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017-12-20张静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方式

张静

【摘要】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语文学科作为高中教学阶段的基础课程,语文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随着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这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因此教师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多个角度和层面来理解文章的内涵,有效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建立当代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本文就对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探究,说明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并阐述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几种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方式;传统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155-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书记多次强调了要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前我国传统文化流失非常严重,尽管社会各界也正在积极采取保护措施,但是仍然有大量的民间文化正在快速的消亡。语文学科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高中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无不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光芒,时刻为学生供给思想的营养,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开阔自身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提升课堂传统文化的氛围,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民族意识,从而更好的传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文化是指通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文明所演化汇集而成的一种民族文化,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一种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人心、人脑,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始终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1]。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掌握当中的各种思想精华,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辩善恶。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在一定呈上有效丰富高中语文学习的内容,不断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品格和情操,同时不断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作品的赏析能力和水平,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习近平书记强调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运动传统文化进行教学,以精神文化力量推动学生的健康综合发展。本身高中语文教材中就包含了大量和传统文化相关的文章,这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还能够让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2]。中华民族是一个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通过不断学习他人好的东西,将他人的好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了我們的民族特色。学生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接触到古代先贤的伟大成就和智慧,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

(一)充分了解作者情况

高中语文教材中本身就包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就要注重带领学生深入了解作者的背景,掌握作者当时创作作品的心理感受[3]。本身每一个经典文学作品的诞生,都和作者的生活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在作品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先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够完全了解文章的内容和所表达的内涵。比如在学习李清照的词时,教师就需要带领学生了解这位宋代女词人的一生,这样学生就可以知道李清照的词可以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就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和少女天真烂漫的生活。后期就主要抒发作者怀乡念旧的情感,大多的作品都表现了李清照后半生的孤独生活,知人论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能让学生站在更高的层次去思考问题,这对学把握作品有很大的好处。

(二)深入挖掘语文教材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精心编排而成的,每一篇文章中都融合了文学作品的质量和美,也是传统文化中的典范,因此语文教师要紧抓语文教学的优势,深挖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因素[4]。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展现传统文化的理念、文章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教育,从对文章本身的思想、价值观念、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上,再探寻更深层次的文化视点,从而为学生更好的展示文章中所包含的文化特质。比如在教学司马迁的《鸿门宴》过程中,教师可以一文章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主动搜寻各个人物的相关历史事件,在带领学生来感受文章的内在含义,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鸿门宴》整篇文章的审美情感和民族文化精神。

(三)开展经典作品拓展教学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古典文化作品,但是往往学生学习的内容都只能接触到当中很小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以课本中这些经典作为内容为切入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5]。比如在教学《短歌行》这一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读《三国演义》,通过对《三国演义》的阅读,让学生了解到在这一时期,有众多优秀的杰出人才,这一时期中国有很多方面不仅仅是做到中国历史上的极致,甚至是在世界历史上都做到了极致。通过对《三国演义》的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三国时代的谋略一直到现如今都没有过时,从《隆中对》到《出师表》;从舌战群雄到魏国朝廷上的多次大辩论,这当中已经把政治谋略、军事谋略、外交谋略等各种谋略做到了极致,甚至比春秋时代更胜一筹。《三国演义》中三国时代众多大名士创造的光辉思想,学生现如今都可以直接通过阅读来进行了解,学生通过对这些名著的阅读,必然能够有效促进自身的发展,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很大的影响意义,因此教师要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帮助学生更好领略到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真正推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向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相关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1):136-137.

[2]胡永慧.浅析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文教资料,2017,(08):41-42.

[3]卢俊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J].新课程(下),2017,(01):10.

[4]高原.探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7,(02):130+30.

[5]尚伟.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07):94-95.endprint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方式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