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家沟流域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及治理措施探析

2017-12-20

地下水 2017年5期
关键词:文县支沟危险度

(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关家沟流域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及治理措施探析

吕红艳,鲁得方

(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关家沟位于甘肃省文县,平面形态呈葫芦型,流域总面积38.13 km2,支沟12条,多有黄土披覆,沟谷发源区和上游区,是主要耕地所在地带,为滑坡多发区;地形由陡向缓转折处,稳定性差,也是崩塌多发区。根据关家泥石流的形成、发育特征,采用分级赋值、灰色统计分析方法,对关家沟泥石流各特征元相应类别的综合值进行计算,在此评价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价,并根据关家沟各沟段不同的地形地貌、沟床比降以及滑坡、崩塌的规模等特点,按照沟道的风险性,布设不同高度的拦挡坝19座对关家沟泥石流进行治理,拦挡坝建成后,主沟内补给泥石流的固体物质来源大幅减少,拦挡坝淤满后,减缓了沟床比降,削弱了水动力条件,控制了泥沙的侵蚀、搬运和冲刷能力,限制了泥石流的进一步发展。

灰色关联法;分级赋值;风险评价;工程治理

奥地利很早开展泥石流灾害的危险范围预测工作,将泥石流危险度分红、黄、绿,至今仍在沿用此种方法[1]。泥石流灾害的风险评价是探索领域和新兴的研究课题[2]。19世纪80年代,我国逐渐开始关于泥石流风险的探讨。目前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方法主要有:灰色关联法、层次分析法、信息熵法、模糊数学法等[3]。以某一种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为主,结合具体泥石流灾害验证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此种方法偏重研究,应用范围较广,我国最早对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研究是以刘希林(1988)《泥石流危险性判定的研究》为代表,采取多个因子进行分析计算,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通过对泥石流危险度计算,进而分析灾害危险性,进而进行工程治理。

1 关家沟流域概况

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关家沟位于甘肃省文县,平面形态呈葫芦型,流域总面积38.13 km2,支沟12条。按高程可分为三个高度带,I带海拨在2 000 m以上,为分水岭或山顶部位,地形平缓、植被发育;Ⅱ带海拨1 500~2 000 m,多有黄土披覆,沟谷发源区和上游区,是主要耕地所在地带,为滑坡多发区;Ⅲ带分布在沟谷两侧,地形由陡向缓转折处,稳定性差,是崩塌多发区(图1)。流域内最高点金子山顶海拔3 121 m,沟口最低点海拨920 m,相对高差达2 201 m,呈山高坡陡、峰锐谷深的特点(表1)。

1.2 流域水文地质

关家沟流域总面积35.85 km2,呈倒葫芦形。其中汇流形成区31.37 km2、流通区3.46 km2、堆积区1.02 km2。

汇流区由于流水向源侵蚀和沟道侧向侵蚀,主沟上游和各支沟下切强烈,有些沟段已切至基岩,主沟道平均坡降11.5%,火烧关以上坡降9.7%,火烧关以下为12.9%。除庙沟、铁炉沟呈“U”字型沟谷外,其余各支沟均呈“V”字形。沟坡中冲蚀沟谷比较发育,一般深3~15 m,宽5 m以上的强烈冲蚀沟166条,平均沟壑密度2.31 km/km2。上游岭沟、舟木沟、清水沟、红水沟及分水岭处均为乔灌混交林所覆盖,覆盖度大于80%。汇流区主沟道泥石流堆积厚度,火烧关以上为2~10 m,火烧关以下为10~20 m。

表1 沟谷地形标高以及高差统计表 m

流通区长2 750 m,沟道比降7.2%,沟床比较平坦开阔,横剖面呈“U”型,堆积物厚度5~41 m。两侧山坡坡长500~700 m,平均坡降达45%~65%。

堆积区为泥石流堆积扇,长轴1.2 km,短轴0.6 km,沿扇轴有冲沟发育,下切5~15 m,宽10~15 m。该泥石流扇为长期泥石流堆积而成,根据前堆积剖面分析,至少有两个沉积旋回。泥石流扇堆积总厚度大于40 m。文县县城座于现代泥石流形成的泥石流扇上。

图1 关家沟泥石流发育背景图

2 关家沟流域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

风险是在一定区域和给定时段内,由于某一自然灾害而引起的人类生命财产和经济活动的期望损失值[5]。根据联合国对自然灾害风险的定义及其数学表达式,单沟泥石流的风险性的计算公式为:

R单=H单×V单

(1)

式中:R单为单沟泥石流风险度;H单为泥石流危险度(取值[0,1]或[0%,100%]);V单为泥石流易损度(取值[0,1]或[0%,100%])

泥石流危险度因子有主次之分,采用刘希林,唐川设计的调查表、结合灰色关联分析得出泥石流危险度判定的两个主要因子:泥石流一次最大冲出量M(104km3)(利用经验公式(2)计算);泥石流发生频率F(次/100a),根据实际调查值:

M=1000kHαS1Φ

(2)

式中:k为折算系数,取0.2;H为小时最大降雨量,文县气象资料73.0 mm;α为折算系数,取0.67;S1为流域面积(km2);Φ为增流系数,取1.1~1.2。计算得M(m3)。

泥石流危险度的4个次要因子:流域面积(S1km2)、主沟长度(S2km)、相对高差(S3km)、泥沙补给段长度比(S4)。因子的取值单位不同、范围变幅大,这里采用分级赋值方法,使因子进行去纲量:从关联度最小的因子开始,定起始权数1,以此为公差,呈等差级数向关联度大的因子权重增加,权数以最大的次要因子权数为基数,以2为公比,呈等比级数递增,得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因子权数及权重 (表2)。

表2 泥石流危险度划分因子的权数和权重

关家沟及各支沟泥石流危险度的计算公式:

H单=0.307 7M+0.3077 F+0.038 5S1+0.115 4S2+0.076 9S3+0.153 8S4

(3)

危险度按布拉德定律中区域分析法,在0~1的范围等分为0~0.2(极低)、0.2~0.4(低)、0.4~0.6(中)、0.6~0.8(高)、0.8~1(极高)五个数值区域(表3)。

已确定对关家沟进行综合治理,所以流域内的易损度赋值为1,风险性等于危险度。

表3 关家沟主沟及各支沟发育特征及危险度表

备注:文县关家沟泥石流灾害有历史记载:1780年、1852年、1914年和1982年发生四次最为严重,对文县县城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4次/202年)。

图2 关家沟泥石流危险度及工程布置图

3 工程治理措施分析

关家沟是文县境内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的沟谷,其发生频率3~5 a一次,泥石流出沟后,不仅危及文县2.3万人的生命和国家2亿元资产,而且经常阻断甘川公路。

关家沟泥石流沟道1996~1998年修建拦挡坝13座,排导堤2 km,拦挡坝已淤满,排导堤部分损坏,需对沟道内进行综合治理。根据关家沟各沟段不同的地形地貌、沟床比降以及滑坡、崩塌的规模等特点,按照沟道的风险性,布设不同高度的拦挡坝19座(图2),其中主沟4座,支沟15座,回淤总长度4.3 km。

4 结语

根据关家沟周边泥石流治理经验分析,拦挡坝建成后,形成泥石流最主要的滑坡崩塌体中下部在沟道回淤过程中可被稳住,主沟内补给泥石流的固体物质来源大幅减少。拦挡坝淤满后,减缓了沟床比降,削弱了水动力条件,控制了泥沙的侵蚀、搬运和冲刷能力,限制了泥石流的进一步发展。

[1]张春山,李国俊,张业成,等.黄河上游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风险评价[J].地质力学学报.2006.12(2):211-218.

[2]钱永波.强震区城镇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9:232-232.

[3]刘希林.泥石流风险评价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山地学报.2000.18(4):341-345.

[4]唐川,朱静.城市泥石流风险评价探讨[J].水科学进展.2006.17(3):383-388.

[5]韩用顺,崔鹏,刘洪江,等.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12):140-147.

P642.23

B

1004-1184(2017)05-0132-03

2017-06-15

吕红艳(1972-),女,甘肃兰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文县支沟危险度
胃间质瘤超声双重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与病理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按支沟穴缓解习惯性便秘
点按支沟穴治岔气
胃间质瘤的MRI诊断及侵袭危险度分析
跑步岔气,点按支沟穴
甘肃省文县城关中学师生优秀书画作品选登
唯有爱和美食不可辜负——甘肃省文县城关中学烹饪社团课侧记
能谱CT定量参数与胃肠道间质瘤肿瘤危险度的关系
升级电商水平助推文县农民增收研究
每天揉10分钟支沟穴,治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