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让胡同“活着”
2017-12-20刘欣孔祥鑫
刘欣++孔祥鑫
“修缮后的胡同与元大都时有相同的肌理,长度、宽度、
建筑风格基本没变”
冬日午后,位于北京中心城区的东四四条胡同,传来抑扬顿挫的京腔。70岁的金大钧,正与街坊邻居讨论如何让社区变得更好。
由于以往过度开发和不当利用,北京许多胡同失去了清、静、雅的舒适模样,低端的小商铺、小餐馆野蛮生长,环境杂乱不堪。
为唤回古都风韵,改善居民生活环境,2017年9月底公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要保护1000余条现存胡同及胡同名称,“老城内不再拆除胡同四合院”,实施胡同微空间改善计划,提供更多可休憩、可交往、有文化内涵的公共空间,恢复具有老北京味的街巷胡同,发展街巷文化。
2017年2月27日,北京北新桥三条胡同开始为期一周的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图为工人正在进行拆除作业
胡同改造,居民意见不能少
胡同居民的意见,对恢复古都风貌必不可少。“他们对生活了几十年的街道最有感情,也只有他们才能准确说出胡同原有的样子。”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蒋召顺说。
2015年起,东四街道与城市规划部门、东城区政府邀请建筑设计公司制定恢复古都风貌的方案,并由清华大学建筑系专家指导。目前已围绕胡同和古建修缮与保护制定实施了七套方案。蒋召顺说:“每一套方案都有居民代表直接参与意见。”
改造胡同社区公共空间,必然涉及居民的居住利益。“恢复胡同原始风貌,需要对私人违章建筑进行拆除,也因此遇到抵触。”金大钧说,街道、设计公司、居民代表挨家挨户征求意见,“有的方案甚至历经30多次讨论才敲定”。
東四街道向南两公里的朝阳门街道,管辖包括东四南文保区在内30余条胡同。2014年,街道办事处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合作,成立“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以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为切入点,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探索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的建设与治理模式。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赵幸说,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涉及居民切身利益,所以要调动他们成为合作者、参与者。目前,协会已完成胡同内7个大杂院的内部公共空间改造方案,每个环节都同居民讨论并得到认可。
恢复原貌,胡同静下来
自2017年4月动工,东四街道已修复74个门楼,其中东四四条胡同清理54个低端业态商铺。东四街道还对1.2万平方米墙面修缮粉刷,恢复胡同外立面灰色基调。
东四街道有大小胡同20余条。“修缮后的胡同与元大都时有相同的肌理,长度、宽度、建筑风格基本没变。”东四街道工作委员会书记荀连忠说。
经过修缮,胡同重新成为居民生活的公共空间,除便民商店外,已见不到喧闹杂乱的“蝇头小馆”。
离此不远的东直门街道新中街社区有居民1400多户,这里曾污水横流、垃圾遍地,逢雨天积水可过膝。居民曾无奈地将其比作旧时的“龙须沟”。
东直门街道城市综合管理科科长徐为本说:“这里有不少周转房,条件艰苦。居民为了生活只能私搭违建房,如遇火情,狭窄胡同根本进不来救火车。”
去年下半年以来,街道办事处联合城管拆除违建259处、近7000平方米,清除了无照经营,打通了多条消防通道,减少了社区的安全隐患。眼前的胡同平整美观,栽植了花卉,还有休闲广场。居民们说,现在走进胡同,心情都好多了,胡同也安静下来了。
根据2017年4月发布的《首都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2017-2019年)行动方案》,今后3年,北京首都核心区2435条背街小巷将得到全面整治,重点治理开墙打洞、私搭乱建、占道经营、车辆乱停等城市顽疾。
老城不拆,让胡同“活着”
“胡同”一词源于蒙古语,北京老城胡同多形成于13世纪元大都时期。大大小小的胡同,不只具有明清时代风貌,也可见民国、新中国的时代印记。但是,过去20多年,胡同四合院被大量拆除,数量急剧减少。目前,北京老城传统平房区面积约26.2平方公里,胡同仅存1000余条。
“保护北京胡同四合院具有世界意义。”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建议,要科学地对待胡同和四合院的保护,强调微循环,有机更新,不采取大拆大建的改造方式,着力提升人们居住的环境与生活质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居住在四合院里面的城市居民也能够享受到现代化生活方式。
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保护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传统建筑形态,“老城内不再拆除胡同四合院”。核心区内具有历史价值的地区被纳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名单,通过腾退、恢复性修建,做到应保尽保,最大限度留存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按照“老城不拆”的要求,北京将做到“应保尽保”,并使历史文化街区占核心区总面积的比重由22%提高到26%左右。
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哲认为,胡同之所以几百年来有强劲的生命力,是因为这里的人从未离开。因此,修缮与保护的着眼点,必须是让胡同“活着”。
“居民仍然在这里生活,这里便是‘活的,”他说,“如果只是建筑上和外观的翻新和重建,胡同将丧失原有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