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2017-12-20杨开勇
杨开勇
【摘要】一直以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采取一致的教学模式,却忽视了学生基础、学习能力、兴趣、智力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班级同学有的“吃不饱”,也有的“吃不了”,对课堂教学质量影响较大。而分层教学法,能够在保证学生共同发展的同时促进个性化发展。本文将就小学六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159-01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第一,分层教学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小学生心理特征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个性化特点,而这种心理特征和认知状况又会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必须尽快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重视学生主体性发挥,加强师生交流和互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二,分层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习热情高涨,通过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下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必须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整体实践能力的提升。
第三,分层教学法是在师生平等原则上,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整体,这一点是与新课改的教学要求相符的。而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绝对的主导,学生主体地位被严重忽视,师生间缺乏交流和互动。而在分层教学中,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这对学生内在潜力的挖掘、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二、六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结合学生个性化特点,进行合理分层
为了能够更好地将分层教学法融入到六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深入调查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按照学生个性化特点的不同进行分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这对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理论知识是极其有利的。同时,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才会更加主动。还可以合理设置教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下掌握数学知识,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比如说,在上到圆形面积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白纸上画个圆,并用剪刀剪下来,然后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将全班同学划分为多个小组,让学生各自拿出自己的圆形,参加小组讨论实践,了解圆形面积和三角形、长方形面积的区别与联系,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圆形面积内在特征的理解,为后续圆形面积公式推导做好铺垫。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层
小学六年级学生个体彼此存在着巨大差异,教师无论对他们提出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会对学习进度造成影响,对学生学习和成长极其不利。因此,教师可以在掌握课程知识结构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兼顾学生整体学习能力,这样才能满足实际学习需求,帮助优等生加快学习进度,同时,通过分层学习,也能让中等生和差等生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采取有效地弥补和改善措施,也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到“扇形统计图”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统计”知识的把握情况进行分层,结合课程内容和结构制定出层次分明的教学目标。对于差等生,只需让其通过对实例的观察与对比对扇形统计图产生一定的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特点及意义,并了解其重要作用。对于中等生,可以在对差等生目标的基础上,让其能够对扇形统计图进行简单分析,并具备一定的统计素养;而对于优等生来说,就应当为其制定发展性目标,要求其感受扇形统计图的实际作业和意义,体会到数学对于生活实际的价值。通过这种对教学目标的分层,让学生在个人能力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和学习,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很好的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三)对教学过程进行巧妙分层
一是分层设问。教师在问题设置过程中,就应该有明确提问的目的和对象,能够根据学生所处层次的不同设置难易度有别的问题,逐层递进与延伸,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当然,也要兼顾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对其提出基础性较强的问题。如果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那么所提出的问题就应具有一定难度,具有一定探讨价值,这样能够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合理开发,让各个层次学生都能产生成就感与满足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是分层练习。根据教学内容以及难易度差别的不同合理安排课堂练习。为了能够给差等生机会,尽量为其安排一些简单,和课堂例题相类似的练习题,通过新知识再现,帮助其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对于中等生而言,可以为其设置一些具有一定变化、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延伸的题目,以检测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对于优等生来说,就应当为其安排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检查其是否牢固掌握新知识并达到灵活运用的地步。
三是分层辅导。通过实施多层次和多种形式的辅导,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解决之前理解不深入或者完全不懂的问题。由于差等生基础较差,故应采用个别辅导的方法,准许其优先发言,优先获得辅导;对中等生来说,就应采取以“扶”为主,以“放”为辅,要么教师给出提示,要么让其进行分组讨论,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对于优等生而言,则主要采取以“放”为主导的策略,既能培养其自学能力,也要使学生知识面得以拓宽。通过这种多层次的辅导,能够让各层次学生都能树立攻克难题的信息,激发其学习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四)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
除了要对学生、教学目标、过程进行分层外,对教学评价体系同样需要进行分层,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融洽的气氛。毕竟有效的评价反馈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肯定和嘉奖,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对差等生,更多地采用表扬评价的策略,应善于探寻其闪光点,那怕是点滴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对处于中等层次的学生来说,应当采用激励性评价法,在指出不同的同时也有指明努力的方向,这样能够提高他们的上进心。而对优等生而言,就应采取竞争性评价策略,对他们提出高标准和严要求,让他们虚心学习,不断寻求自我超越。通过对各层次学生进行横向和纵向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增强彼此间的竞争意识,让各层次学生都有可能获得成功。
三、结束语
综上,分层教学法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性差异采取相应地教学策略,是因材施教思想的生动实践。通过分层教学法的实施,能够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其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有利于每个学生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徐金满.小学六年级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教育,2016(11):00288-00288.
[2]林文章.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J].神州,2017(12):18-18.
[3]古开伦,胡军.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探讨[J].小作家选刊,2017(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