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校服》标准的解析
2017-12-20陈磊姚汉强李伟松于丽娟李伟涛
陈磊+++姚汉强++++李伟松++++于丽娟++++李伟涛
摘要
本文介绍了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标准贯彻执行要点,并与GB/T 22854—2009《针织学生服》、GB/T 23328—2009《机织学生服》等标准内容做一比对,阐述了新版标准与其他标准的关联性、差异性,为正确理解和使用新版标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生校服;标准;解析
1 引言
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中小学生校服产品的国家标准。该标准从解决当前校服突出的质量安全问题、利于青少年健康成才的角度出发,打破了机织服装、针织服装产业界限,全面规范了校服的基本安全和质量,构筑了中小学生校服质量的安全防线。
本文从标准范围、引用文件、安全要求和内在质量的符合性判等方面对GB/T 31888和GB/T 22854—2009《针织学生服》、GB/T 23328—2009《机织学生服》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为纺织服装生产企业正确理解和执行新标准提供参考,为检测机构及相关标准归口单位开展工作提供合理建议。
2 标准解析
2.1 适用范围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中小学生校服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贮运和标志。适用于以纺织织物为主要材料生产的、中小学生在学校日常统一穿着的服装及其配饰。其他学生校服可参照执行。
从适用范围可以总结出三项内容:①本标准主要针对中小学生校服,而对幼儿园和大专院校统一着装未作统一规定,但其他学校服装可以参照执行;②与中小学生校服配套穿着的配饰属于本标准范围,例如领带、领结和领花等;③该标准为中小学生在学校日常统一穿着的服装及配饰,而中小学生在特定场合穿着的演出服、军训服等不属于本标准范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与GB/T 22854、GB/T 23328相比,GB/T 31888中增加了多达15项的引用标准,所以纺织服装企业以及检测机构应根据规范性引用文件了解新标准中增加的项目指标要求,以便针对新增加项目采取重点培训和学习。
2.3 安全要求与内在质量
(1)与GB/T 22854、GB/T 23328相比,GB/T 31888没有了分等规定要求,相同的检测项目中,后者的技术指标要求与前者的一等品技术要求基本一致,个别项目甚至与前者的优等品指标相当。
(2)与GB/T 22854、GB/T 23328相比,GB/T 31888增加了燃烧性能、附件锐利性、绳带、残留金属针、胀破强力(毛针织类)、接缝处纱线滑移(机织类)、填充物、配饰、高可视警示性等项目,并且在织物纤维成分及含量中规定校服直接接触皮肤的部分,其棉纤维含量标称值应不低于35%。
(3)与GB/T 22854、GB/T 23328相比,GB/T 31888中关于GB 18401的内容规定了必须符合B类要求,而前者只要满足GB 18401(B类或C类)规定即可。
三个标准检测项目技术要求主要差异详见表1。
由表1可见,与现行的有关学生服装的有效标準相比,新出台的中小学生校服标准提出了更科学、更严谨、更全面的中小学生服装产品质量技术要求,增加了多项安全性能、服用性能等技术指标要求,并且多数技术指标要求都要严格于现有标准,所以本标准的实施有助于大大提升校服质量的整体水平。
2.4 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
本标准中的试验方法均选用国内通行的试验方法。本标准定位于贸易型标准,检验规则主要用于验收检验、仲裁检验或第三方检验。
2.5 包装、贮运和标志
本标准对校服产品的包装、贮运和标志提出了一般原则性规定,标准中所列标签内容和要求基本与GB 5296.4一致,但对耐久性标签缝制要求作了规定,即耐久性标签需放在侧缝处,且不允许在衣领处缝制任何标签。
3 总结
本标准已于2015年6月30日发布并同日实施,解决了当前有关校服标准的散乱问题,为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管理监督和校服采购提供了统一和基本的技术规范。由于本标准为国家推荐性标准,而不是强制性标准,鉴于此,建议采购单位在进行校服招标采购时,要在合同中表明所执行的标准,推动本标准的有效实施。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大力对本标准进行有效的宣贯,提高生产企业对本标准的认识,也有助于降低生产企业产品质量风险。
[作者单位: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桐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