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奥妙

2017-12-20郑红兵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阅读课堂教学方式小学语文

郑红兵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方面,它考查了学生对文字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是语文课堂的重难点之一。语文教师应当针对这个重点展开专门的阅读课堂教学,着力为学生解决阅读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以及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217-01

在充满激烈竞争的21世纪,小学生们被“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号角追赶着,他们从中国文字学起,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其中阅读理解能力直接地反映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也关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于是语文教师就肩负了为小学生建造好学习的基础知识以及促进小学生成长成才的重任。笔者多年从教小学语文学科,自诩教学成果可观,现在便将我的阅读课堂的教学想法写于此文,希望对广大的语文学科工作者有所帮助。若有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教!

一、小学语文课文模式多样,对应的阅福理解方式也各有不同。对于不同阅读课堂教学,我通常会设计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具有针对性的效果

1.对于文字易懂、所涉及的含义不难理解以及有相应图画对照帮助解释的课文,我通常是叮嘱学生自己在课前多读课文,多看图画,并且能够将图文对应起来理解课文。因为阅读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学生通过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获得相应的感悟。这样的做法也帮助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课文之后,我通常会在课堂上对他们进行抽取阅读,与此同时要求其他学生紧跟读课文学生的节奏进行看图理解,使学生在日后的课文复习中能够凭借脑海中闪现的鲜明图画特征而快速联想及回味课文。这样一方面检验了他们的自学效果,另一方面起到了督促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在抽读后,我将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课文学习的最后也会再次询问他们的想法。通过课堂前后的带感情阅读,让学生体会课文学习前后他们对课文理解的差别,从而引导他们更深切的理解类似的图画课文。

2.对于多人物语言、多动作以及语言动作并存着多的课文,我的做法就与第一点不一样了。针对此种课文,我通常会让学生来表演文章叙述的故事,我相信通过他们对课文内容的肢体和语言表达,他们的课文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升。事实上,我的信心也得到了验证。举个例子来说,在讲解《七色花》时,我请了一个小女孩扮演主人翁,通过她意外得到七色花时的前后言语动作过程的演绎,以及她带着七色花历经事情时的情感变化表现,不仅她自己表示对课文得到了深切体会,而且学生观众表示也获得了视觉享受和感悟。他们对《七色花》一文的理解也更加积极深刻了,在之后的一次考查中,学生们对《七色花》一文的相关问题作答也是相当出色。这更加证实了我对此种课文教学方式的恰当之处。

二、对于课文阅读学习,我们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可达到相应的针对性的效果,而这些相对照的方法也需要一定的基础课堂教学方式。列出如下:

1.基础教学方式之一就是在课堂上督促学生养成课文阅读习惯和细心观察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越早越好,小学时代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日后学习的晋升阶梯。阅读课堂上教师应当对加提醒督促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以及课堂上和课后学习中所必须的细心观察习惯。这种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小学生对小学语文课文及其它文学类目的学习和理解。就如上文中我们讲到的图文结合的课文,若是保持着课文阅读习惯和细心观察习惯,理解课文的效果会事半功倍,课文的学习能力将会更有进步。“教育的本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现在我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话来总结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2.基础教学方式之二是:除后天培养的学习习惯外,对于与阅读课堂有关的学生天生的个性特征也应当被保留并鼓励。也就是说,对于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插嘴”行为,我们不能立刻进行阻止批评,而应该在快速的思考综合下进行评判:是阻止还是鼓励其继续说下去。

小学生即兴“插嘴”的表达出的看法很大部分源于他们的本真与天性,有时他们的想法更是成人都无法想到的,这样的一些“插嘴”内容是值得语文教师去鼓励和思考的。老师通过对小朋友们“插嘴”说正确观点的做法进行鼓励的行为,以身作则地引导了学生说真话和心里话。这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上,都是学生的一大进步。

3.基础教学方式之三: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一大法宝。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言语信息传递以及情感交流,营造出适合该课堂师生关系的氛围。而一个充满轻松愉悦气息的语文课堂,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基本环境,也是教师教授课堂知识的最佳完备状态。所以我认为适合课堂师生关系的氛围应该是轻松愉悦的,我也一直很遵从这样一个充满轻松学习氛围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找到学习的灵感,也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从而把课堂的存在价值完美地彰显出来。由此,我们已经知道创设愉悦课堂的重要性,那么,我们该怎么具体落实呢?

根据笔者多年从教小学语文的经验,我总结出以下两点:第一,课堂内容的导入要生动有趣。学生还处于儿童年龄段,仍对一些丰富、趣味多样的事物感兴趣。抓住这一点,我们便想到可以从课前内容导入着手。把导入部分的内容设计得生动有趣,从而吸引学生的眼球,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增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生效率。比如说,我在教学《曹冲称象》一课时,我会制作PPT辅助教学,在PPT的首页我是安排一个充满银屏的大象图片,这样在课堂伊始便给了学生视觉冲击的感觉,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还记得当初教这篇课文时,学生们纷纷在下面议论:“这么大一只象,曹冲是怎么进行称重的”、“曹沖好厉害”等等。

由此我们可见PPT首页的导入对学生引发思考的影响之大,它间接地给予了课堂轻松平等的感觉。所以,课前有趣的导入是营造轻松课堂氛围的方式之一。除了上面所说的趣味PPT制作导入,我们还可以导入课堂游戏、课堂比赛等等。第二,教师幽默风趣地对课堂相关知识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语言还需富有感染力。小学生都是乖乖的,他们即使喜欢在家长面前耍赖皮,但是很听老师的话,在他们心中,老师就是有威严的知识领路人。然而太过“威严”却会导致学生不敢言。然而我们所需要的却是学生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于是轻松课堂氛围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老师用温柔幽默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除此外,老师所运用的语言讲解要在学生的理解范围内,也就是说不能太繁杂,要通俗易懂,毕竟小学生的理解力还有限。

综上所述,对不同形式的课文阅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其中基本的教学方式又要做得恰到好处。在教师持之以恒的教学下,如此,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堂教学便觉轻松了。专心于小学语文课堂,奥妙就在你的心中。

猜你喜欢

阅读课堂教学方式小学语文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巧施练笔,让写作之花绽放
探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紧贴新课标,反向设计阅读课堂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