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2017-12-20李龙海曹伟松李文超庄晓野周占奇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吉林长春市场需求工科

李龙海,曹伟松,李文超,庄晓野,周占奇,董 威

(1.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2.大陆汽车电子(连云港)有限公司长春分公司,吉林长春 130012;3.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净月分公司,吉林长春 130012;4.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吉林长春 130033)

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李龙海1,曹伟松2,李文超3,庄晓野4,周占奇4,董 威4

(1.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2.大陆汽车电子(连云港)有限公司长春分公司,吉林长春 130012;3.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净月分公司,吉林长春 130012;4.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吉林长春 130033)

本文着眼于市场需求,切实从工科类本科生的能力培养角度入手,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提出了GLAI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能力构建为根基,以激发主观能动性为主线,构建了“思维意识引导”“教学与市场挂钩”“能力培养”“实习就业”四位一体的闭环式人才培养探索模式,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实践依据。

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原有的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为了缓解教育模式的滞后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国内外高校纷纷着力于转型发展,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

1 应用型人才需求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具备一定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企业的用人观念不再局限于毕业院校和在校成绩方面,而更注重对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协作等综合能力的考察。

目前,在校大学生仍然过多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思考相对匮乏,导致高校输出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延缓了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1-2]。

基于现状,高校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瞄准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更是势在必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大力倡导高校转型发展,把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升到了战略层面。“T”型人才和“十字”型人才理念的先后提出,强调专业知识与广博的知识面相结合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应用型人才的范畴更加扩大,也有利于技术领域的创新以及人才的多元化培养。

2 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1 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本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兴趣培养为主线,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模式——GLAI型人才培养模式,即:Guidance——“思维意识引导”板块;Linkage——“教学与市场挂钩”板块;Ability——“能力培养”板块;Internship——“实习就业”板块。

GLAI型人才培养模式,从思维意识引导入手,使学生明晰市场的技能需求,明确在校期间的学习内容,知晓所开课程与技能需求间的联系,参与各种兴趣小组和第二课堂,主动思考、积极求索,在求索的过程中完成市场所需能力的培养。通过让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方式,使其了解行业前沿技术,进行能力培养的实践锻炼,在实际工作中检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间的偏差,再根据偏差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构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闭环模式。

2.2 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2.2.1 “思维意识引导”板块

作为应试教育的产物,当代大学生已经习惯于传统教育模式,对学习目标及所学内容价值的思考相对匮乏,对专业的就业方向和范畴比较迷茫,对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更是无从谈起。

基于当代大学生思维意识问题的思考,本板块以开启学生思维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核心开展工作,采取正常教学机制与专家讲座相交叉的方式进行,根据学级阶段及课程开设进度,穿插安排专家讲座。聘请的专家群体由与专业相关的行业专家组成,将教学内容和市场需求相融合,使学生了解成熟技术和先进技术,以此激发学生进一步主动学习的兴趣。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根据反馈情况对讲座内容进行完善。为了更好地提高讲座的效果,将讲座分为知识讲授和现场互动两个环节。知识授权,即专家按照既定内容讲授相关知识,内容涵盖学生职业规划引导、行业先进技术讲述、企业运营模式和生产流程介绍、生产工艺过程介绍以及就业技巧等方面。现场互动,即在企业专家知识讲授之后,学生以交流提问的形式与专家现场互动,从而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对学习兴趣的培养。

2.2.2 “教学与市场挂钩”板块

基于“思维意思引导”板块,学生对市场需求已有所了解,并对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也有所明确。接下来需要解决课程开设与市场挂钩问题,即明确市场所需求的技能是否已在教学计划中开设与之相关联的课程,目前的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有哪些联系,理论课如何向实践环节延伸。此板块通过邀请与专业相关的企业专家来学校座谈的形式开展,校企双方根据企业和市场需求,结合教学计划,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使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紧密挂钩[3],切实落实高校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的办学宗旨。

2.2.3 “能力培养”板块

基于先前两个模块,学生已经对知识体系有所了解和掌握,并激发了一定的求知欲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兴趣的支撑下完成市场所需能力的培养构建就成为本板块的核心。本模块意在建立能力培养机制,培养学生具备市场竞争所需的各种应用能力,即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创新协作能力等,以适应就业和后续发展的需求[4]。

图1 学生项目小组实施流程

“能力培养”板块是GLAI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也是高校转型发展策略下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本板块分为两块,一块是在教学环节中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讲解知识、方法的转化和运用,使学生在结合实例的体会中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实际问题的处理提供方法准备;另一块是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成立学生项目小组,在跟随导师做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各种应用能力。学生项目小组的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流程开展。

2.2.4 “实习就业”板块

构建实习基地,让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了解行业先进技术和动态,同时通过实习拉动就业,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学生按照校企双方导师共同指定的实习计划进行实习,实习期间采用双导师管理模式。校企双方导师会定期进行沟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实习计划。在实习考核环节,学校和企业导师共同参与、共同打分。

为了确保实习的质量,应开展虚拟面试选拔以及实习结束后的实习经验分享总结活动。(1)选拔优秀的实习生去企业实习,确保校企合作关系的延续,同时增加学生被企业留用的机会;(2)让学生感受企业的面试模式,了解面试环节,掌握面试技巧;(3)实习结束的学生在共同分享实习经验的过程中,校企双方的指导教师会给出指导意见,为学生就业和后续职场发展服务[5-6]。

3 结语

GLAI人才培养模式的四大板块相辅相成、前后贯穿,在践行中不断探索与完善,形成了具有工科特色的闭环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实践探索。

[1]张群.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6(9):68-69.

[2]孟悌清.大学生创新教育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0):38-40.

[3]柳长安.构建“需求导向、校企合作”行业特色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6(1):36-41.

[4]高蓓蕾,宗文干,王渤.推进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体系[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3):93-95.

[5]张岸嫔.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新要求——谈中等职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J].管理工程师,2012(6):24-26.

[6]潘宏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2016(5):29-32.

G64

A

2095-7602(2017)12-0146-03

2017-08-05

李龙海(1980- ),男,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研究。

猜你喜欢

吉林长春市场需求工科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麻纺标准紧贴市场需求
吉林长春:全力推进粮食作物抢收快收
市场需求不旺 红枣行情暂稳
全球磷肥市场需求减少
快看!小画家来了
食品专业英语慕课化教学创新实践研究
缤纷世界我来绘
工科概率统计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