环节来活跃课堂气氛,老师问一些简单的小问题让学生主动回答,并给予相应的小奖励,这样会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听讲的效率。此外,老师一定要注意,说话要温柔,和蔼,语速要缓慢,这样学生会更大程度地减少抗拒,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3.2让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才能顺利进行。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掌握主体作用,学生完全听从于教师的各种安排,学生在教师的压抑环境下被迫学习,完全没有主动性,而且学习感受,心得,发展需要等等都被老师忽视,不能产生自己的观点,听课过程中不能积极参与课堂,不能积极回答问题,提出意见等,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毫无小学生的学习氛围,教学质量也因此大大降低。
3.3趣味教学,让学生自己爱好学习
由于数学自身带有的灵活性和抽象性,导致很多学生在还没有学习数学的时候,便产生了抵触心里,因此,趣味教学更能帮助老师教学,帮助学生学习。这就需要数学老师精心的备课了,尽可能找与课程相关的小故事,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比如在讲“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古印度国王奖励发明象棋和进献象棋的人的故事,通过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引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从而轻易的引出简便的解题方法,即正确的数学计算方法。
3.4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学需要的不仅是知识储备丰富的人,更是极具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全方位人才。小学正是这种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数学正是这种能力养成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在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路人,促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5关注小学数学的学习特点,减少教学的模糊性和盲目性
学习过程中的每个时间段都有其阶段性,每一门学科也有其独特性。正确认识小学数学的学习特点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无疑具有不可估量的帮助作用。数学学科本身具有学习内容的抽象性和形象性,对于习惯简单思维和接受指令的儿童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和不可适应性,而小学学习阶段学习的渐进性和系统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压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本阶段、本学科的特点,将其融入到日常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中,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3.6注重培养数学学习的思维,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对于数学学习无疑是事半功倍的。因此学生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应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数学能力的提升,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锻炼自身数学素质。比如利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进行数学思维的养成,通过数学活动的操作实践进行数学思维的养成,在知识的归纳总结中进行数学思维的养成。同时,要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全面理解,深化学生对数学思想的认识,强化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要积极留心发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之处,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为其赋予生动的意义。
4结束语
新课改主张“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使得每个人通过学习都可以获得不同的发展和进步。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真正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既定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其银.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32:161.
[2]顾倩.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2016,12:190.
[3]范菊香.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6,09:76.
[4]杨保民.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若干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6,0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