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时代特征主要内容

2017-12-20谭国太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7年6期
关键词:特色时代思想

文/谭国太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时代特征主要内容

文/谭国太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理论创新和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每一个复杂阶段,我们的党都及时地进行理论探索和思想创新,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实践型政党锐意进取的优秀品格。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了深层的、根本性的变革,这些成就与变革,进一步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雄厚基础,塑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面貌,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及时地、准确地把握“新时代”的时代特征,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新特点,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状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地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近70年、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行的深刻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飞跃。

(一)科学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有奠基性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不仅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和逻辑上的密切联系,它是在继承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构建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早就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指导我国社会主义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科学地把握了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

当前,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崛起,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心,人类追求更大发展繁荣的机遇前所未有。另一方面,世界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全球增长动能不足,人类实现持久和平和永续发展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中国共产党十九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提供了巨大的稳定性,为人类追求更美好的未来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是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句话高度凝结了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总目标,同时也向世界公开亮明了我国希望与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大方向。十九大报告对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做出了明确界定,就是“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这三个关键词旨在摒弃传统的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建立在大小国家一律平等这一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之上。报告还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也做了明确阐述,就是要建设“和平持久、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五个世界”旨在解决我们这个星球面对的各种全球性挑战,建立在中华民族崇尚世界大同、人类一家的优秀传统文明基础之上。

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把握了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因此,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中国有必要身体力行、做出表率,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与传统大国不同的强国之路,这不仅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应当为人类社会发展承担的历史职责,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应尽的历史使命。

(三)科学地总结了社会主义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才能在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从本质上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的升华、理论的创新,将指导着实践的飞跃。随着对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将进入质的跃升。

(四)科学地认识了我国改革开放与人民美好愿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描画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一幅美好愿景。就是从现在到2020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重要时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30年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步走”的宏伟蓝图。

实现美好愿景,我们就要按照既定部署,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强生态文明、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证明,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的美好愿景,只能是大胆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开放才能实现。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向全党提出了重大时代课题,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摆在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前。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新时代特征,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新特点,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论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全新判断: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过去的“物质文化需要”到现在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关系全局,更为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作出了精确定位。

矛盾转化导引新目标、新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这种矛盾从单一的经济领域,拓展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发展的各个领域,就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新矛盾提出新要求,就是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丽生活,下大力气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主要制约因素,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创新发展优势,让人民享受美丽生活。

(二)建立现代化经济体制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创新,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的。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也是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这个特征,能有效地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能保障新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取得伟大胜利。

(三)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要长期坚持、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秩序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发展,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二是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三是要坚持协商民主,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机构。四是要坚持依法治国,用法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四)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

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工作目标是“构建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巡察网上下联动的监察网络。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力度。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旗帜,这一思想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进程中的又一次飞跃。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作用的深入,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华民族发展进程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指明方向和路线图。

时代是思想之母。一个先进的政党,一个充满智慧的领袖,总是善于倾听时代的声音,解决时代提出的问题,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不竭创造力、强大号召力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并根据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以新的“两步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在不同历史阶段,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提出相应战略目标引领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

目标指引方向,规划引领未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清晰擘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间表、路线图。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奋斗目标中,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跃升。只有深刻把握“两步走”的发展轨迹和实践逻辑,扎扎实实工作,朝着奋斗目标前进,我们的目的就一定能达到。

(三)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开启新征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全面深化改革必将汇聚磅礴之力,创造美好未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必须坚持按照十九大报告作出的明确谋划,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代发展到今天,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开启新征程,当然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必须一张蓝图干到底,确保改革落地见效。

(四)以“四个自信”彰显中国人民气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问题,强调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蕴和优势的集中概括,是对“历史终结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历史定位的有力回应,是对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引领和支持。“四个自信”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气派。

正是“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不断发展。随着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的不断深入,全国各族人民就会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钉钉子精神,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

正是“四个自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一百年”“两步走”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达到,中国人民的美丽生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就一定能实现!

正是“四个自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即14个坚持就能顺利地坚持下去,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会全面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描述的一幅幅壮丽图画将会圆满实现!

谭国太

重庆市委党校教授

重庆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重庆市学术带头人

本刊执行主编

猜你喜欢

特色时代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特色种植促增收
思想与“剑”
中医的特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完美的特色党建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