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滨水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2017-12-20君,胡

山东林业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商业活动滨水贵州

吕 君,胡 青

(1.贵州财经大学管理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550001;2.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昆明树木园,云南 昆明650000)

乡村滨水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吕 君1,胡 青2∗

(1.贵州财经大学管理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550001;2.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昆明树木园,云南 昆明650000)

通过的对乡村村域滨水空间的分析,结合贵州省乡村水流域的现状,将滨水空间划分为3类公共空间,核心保护区的公共空间、自然山水型的公共空间、商业活动型的公共空间,并分别对其开发利用进行讨论,核心保护区的公共空间以生态培育为主,自然山水型的公共空间以人为主、配套相应的设施、保持其原生性,商业活动型的公共空间主要以捆绑相关产品进行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的同时,植入水文化,延续水岸的历史文脉、考虑山地的复杂性。

乡村村域;滨水公共空间;开发利用;贵州

1 引言

贵州是个多山的地方,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山水一家,水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海绵城市、许多游客都会寻找有水的地方进行活动,但目前乡村滨水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公共活动空间更为缺乏,乡村公共空间的缺乏表现为人们之间公共交往的减少,以及公共场所的凋敝;内在表现则是,缺少交往互动导致村庄丧失价值生产和公共舆论生产能力,农民对农村社区失去归属感与认同感。

着重思考贵州乡村滨水区域与公共空间、与乡村人居环境的关系,在乡村建设中,滨水公共空间的营造,用艺术的视角发掘乡村之美,开发、利用、创造乡村滨水之美,吸引已离开故乡的村民们返回家乡,建设家乡,将家乡的优良传统文化、风俗文化、优美环境保护和发扬光大。利用滨水公共空间将乡村的多种功能整合起来,它的发展是地方产业发展、区域发展的催化剂,能带动地方商业及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地方历史文化的复兴。

2 相关概念及其重要性

2.1 相关概念

滨水一般指同海、湖、江、河等水域濒临的陆地边缘地带。滨水公共空间是指水域与陆地共同构成的向公众开放的城市空间环境与公共区域,它是与水体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社会要素和空间要素的总和[1]。乡村滨水公共空间主要指在村域范围内所包含的滨水公共空间。

2.2 重要性

公共空间是人与人交往,面对面传播信息的地方,有利于思想交流及思想碰撞,乡村公共空间品质的提升,能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改善乡村的活力,实现村民自治,进一步减少因农村文化生活贫乏而造成的不良活动及精神的匮乏,如酗酒、赌博、服毒自杀、思想困境、缺乏休闲生活、产业结构水平低等。而贵州乡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乡村村域的环境中整体地势山多水少,可谓绿洲难求,所以进一步对乡村滨水公共空间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3 现状

贵州省水流域分布情况。贵州河流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长江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赤水河—綦江、乌江和沅江水系,流域面积11.57万km2,占全省面积的65.7%。珠江流域包括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水系,流域面积约6.1万km2,占全省面积的34%[2]。苗岭是长江和珠江两流域的分水岭,以北属长江流域,流域面积115747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6.1%,主要河流有乌江、赤水河、清水江、洪州河、舞阳河、锦江、松桃河、松坎河、牛栏江、横江等。苗岭以南属珠江流域,流域面积60420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5%,主要河流有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打狗河等[3]。

但从贵州水源分布上看,贵州河流的山区性特征明显,由于特殊的地形条件,山高水低,大多乡村村域中只含有水域的支流,目前进行开发利用的主要是湖泊、库区、河流,如黔北遵义余庆飞龙湖、舞阳河、乌江水利风景区等大型的水域区,而乡村滨水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乡村滨水空间并未利用起来,处于待开发和管理状态(图1)。

图1 贵州省水资源分布图 来源:贵州省水利局

4 划界开发与利用

根据村域范围的乡村滨水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和公共空间的边界。本文对滨水空间进行蓝线范围划定,将其分为3类公共空间,自然山水型的公共空间、商业活动型的公共空间、核心保护区的公共空间[4]。

图2 乡村滨水公共空间开发利用构成示意图

4.1 核心保护区的公共空间

核心保护区的公共空间主要是处于自然保护区内的乡村流域,在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环境内,应以生态恢复及环境培育为主,控制四污(生活污水排放、控制农业污水、工业污水、水上交通污染)。可以通过截流污水,填埋垃圾,清理河道污泥,修建拦水坝、生态型堤防等技术措施,完成生态恢复所需要的环境基础,恢复湿地恢复和优化生态环境。如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内部乡村的滨水空间。

4.2 自然山水型的公共空间

自然山水型的公共空间主要指一般行政村内的滨水公共空间,其滨水公共空间开发利用目的主要是满足乡民之间日常生活的需要,提升文化生活环境品质,为将来的开发做好的准备。应做好以下3点:

①应贯穿“以人为本”的设计,要尊重周边居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如农作休憩、农作农具的摆放、游泳、玩乐、垂钓、渡船、办酒、运动、垃圾治理、生态亲水等日常活动,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并从空间层面进行对人们的各种需求的关怀。

②滨水公共空间可围绕滨水及其周边环境建设环滨水路、滨水步道、田园型绿道和山野型绿道3种类型。绿道由生态绿廊和配套设施系统两部分构成,配套设施系统包括慢行道路系统和辅助设施系统。绿道、便捷的入户路,建造符合周边环境的休息廊亭,并进行田园整治,空间塑造,提升乡风,改善村容村貌。建设公共中心,保障公共活动需求,提升环境品质,促进乡民之间的交流,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生活的质量。

③在传统村镇滨水景观的营建中,周围环境保留原生性,遵从滨水区的自然生态过程,维持滨水岸线的自然形态,避免截弯取直和采用混凝土堤岸[5]。应充分利用天然的材料如沙石、泥土、岩石、植物资源等,创造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人工景观。利用乡土树种、水生植物、当地材料进行铺装,如安顺屯堡的石板、古旧房屋的砖瓦等作为园路的地面铺装。特色的建、构筑物的建造,采用贵州各地特色的石桥、亲水平台、曲拱桥、休闲广场、风雨桥、少数民族建筑风格等。

4.3 商业活动型的公共空间

商业活动型的公共空间主要指处于开发乡村旅游、风景区等项目的滨水公共空间,其滨水公共空间开发利用目的主要是进行商业活动,提升经济水平、调整产业结构。

目前,国家颁布了很了相关水利、旅游、扶贫方面的政策,《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提出:以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努力把贵州省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

[2015]75号),按照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14]838号)、《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通知》(财办建[2015]4号)。

滨水公共空间的打造,可以利用海绵城市、国家公园、水利风景区、度假区、乡村旅游等项目进行项目捆绑进行商业活动的开发。在项目的申报中、多个项目进行捆绑,申请资金完善商业活动型的公共空间的打造,如湿地公园、库区公园、滨水步行街、生态移民、度假农庄、温泉产品、水文化广场、水幕影院、水文化博物馆、水上活动、游泳池的建设、大型水上游乐设施建设等。赤水市复兴镇凯旋村张家湾规划的特色景观带就依托当地的乡村旅游、奇石景区进行开发,拓展了商业活动型的公共空间,丰富了当地的农旅业(图3)。

图3 赤水市复兴镇凯旋村张家湾规划 图片来源:赤水市旅游局

5 开发与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本文主要针对需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自然山水型的公共空间、商业活动型的公共空间提出更多的建议。在开发和利用的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5.1 延续水岸的历史文脉

延续水岸的风貌,将水岸周围农田、山体、植物融入到滨水公共空间中。在乡村滨水区,农作物作为景观植物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也是乡村滨水公共空间塑造的一大特色。如选取适宜范围的农田、山体等纳入到滨水公共空间,丰富滨水空间的内容,扩展其活动的范围,连接城乡。成功实例:日本筑波科学城——将农田融入城市。日本学者横张真(makoto yokohari)等针对亚洲的巨型城市提出一种体现城乡融合景观(Controlled mixtue of urban and rural landscapes)农田来实现城乡的连接,将城市溶解在农田景象中[4]。

除此之外,应该从当地的地理环境、传统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中提取当地的历史文脉元素,将历史典故、人物、历史场所挖掘出来,模拟历史场景,自然水岸结合起来。

5.2 地形的复杂性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山地居多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作为山地城市,主要以山地、丘陵等坡度较大用地为主,其地形地貌与平原城市相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尤其在滨水区地区,这种地形特征所带来的公共空间建设问题就更为明显[6]。

公共空间地形复杂平地面积少,要利用地形地貌打造公共空间,必须与地形地貌融为一体进行打造公共空间,比如梯田滨水、自然护坡、自然台阶式跌水、山体绿道。

5.3 植入水文化

以文化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中,一种是植入新的文化元素,即用新的公共空间建立起乡村与滨水空间的联系[1],对公共空间中的水文化及水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如长期不断的卓有成效的水利工程(提水工具、动力工具、治水技艺、管理衙署、宗教庙观哲学以及涉水的碑刻)、文化典籍对水的理性归纳、民间音乐、风俗礼仪、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对水表现出神秘感,使文化注入到公共空间的开发中,丰富其文化内涵。

6 总结

乡村滨水公共空间可以通过划界开发,划分为3种活动空间,核心保护区的公共空间、自然山水型的公共空间、商业活动型的公共空间,其中核心保护区的公共空间以生态培育为主,自然山水型的公共空间以满足乡村生活、生产功能为主,村民自发形成单一的活动空地。商业活动型的公共空间主要利用产品的捆绑进行开发,特别是滨水区这个最能体现城市特色和风貌的地方,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应注意植入水文化、延续沿岸的历史文脉、和考虑山地的复杂性[7,8]。

[1]岳华.英国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复兴 [J].国际城市规划,2015,(2):30

[2]贵州省水利厅.

[3]贵州简介.新华旅游网.

[4]强永.灞河流域绿色公共空间规划研究与设计实践 [J].山西建筑,2009,10:35

[5]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河道及滨水地带的“整治”与“美化”[J].现代城市研究,2003,(05):29-32.

[6]李秉宇.基于活力提升的重庆滨水区公共空间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10.

[7]靳怀堾.试论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A].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浙江省水利厅、绍兴市水利局.2013年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学术年会暨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论文集[C].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浙江省水利厅、绍兴市水利局,2013:11.

[8]汪德华.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ural waterfront public space

LV Jun1,HU Qing2∗
(1.School of management science,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GuiZhou 550001,China;2.Kunming tree garden,Yunnan Academy of forestry,Yunnan Kun Ming 65000,China)

The paper analyses on the the village domain waterfront space,combination of Guizhou Province rural water resource.The waterfront space is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of public space,the core protection area of public space,natural landscape type of public space,commercial activities of public space.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waterfront space are discussed,the nuclear protection area of public space to ecological cultivation,natural landscape type of public space to humanization,corresponding facilities,maintaining its original nature,commercial public space mainly to bundle related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At the same time,It contians implantation of water culture,the continuation of the waterfront of the historical context,considering the mountain.

rural;the waterfront space;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GuiZhou

X321

A

1002-2724(2016)05-0109-05

2016-08-25

贵州财经大学 “青年教师英才计划”:贵州省城乡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研究(2016-2018)。

吕君(1985—),女,贵州贵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城乡规划、景观规划。

∗ 胡青(1986—),女,江西吉安,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生态学。

猜你喜欢

商业活动滨水贵州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贵州,有多美
商业活动中视觉设计的完善建议分析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明清时期孔府家族的商业活动
浅谈滨水线性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