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检记者带您走进南京检测实验室
2017-12-20许欢
许欢
记者曾问会议代表,同为检测,但大家分属不同领域,这样的参观有意义吗,尤其是对于纤维纺织的检测是否有意义?许多代表告诉记者,虽然检测领域不同,但对实验室来说很多地方却是相通的,当然很有借鉴意义。
作为2017中国检验检测产业高峰论坛的一项重要活动,6月30日下午,主办方组织了参加论坛的部分代表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按照预先安排好的行程,前往位于南京东南部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检验检测服务产业集聚区内的三家实验室华测检测南京实验室、南京玻纤院质检中心实验室、南京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实验室进行参观。《中国纤检》记者跟随参观代表队伍,参与并记录了这次活动全程。
在前往开发区的路上,参观讲解员张帆简单向大家介绍了南京经济技术开发的一些相关情况:自2015年3月,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便启动筹建了南京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项目,重点引进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设备研产、配套服务四类机构。截至去年底,园区已落户检验检测、认证认可以及相关配套企业62家,包括英国AHK、美国XBL、美国SIEMEC、BGI华大基因、CCIC中检集团、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已拥有7个国家级检测中心、8个省检测中心。此次参观的华测检测南京实验室、南京玻纤院质检中心实验室、南京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实验室,便在这个区域内。
此行参观的第一站是华测南京食品检测实验室,它位于南京检验检测服务产业集聚区内的汇智科技园。据华测负责讲解的工作人员介绍,华测检测原本在南京只有个办事处,由于南京环境好,还有人才资源作为支撑,特别适合检测认证服务业聚集,所以几番考察后,便选择在此设立全资子公司。最先建成的是环境检测实验室。2016年上半年食品实验室开始立项,11月份开始建设,历经5个月才全部完工,今年4月份正式投入使用。目前还在筹建计量检测实验室。
华测南京食品检测实验室,共占据14、15两层楼的面积,代表们最先参观的是14楼。从电梯出来,首先看到的是公司前台,看起来与普通公司前台并无任何区别。工作人员介绍说,华测南京食品检测实验室算中等规模实验室,也是华测投资规模最大的实验室,使用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能容纳员工60—70人,办公区域设在14层的前台后方区域。
停留片刻,一行人随着工作人员的指引,由左边开始参观。最先看到的是一些辅助区域,如会议室、培训室等一些公司的必要设置。来到检测区域,首先参观的是食品留样仓库,仓库看着像是个回字形布局,有300平方米左右,完全是崭新的还未启用。工作人员解释说,因为耗电量比较大,现在的留样还是用冰箱保存,但前处理一般都是常温。在参观微生物检测室时,工作人员强调微生物实验室在规划布局时需要注意满足“单方向工作流程”,避免交叉污染。
在参观华测15楼检测实验室过程中,有代表要用手机拍照,被工作人员制止了。15楼主要是理化室、有机仪器室、有机前处理和办公区域。有机前处理的溶解、提取、净化等环节,就在这个区域完成。
在有机科技仪器区域,代表们看到一些仪器。据介绍,这些仪器分别是:气像色谱仪、气质联用仪、液像色谱仪和液像联用仪。这些仪器全部采用人机分离的模式,机器在一个房间,操作人员在另外一个房间。“气像色谱仪用的都是安捷伦仪器,液像色谱仪有安捷伦也有沃特斯的。”工作人员论道。
随后,代表们又来到了理化室,只见这里的设备并不是很多。工作人员说,虽然这里设备很少,但有几台仪器却很贵,比如液制的仪器要200多万。“为什么没有用赛默飞的仪器?”代表当中有人问。工作人员解释道:“根据我们实验室的环境,赛默飞暂时还不太适合,所以还没有用。”还有代表问:“实验室拿到CMA资质认定用了多久?”“我们去年11月份开始建设,预计今年8月份就能拿到。”工作人员答道。
离开华测15楼食品检测实验室,我们只往上走了一层楼,便来到16楼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质检中心实验室,该实验室成立于1964年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是我国唯一从事玻璃纤维研究、设计、生产的综合性的院所,具备业界一流的技术实力和产业优势。去年,南京玻纤院在开发区投资设立了玻璃纤维检测实验室,建成“国家玻璃纤维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目前已投入运营。
不巧的是,此行参观正好赶上南京玻纤院质检中心在做一批有关航天军工方面的重要任务,所以有些区域禁止参观。据了解,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军工配套等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工作人员介绍: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质检中心,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设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证授权的国家级质检中心,是具有第三方公证地位的法定专业质量监督检验机构。
全国玻璃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5)是玻璃纤维及增强材料专業领域内从事全国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秘书处就设在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质检中心,负责玻璃纤维及增强材料领域的标准化技术管理工作,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61/SC13“复合材料与增强纤维”。
另外,中心还有两个标准化委员会,主要负责全国国家标准归口的管理,中心的技术人员承担了大量的标准制修订工作。到目前为止,有100多项标准是由中心的技术人员制定。同时,这两个标准化委员会也对口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目前承担有10项标准的制定。
参观的最后一站是南京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实验室,它位于南京检验检测服务产业集聚区内的另外一个科技园——兴智科技园。一行人继续乘坐大巴,用了大概15分钟车程,便来到了兴智科技园。
南京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实验室在兴智科技园的B座,共占据5层楼的面积。一楼是电磁兼容实验室,二楼是安规实验室,三楼、四楼、五楼是化工实验室。
由于参观时间所限,此次只参观了一楼电磁兼容实验室的整体布局。跟随着南京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行人首先来到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面没有窗户,只见四周墙体都是由黑线横竖隔成的方块组成,工作人员告诉:这是一间3米法暗室,是去年新建成的,另外还有5米法暗室和数个屏蔽室,可以满足家用电器、照明设备、工科医、通信设备等行业设备的EMC测试的电磁兼容实验室。
另外,这间3米法暗室模拟的是一个开阔场,比如电子产品发出的电磁波信号,发射出去后不会反射,因为它是暗室的环境,四周贴都是铁氧体和吸波材料,能起到吸收电磁波的作用,如果把门关上,在里面打电话是打不出去的。在测试时,把物品放到测试台上,用天线来接收它的电磁波信号,然后再传输到隔壁的控制室由工程师来进行相关操作,读取它的数据。
屏蔽室主要是一些钢结构的构造,与暗室不同,它在钢板处的电磁波会反射,暗室的电磁波则不会反射。屏蔽室主要做一些传导、干扰等测试项目。通常3米法暗室投入在几百万元,如果是大一些的10米法暗室,投入则在千万元以上。
从南京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实验室出来后,当天的实验室参观活动便正式结束了,但参观代表们似乎还意犹未尽,私下里还继续交流着或互留联系方式。相信对于每个人来说,此次参观一定有不同收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