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培源与汉中“三线”建设的缘分

2017-12-20秦晋

金秋 2017年17期
关键词:国防工业汉中分校

文/秦晋

周培源与汉中“三线”建设的缘分

文/秦晋

1964年,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毛主席作出了加强“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于是一大批国防工厂迁往内地。被秦岭巴山屏障着的汉中,被国家列为“三线”重点地区。六十年代末,有一大批国防工厂迁往汉中。为了使内迁的工厂获得技术支持并得到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1965年初,国家高教部决定部分著名高等院校在“三线”地区建立分校,北京大学建立分校的工程项目被命为“653”工程(按确定时间命名)。

1965年5月,时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的周培源教授与当时的高教部部长蒋南翔等一行来到陕西,主要任务是确定北大分校的校址。分校应放在汉中什么地方,也费了一番思考,曾设想过放在汉中的石马坡(今城北八里桥一带),但离城市太近,不符合当时中央“山、散、洞”精神,也不便隐蔽和保密。后来,通过协调空军,派军用直升机进行空中查勘,才最终选择在了秦岭北麓的连城山下(现陕西理工大学北校区)。

1965年8月,按照毛主席“三线建设要加快”的指示,“653”工程很快破土动工,这里将被建成我国国防工业的一个重要的科研基地和教学基地。“653”工程建设期间,周培源教授作为北大工程建设和规划的主要负责人常驻汉中。他和搞基建的年轻人同吃同住同劳动,饭菜从不挑剔,衣服脏了也自己洗,还经常主动打扫公共卫生。一次,头发长了的他,听说转业军人田范堂会理发,便去找他,田范堂怕自己理不好,周培源教授鼓励他不用担心,理完发后,还夸奖田范堂说:“你这已经是国际水平了”。打这以后,田范堂就成了周培源教授的固定理发师。

“文革”时处境险恶的周培源无法在北京安身,便回到了汉中北大分校。但这里也并非净土,在聂元梓的操纵下,从阳平关到汉中的沿路都可以见到这样的大标语:“周培源是陆平、彭云的黑帮分子!”“周培源是57年漏网右派!”一些不明真相的学生还多次围攻北大分校的主楼,高喊“打倒周培源”的口号,试图冲进大楼,揪出周培源。周恩来得知消息,给汉中有关方面紧急指示,要求他们确保周培源的人身安全,才使周培源幸免于难。但是由于“文革”的干扰和破坏,他所主持的“653”工程一度几乎停工。

1969年初,“653”工程作为我国国防工业的一个重要科研基地已基本建成并初具办学规模。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发生,中苏大战一触即发。10月中旬,北大技术物理系、无线电系、力学系的1150名师生,很快疏散到汉中分校,这里便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防工业的科研和教学基地。从1970年起,在这个外界几乎无人知晓的地方(当时对外称62号信箱),北大分校的师生们,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一批重大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国防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并先后为国家培养了6届大学生,在这里工作和学习的广大师生,有很多成长为专家、教授和科学精英,有的已成长为国际著名的科学家。北京大学前校长陈佳洱和全国残联主席邓朴方以及陈和生、胡济民等1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当年都曾在此工作或学习过。

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决定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周培源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在百忙中周培源教授还几次抽身来汉中分校从事或指导相关的实验和研究,并时刻关心着北大汉中分校的发展。

1978年,中央决定北大分校迁回北京。同年,经教育部批准,在该校址上建立陕西工学院。2001年,陕西工学院与汉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1988年底,在陕西工学院举行校庆10周年时,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周培源教授还曾题词:“陕南学府,士之向往,精心培养,国家栋梁”。

1993年11月24日,享年91岁的周培源在北京逝世。2014年6月,周培源雕像落成揭幕仪式在北大汉中分校的旧址隆重举行。周培源先生的女儿周如苹,周培源基金会杨亚军和陕西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张义明、校长何宁出席并为铜像揭幕。同时还举行了周培源生平纪念馆开工仪式。

猜你喜欢

国防工业汉中分校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美国国防工业供应链对外依赖情况
美国巩固提升国防工业供应链能力的举措及启示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成都分校
汉中之战(续)
汉中为王(二)
汉中情
试 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