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管理中人本化管理的本质及品质研究

2017-12-20郭维民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人本化学校管理

郭维民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人本化管理的含义,然后阐述了人本化管理坚持的原则,接着对学校人本管理的特征和内容进行了说明,最后总结了学校以人为本管理的两个方面,分别是以教师和学生为本,旨在为学校进行人本化管理提供理論保证,促进学校人本化管理的实现。

【关键词】学校管理;人本化;本质及品质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99-02

一、人本化管理的基本含义

所谓的人本化管理,就是在学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人是学校进行管理的核心,这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思想,人是进行管理的首要条件,也就是说将人放在首位,管理的出发点是人,并且管理的最终归宿也是人,要保证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这些都要保证在尊重人、理解人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之中,管理思想也在发生变化,学校的管理工作也在顺应时代的潮流发展,人是管理的主体,在进行学校的管理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学校发展以创新活力,近几年在管理层次的发展中,人本化的管理思潮已经遍及各个管理领域,主要也就是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同时要保证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本化管理坚持的原则

(一)尊重原则

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相互尊重,学校的管理在某种意义意义上讲也属于一种交往活动,人本管理的首要要求就是尊重人、对待他人要以比较友好的态度。在进行人本管理中,对人的尊重首先是要尊重参与学校管理的员工,员工的需求、价值追求、尊严、个性差别以及员工相关的合法权益都是进行人本化管理应该尊重的方面,同时要促进员工之间的互相尊重。

(二)民主原则

民主最开始只是在政治方面有过涉及,但是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民主的含义已经变的比较丰富,在包含原有的政治方面的含义以外,它还代表这一种伦理精神,主要是指人们在进行事情的处理中的各种权利的体现。主要是体现在民主管理中,充分尊重人们的意见和思想能够有效的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人们的创造力也能被有效激发,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平等原则

平等思想是一直以来人们比较希望达到的状态,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升级的体现,也是人与人之间关系态度的转变,通过平等原则,人与人之间能够在精神上进行相互理解和宽容,能够平等对待每一个人,以平等的眼光去看人,有利于学校进行人本化的管理。人与人之间从有阶级到平等就是一种社会的进步,进行人本化的管理,一方面要给予员工一定的权力和责任,另外在对员工进行工资待遇上也要保证根跟自身的发展平等,最后要平等的给予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能够平等的参与到管理中。

三、学校人本管理的特征和内容

学校进行人本化管理主要体现在其根本指导思想就是关心尊重人、对人的工作实行激励机制以及促进人的发展方面进行管理,在人本化的管理中,人是学校发展的最主要的资源,同时也是学校进行人本化管理的核心所在,所以学校在进行人本化的管理工作时,首先要将教职工的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做到对学校的管理人力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与发展,为学校内外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服务工作的开展,将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实现相统一的管理模式。

对于人的重新认识、对人性的假设、对员工实行激励机制以及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学校进行人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另外也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做到充分利用,创建一种以人为本的和谐学校文化氛围,人本化的管理主要是针对人的情感、才能、文化知识等多方面的管理,是一种民主的管理,同时强调自主性原则。

四、学校人本管理的两个方面

(一)以教师为本

1.教师的人本化管理

教师的人本化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就教师这个行业本身而言,教师自身作为管理的主体,进行人性的自我唤醒,主要表现在教师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管理中去,不再只是按部就班的实行上级下达的命令。另一方面,学校的管理更加注重人本化的管理,教师和学生的因素使学校进行人本化管理的最重要的因素,“人本”不仅是学校进行人本化管理的手段,同时也是学校进行实践活动的理念,并且学校达到人本化管理目标的目的也是“以人为本”。

2.教师参与管理

这也被称作决策沟通管理,这一方面主要是教师和学校一起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建言献策,共同促进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在学校老师与领导一起进行管理决策中,要充分根据老师的个人特点,尽可能的发挥其特长,促进老师直接参与学校事务的沟通与决策。

这一方向的转变,有利于老师观念的转变,从对生存需求到自己价值的实现,有利于促进决策的实施,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人本化的管理体制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老师参与学校的管理之中去,激励机制主要可以依靠组织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信任激励、绩效激励以及领导激励等几种激励机制来激励老师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决策中。

3.教师资源开发管理

这在学校进行人本化管理中是具有较高层次的管理手段,在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中,教师角色也在不断转变,教师发展的新的趋势应该是教师专业化,教师的专业化对教师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主要是通过创建学习型的学校、开展校本教育科研以及培训校本教师三个方面来进行以人为本的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学习型的学校的创建,依靠学校和学生的同时,教师也有一种责任和义务去创建学习型的学校,学习型的而学校的创建有利于教师进行终身学习,将工作学习化,帮助教师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教育目的得实现。进行校本教育科研,主要是让老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进行不断的科研实践,提高自身的基本素养。不是对别人的经验的重复使用,二是根据自身的发展去进行科研项目的实行。最后一种主要是进行校本教师的培训,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育思想以及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展现以人为本的原则。endprint

(二)以学生为本

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学校进行人本化管理的最终目标,学校进行人本化管理首先要将学生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对学生进行培育时,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学习,要做到对学生德、智、体、美等全方面的服务和培育工作。

2.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进行学校管理以学生为本,就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化的特征表现,老师在进行学生的教育工作时,要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状况,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特征进行相应的个性化的教育工作的开展,对学生的人格以及个性化差异都要(下转262页)(上接99页)实行人本化的管理,促进学生参与教育环境的主动性的发展,保证学生发展的给新年规划的成长。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如今学校中提倡的素质教育和新课标中比较明显,针对学生的自主精神的个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方面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能够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

五、总结

综上所述,学校进行人本化的管理思想是目前学校进行学校管理的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人本化管理的中心就是以人为本,所以学校在进行人本化管理的同时,一方面要保证管理中以教师为本,让教师参与到管理之中,同时还要对教师资源进行开发管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让教师主动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另一方面,要以学生为本,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为学校的人本化管理理念的实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畅.人本化管理:学校管理的本质和品质追求[J].教育学报,2014,10(3):56-61.

[2]单红.浅谈学校的人本化管理[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11):141-142.

[3]庄耕.人本化管理在学校管理上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1,18(9):179-180.

[4]邓启合.浅谈人本化管理模式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0(37):86

[5]尚譽.浅谈人本化管理模式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11,40(2):131-132,171.

[6]张秀梅.论税务培训教师的人本化管理[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0(1):21-23.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本化学校管理
以“人本化”管理模式促学校高效运行
面向人本化的高校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论国家主权维护与投资者保护的适当平衡
浅议学校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人本化管理模式在小学管理中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