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提问,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灵动起来
2017-12-20成爱标
成爱标
摘 要: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充分表明了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重要地位。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艺术地提问,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话题。结合多年初中语文一线教学的体会,谈谈个人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艺术提问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維、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充分表明了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科学而艺术地提问,这是一个值得所有语文教师认真研究的话题。结合多年初中语文一线教学的体会,个人认为在进行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提问要紧扣课堂教学目标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要努力设计几个关键问题来带动整篇文章的阅读。余映潮老师说:“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粘合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可见课堂提问的主问题在整个课堂阅读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幽径悲剧》的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四个主问题:①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悲剧?(明确:北大燕园一条幽径上一株古藤萝无端被毁的悲剧);②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换言之,越美的东西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烈!这株古藤萝究竟美在何处?(明确:古藤萝的美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外在形象美——形态、香味、声音、色彩,二是内在品质美——与其他植物及人们和睦相处,兼具善良、奉献的美好品质);③在人们眼中,尤其在作者心目中内外兼美的古藤萝被毁后又是怎样呢?(藤萝被毁之惨——虬干摇曳、孤苦无依;花朵“微笑”、心酸心痛);④是什么导致了这株古藤萝被毁的悲剧?(明确:人们漠视美,对美的毁灭无动于衷,缺乏爱美护美的意识——藤萝的悲剧,是幽径的悲剧,是北大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这四个主问题的设计,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逐步理解了本篇文章所要表现的主旨及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
二、提问要契合学生认知规律
学生对于一篇文章的感知与理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带领学生品析文本时,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问要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能充分理解的,教者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是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所谓由浅入深、抽丝剥茧,正是如此。
教学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时,在介绍完作者史铁生的相关情况后,我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词句分析:①文中的“我”性格脾气是什么样的?(明确:性情暴躁,脾气很坏);②分析文章第一段内容,面对“我”的暴躁,母亲的表现如何?(明确:悄悄地躲出去——理解、体贴;偷偷的听我的动静——牵挂、关切;扑过来、抓住手——坚定、执着;忍住哭——坚强;好好儿活——坚韧);③品读第三段,母亲又是怎样对待儿子的?(明确:挡在窗前——理解、体贴,怕儿子触景生情;央求般的神色——母爱执着;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高兴;比我还敏感——细心、体贴;)④母亲此时,自己的情况是怎样的?(明确:身患绝症、儿子瘫痪、女儿幼小。)以上几个问题的设计,逐步推进,由浅入深,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水到渠成地归纳出母亲的人物形象,即这是一个深受苦楚却又不能对人言说的母亲。文章以“我”的暴躁反衬了母亲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母亲自己做坚强的母亲,让儿子成为坚强的儿子;正是她的“要好好活”,照亮了儿子的后半生,让有缺憾的生命活得如此光亮。
三、提问要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情境,从不同角度引导、启发学生,使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长期坚持下去,就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课外拓展阅读中,曾遇到的一篇文言文阅读《割席断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管宁面对与自己志趣迥异的华歆时选择了“割席断交”的方式,如果你是管宁,你会和华歆做朋友吗?为什么?在学生边思考边拟发言要点5分钟后,课堂上开始展示学生思考的结果,基本上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是不会,理由是人们应该选择志同道合,学习专注且有修养的人做好朋友,交友必须慎重;另外一种观点则是会,因为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我们不能因为朋友的志趣或爱好与自己不一样就和他断交。这时候课堂上出现了让人欣喜的“争鸣”现象,通过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这两种观点其实都有道理,只是思考的角度不一样。潜移默化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对文本的理解也更深入了。
四、提问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于新课文的学习,不可能从一开始就感兴趣。教者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要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并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把握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
在《桃花源记》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明确: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思想。“桃源”即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文中的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要想回答好这个问题,必须联系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这个问题的解决加深了学生对《桃花源记》主旨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容易地理解了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灵活掌握提问技巧是对所有语文教师一个重要要求。当然,在新一轮课改背景下,关于阅读教学中提问艺术的探讨应该是多角度和多方面的,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益,还有待于更多有志之士作进一步的探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分类及其意义[J].语文建设,2002,(9):4-5.
[2]吴西海.浅谈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理想状态[J].科学咨询,2015(07).
[3]丁佐林.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N].成长导报,教育周刊,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