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喷鼻剂治疗慢性鼻炎的效果观察

2017-12-20郭斌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2期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鼻炎

郭斌

(郏县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河南 平顶山 467100)

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喷鼻剂治疗慢性鼻炎的效果观察

郭斌

(郏县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河南 平顶山 467100)

目的探究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喷鼻剂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慢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接受缩血管类喷鼻剂治疗,观察组接受局部糖皮质激素类喷鼻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鼻腔内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鼻腔内pH值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糖皮质激素类喷鼻剂治疗慢性鼻炎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鼻腔内环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糖皮质激素;喷鼻剂;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鼻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其主要特点是炎症持续3个月以上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分泌物增多,鼻黏膜肿胀或增厚等障碍,少数患者会出现头痛和精神反应,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1]。慢性鼻炎根据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分为非变应性和变应性鼻炎,临床上对慢性鼻炎患者常采取缩血管类喷鼻剂治疗,但治疗后疾病易复发[2]。近年来,局部糖皮质激素类喷鼻剂治疗逐渐被推广应用。本研究旨在探究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喷鼻剂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12月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慢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观察组男45例,女23例,年龄22~78岁,平均(51.1±1.7)岁,病程为1~11个月,平均(5.1±1.3)个月;对照组男50例,女18例,年龄20~77岁,平均(50.6±1.7)岁,病程为1~10个月,平均(4.9±1.6)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盐酸羟甲唑啉缩血管类喷鼻剂喷鼻治疗,1喷(37 μg)/次,早、晚各1次,持续治疗8周。观察组接受局部布地奈德喷雾剂喷鼻治疗,初始剂量为各侧1喷(64 μg)/次,总剂量为256 μg,早、晚各1次,持续应用14 h后逐步减少至维持剂量,早晨1次(128 μg),各侧1喷(64 μg)/次,持续使用8周。对感染症状不明显者不采取抗感染治疗,对于未见感染但有黄脓鼻涕者给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药物过敏史选取合适抗菌药物、剂量和疗程等。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对其鼻腔内pH值进行检测,检测时间为14:30~17:00,将精密pH试纸剪成细条后放置于鼻甲黏膜处,放置20 s后将试纸取出,即刻与标准色盘进行比色,间隔10 min后再次测定,持续测定3次,取平均值。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鼻腔内pH值。疗效判定如下。①治愈:指患者鼻塞现象消失、鼻腔内未见分泌物,鼻腔恢复通畅,经前鼻镜检查显示鼻黏膜红润,鼻甲水肿充血完全消退,Lund-Macky CT评分≤2分;②好转:指患者鼻塞现象明显改善、鼻腔内仅见少许分泌物,经前鼻镜检查显示鼻黏膜、鼻甲水肿充血明显消退,Lund-Macky CT评分>2分,但较前降低;③无效:指患者鼻塞、鼻腔内分泌物、鼻黏膜、鼻甲水肿充血等未见明显改善或较前加重,Lund-Macky CT评分>2分,且较前增加或未变化。

2 结果

2.1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pH值治疗前,两组患者鼻腔内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鼻腔内pH值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鼻腔内pH值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炎症反应理论的不断发展,临床研究认为非变应性和变应性鼻炎在发病机制和病理学等方面大致相同,因此,局部糖皮质激素使用范围被不断拓宽。研究表明,对持续性慢性鼻炎患者未实施外科手术时,予以局部抗生素和激素治疗能缩短慢性鼻炎患者病程,具有较强的抗感染、减轻水肿的作用[3]。所以对慢性鼻炎患者采取局部糖皮质激素喷鼻治疗能有效阻断鼻内息肉生长,预防疾病复发。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其主要药理作用为免疫抑制、抗炎以及抗休克等。研究指出,糖皮质类固醇激素能明显减少血管通透性,对免疫因子、细胞分化和合成产生抑制作用,有助于减轻炎症渗出和水肿,最终起到治疗慢性鼻炎的效果[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鼻腔内pH值等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喷鼻剂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效果优于盐酸羟甲唑啉缩血管类喷鼻剂喷鼻治疗。该研究结果与李刚[5]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局部糖皮质激素类喷鼻剂治疗慢性鼻炎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鼻腔内环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苏琴,向阳,王凤志,等.鼻渊通窍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慢性鼻炎效果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1):59-62.

[2] 戴桂荣.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慢性鼻炎疗效评价[J].亚太传统医药,2013,9(1):164-165.

[3] 孙柳,阳光,姚行齐.局部糖皮质激素类喷鼻剂治疗非变应性持续性鼻炎疗效及副作用观察[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4,20(6):87-89.

[4] 涂春美.糠酸莫米松鼻喷剂联合鼻渊通窍颗粒治疗慢性鼻炎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9):18-19.

[5] 李刚.局部糖皮质激素类喷鼻剂治疗非变应性慢性鼻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1):1616-1617.

R 765.2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2.068

2017-03-25)

猜你喜欢

糖皮质激素类鼻炎
激素类药物治疗皮肤病有哪些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分析
远离『鼻炎闹』 静享黄菊之秋
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探析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中医赶走恼人鼻炎
激素类药物该不该用
葱汁治鼻炎
激素类药物该不该用
为何让人谈之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