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餐桌上的融和之道

2017-12-20

中国国家旅游 2017年12期
关键词:江口县豆腐干江口

我曾多次前往贵州的乡野旅行,依照我庸俗的口味偏好来看,那里实在没有什么好吃的。这次到江口,我也做好了“要委屈肚子”的心理准备,却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稍微了解一下江口所处的地理位置,就会发现,它到湖南比到贵州省会贵阳还要近得多,因此也沾染了湘菜油辣料细的烟火风范,当地的食物真是好吃极了。

口感细腻的食物总是让人向往,比如,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无论沿海地区还是边陲沙漠,但凡有人居住的地方,餐桌上就少不了豆腐(包括奶豆腐、血豆腐、米豆腐等豆腐样的东西),江口也不例外。这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豆腐之乡”,既有真正的豆制品,也有用米或树叶制成的称作豆腐的小吃。

豆腐干是江口县城最具代表性的小吃,斗篷晾晒的豆腐干可白食、佐食、油炸、凉拌、合炒,做法多样。

江口县城的龙井阁附近有“豆腐干一条街”,远远地就能闻到豆腐的香气。这里从清朝光绪年间开始就因为集中生产江口特产的豆腐干而闻名。经过龙井阁被奉为“龙津玉液”的泉水浸泡后,切成薄片的白嫩豆腐平铺在圆形的竹质大斗篷上,这样的斗篷在一栋栋青瓦木房门前高高悬挂起来,经过风干和阳光的透晒,豆腐就化身成了色泽透明、嚼劲十足的江口豆腐干。

江口的另一种传统小吃米豆腐,其实跟豆腐没什么关系,只是形状和口感与豆腐相似。它是一种由磨浆的粘米加石灰水制成的米糕,在贵州和湖南各地都很常见,江口米豆腐与众不同的是独特的调料——酥黄豆、葱花、红油、麻油、花椒油、酱油、醋、姜汁、蒜水等极其丰富的蘸水小料一字排开,等待食客自行调配,像吃火锅一样隆重。

梵净山中还有一种别具趣味的“神仙豆腐”。夏秋时采摘梵净山野生的“神仙叶”,经过浸泡、揉洗等诸多工序,过滤后的绿色枝叶以炉灰“点化”、静置,就成了色泽艳绿、清凉可口的“神仙豆腐”。说是豆腐,却更似凉粉,配上黄豆和香菜,以贵州风味的酸汤打底调汁,堪称一绝。

夜幕降临时,一场“豆腐宴”在梵净山脚下的寨抱村悄悄开启。烤臭豆腐是这顿晚宴的前奏,干笋豆腐泡和排骨老豆腐早已慢火久炖入味,等嫩豆腐下入柴火鸡的灶台锅那一刻,宴席就正式开始了。一大桌子的丰盛菜肴,多少都能与豆腐扯上些关系,除了凉拌豆腐皮和豆花,辣椒炒豆干、酸豆角炒米豆腐、香煎豆腐盒和炸豆腐丸子,都展现了豆腐既是食材又是食物的完美的融和能力。

没有山珍海味,也没有繁复的烹调技艺,江口以一种最平凡朴实的食物以及待客之道,吸引着像我这样挑挑拣拣的旅人的到来。一旦来了,就不愿意离开。

自古黔菜博采川湘,自成一派。云贵高原的自然地域条件,决定了江口饮食有着辣和酸的主要特点。在江口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的民谣。江口饮食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材料大多源自山野,清新自然。

Tips

如何到达

国内各大城市均有通往铜仁的飞机、火车,交通便利。

从铜仁凤凰机场到江口县大约30分钟车程。

乘高铁到铜仁南站,可先乘车前往铜仁汽车站,之后乘大巴前往江口县,大约1.5小时车程。

独特民俗

■ 江口傩戏

傩戏是中国古代以驱邪逐鬼、祈福纳吉为主要表现内容的一种民间戏剧,历史悠久,在江口县境内分布广泛。受巴楚文化的影响,江口的傩戏与原始宗教、民间传说、地方歌谣等融为一体。

■ 瓦寨锣鼓

瓦寨锣鼓是流传在土家族聚居区的一种古老而优美的打击曲牌音乐,土家人称“打家伙”或“五子家伙”。土家的男孩子從小跟着老艺人学习打家伙,技艺世代相传。每逢年节、婚嫁等喜庆场合,总少不了瓦寨锣鼓来烘托热闹气氛。

■ 羌历年

江口县桃映镇漆树坪,是贵州省唯一聚族而居的羌族村寨。羌历年是漆树坪羌族重要的传统节日,羌语称“日美吉”,即“吉祥欢乐的日子”,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开始,会举行为期3—5天的庆祝活动,羌民们在这几天中祭祀神灵和祖先,向神还愿,各家各户也都会摆起宴席,共同庆祝。

宵夜文化

江口的宵夜文化十分兴盛,最热闹的两处夜市是围子董夜市大排档和江江夜市。前者位于江口县城电力公司对面,摊位众多,【简要补充:二三特色摊位或菜品推荐】傍晚华灯初上时,食客纷至沓来,伴着美食开怀畅饮。江江夜市位于江口县城民俗街,其实是一家专营特色生煎包的小馆子,只做夜市,每当夜幕降临,生煎包的香气便弥漫整条街道。

猜你喜欢

江口县豆腐干江口
上海人的豆零食
只有舌头不会骗你
“江口沉银”的时代价值探析
皮褐肉黄渠坝豆腐干
江口县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论江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钱杆”在民间传承、发扬的重要性
蔚县豆腐干儿
江口县茶树适宜种植海拔及区域初探
关于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几点看法
泉州湾洛阳江口2种红树林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