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7-2016年温州市水稻生产和品种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2017-12-20夏如达吴建克黄宗贵

中国种业 2017年12期
关键词:播种面积晚稻温州市

夏如达 吴建克 黄宗贵

(浙江省温州市种子站,温州 325000)

2007-2016年温州市水稻生产和品种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夏如达 吴建克 黄宗贵

(浙江省温州市种子站,温州 325000)

水稻是温州市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2007-2016年温州市水稻生产和推广品种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指出温州市水稻播种面积逐年减少、推广品种数量不断减少、种植食用优质米品种比例较低和高产配套技术到位率低等问题,以及主导品种逐步突出和品种结构逐年优化等现状;提出加大水稻种植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水稻优良品种展示宣传、开展高产创建示范活动和加快商业化育种以及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部门制定决策提供参考。

温州市;水稻;现状;发展建议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3~19.4℃,年降水量在1113~2494mm之间。无霜期为241~326d,全年日照数在1442~2264h之间,温光条件较好,全年可以种植3季作物。据温州市统计局数据,201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818.2万,粮食播种面积124266.67hm2,粮食总产量75.9万t。水稻是温州市最主要的粮食作物,2016年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3.51%,总产占80%左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交通市政建设用地增加,以及种植结构调整,水稻播种面积减少明显,影响了全年粮食产量。确保水稻生产安全,对稳定温州粮食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水稻生产和品种推广现状

1.1 水稻播种面积逐年减少 据2007-2016年温州市各品种种植面积统计分析,2007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126020.00hm2,2016年播种面积91353.33 hm2,比2007年减少27.51%。其中2007年早稻播种面积33953.33 hm2,2016年播种面积27446.67 hm2,比2007年减少19.16%;2007年中晚稻播种面积92066.67 hm2,2016年播种面积63906.67 hm2,较2007年减少30.59%,其降幅大于早稻。

2007-2016年全市早稻以推广常规品种为主,种植常规品种占早稻总面积比例平均为95.34%,其中2016年常规品种面积比2007年减少13.49%。中晚稻以推广杂交品种为主,10年种植中晚稻杂交品种占中晚稻总面积比例平均为93.40%,2016年常规和杂交中晚稻品种种植面积较2007年分别减少73.06%和25.83%,常规品种面积降幅大于杂交品种(表 1、图 1)。

表1 2007-2016年温州市水稻播种面积 (hm2)

图1 2007-2016年温州市水稻播种面积变化图

1.2 推广品种数量不断减少 通过近10年优良品种的展示示范和宣传推广,淘汰产量不稳定、抗逆性下降和种植面积小的品种,促使水稻种植品种数量逐年减少。2007年全市推广水稻品种数量125个,2016年减少到71个,2016年比2007年减少43.2%。2016年推广常规早稻品种、常规晚稻品种和杂交晚稻品种数量较2007年分别减少52.38%、45.45%和38.23%(表2、图2)。

表2 2007-2016年温州市水稻推广品种数量

图2 2007-2016年温州市种植水稻品种数量图

1.3 食用优质米品种比例较低 温州市早籼稻种植面积最大品种中嘉早17和中早39其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为食用稻品质部颁6等和5等,基本上不食用,主要提供给粮食收储公司或加工企业。中晚稻品种米质各项综合指标达食用稻品质部颁3等以上仅有中浙优1号和中浙优8号,而种植面积较大的甬优系列品种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3等及以下,全市推广水稻品种品质达食用优质米比例较低。

1.4 高产配套技术到位率低 农民种植管理随意性大,良种良法不配套,技术到位率低。全市种植中早39面积较大,该品种易感恶苗病,由于农户药剂浸种浓度或时间不到位,每年常发生较大面积恶苗病,影响早稻生产。有的农民种植单季水稻品种随意选择播种时间,有在5月初播种,最晚在6月中旬,造成病虫防治困难,成熟时间不一致,经常遭遇台风暴雨危害和鸟类为害,损失很大。有的农民盲目将单季稻品种作连晚种植,如中浙优1号在全市有20%左右作连晚种植,曾多年遇到秋季低温,不能安全齐穗。如甬优17号、甬优15和甬优12等占35%左右兼作连晚种植,虽然感光性较强,但也曾发生遇到低温灌浆不足,造成空秕粒增加,结实率下降,产量损失较重。农户推广新品种热情很高,但田间管理粗放,良种良法不配套,高产配套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率低,难以发挥品种增产潜力。

1.5 水稻主导品种逐步突出,前5位品种占比增加通过重点推广优良主导品种,全市种植水稻主导品种占比突出。2007年、2016年推广水稻主导品种面积分别为54340.00 hm2和68906.67 hm2,分别占水稻总面积的43.12%和75.43%,2016年主导品种较2007年增加32.31个百分点。其中2007-2016年全市早稻以中嘉早17、中早39、嘉育253和中早22等主导品种为主。中晚稻推广甬优6号、甬优9号、甬优15等甬优系列和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等中浙优系列主导品种。

同时,品种聚集度不断提升[1],前5位品种种植面积占比明显增加。2007年早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前5位品种面积占总面积的48.64%,2016年增加到94.07%,比2007年增加45.43个百分点。2007年中晚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前5位品种面积占晚稻总面积的55.12%,2016年增加到72.37%,比2007年增加17.25个百分点(表3、图3)。

表3 2007-2016年温州市推广水稻主导品种和前5位品种面积

图3 2007-2016年温州市水稻总面积和水稻主导品种面积趋势图

1.6 品种结构逐年优化 全市种植水稻优良品种面积逐步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早稻主导品种中嘉早17和中早3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中熟早籼品种,分别被农业部列入超级早籼品种,稳产高产,抗倒、抗病性好。2016年推广早稻主导品种中嘉早17和中早39,推广面积分别达到12880.00hm2和8673.33hm2。2015年乐清示范种植中嘉早17 10.67hm2,经温州市农业局组织专家测产验收,平均产量10.18t/hm2,攻关田达10.80t/hm2。中晚稻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中浙优1号、甬优6号、甬优12和甬优15被农业部列入超级稻品种。以中浙优1号和中浙优8号为代表的中浙优系列表现米质优、高产稳产,主要在山区和半山区作单季稻栽培。甬优6号、甬优15、甬优9号和甬优12等甬优系列籼粳杂交品种优势明显,适应性广,抗病和抗倒性好,产量高。2007-2016年中晚稻品种甬优9号、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甬优6号和甬优15累计推广面积分别达到160193.33hm2、124753.33hm2、8353.33hm2、61626.67hm2和 46580.00hm2, 其 中2013年甬优9号种植面积达到27980.00hm2,2007年甬优6号种植面积21876.67hm2,2008年中浙优1号种植面积达21793.33hm2。2014年永嘉县乌牛街道示范种植甬优12 30.1hm2,经温州市农业局组织专家测产,平均产量达12.36t/hm2,攻关田产量12.75t/hm2。

2007-2016年全市籼型二系品种和三系杂交籼稻品种种植面积不断减少,以甬优系列为代表的三系籼粳杂交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2007年二系品种、三系杂交籼稻和三系籼粳杂交稻分别占中晚稻面积的17.47%、53.49%和29.03%,2016年分别占3.06%、24.95%和71.99%,较2007年分别减少14.41个百分点、减少28.54个百分点和增加42.96个百分点(表4)。

表4 2007-2016年中晚稻不同品种类型种植面积

2 水稻生产和推广品种建议

2.1 加大水稻生产政策扶持力度 粮食生产关系民生问题,粮食生产列入地方政府目标考核,各级政府每年出台了扶持粮食生产政策。随着化肥、农药和种子以及人工等生产成本增加,种植水稻经济效益下降,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降低,作为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播种面积逐年减少,严重危及粮食生产安全。当地政府部门应当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加大对水稻生产政策扶持,保证政策连续性、完整性和稳定性[2],提高水稻种植直补、大户良种补贴、统防统治补贴、农机补贴等金额,建立水稻订单奖励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2.2 加强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和高产创建活动增加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和高产创建活动投入,广泛引进水稻优良新品种,特别是优质米品种,建立精品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创建更多高产示范方。组织种子管理站、农业技术推广站、乡镇农技员、种子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召开现场观摩会,多渠道宣传优良品种,邀请育种和栽培专家讲授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普及良种良法。加强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方活动,以点带面,以面促全,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促进种子科技成果转化和品种更新换代。

2.3 加快商业化育种进程 “农以种为先”,要切实落实国家、省和市有关发展现代种业政策,大力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鼓励企业创新,整合现有育种力量和资源,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加快商业化育种[3-4]。种子企业要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加快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米品种适宜机插机收、直播等轻型栽培以及节本省工的水稻品种,为生产提供更多优良品种。

2.4 提高种子市场的质量监管力度 加强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确保水稻种子质量安全。以县为单位,结合实际,组织乡镇(街道)农技服务中心、辖区种子企业、种子经营门店、农业专业合作社等负责人集中系统进行培训和学习《种子法》及配套管理办法,进一步宣传贯彻和落实《种子法》。加强种子市场质量监管,重点抓好种子生产经营网上备案,落实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以及二维码,确保种子质量可追溯,打击假冒伪劣种子,保障水稻用种安全。

[1] 施俊生,阮晓亮.浙江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十二五”发展报告[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37-38

[2] 管珊红,曾小军,许晶晶,等.江西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南方农业学报,2017,48(1):189-196

[3] 张文波,杨勇.张掖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推动措施及思路[J].中国种业,2017(3):27-29

[4] 应兴华,曹立勇.浙江省水稻产业科技发展成就及对策建议[J].中国稻米,2016,22(3):10-13

2017-09-27)

猜你喜欢

播种面积晚稻温州市
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2022年夏粮产量数据的公告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温州市神鹿种业有限公司
土库曼斯坦土豆播种面积创纪录
2021年俄罗斯油籽播种面积或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美国大事和玉米播种面积将提高
温州市瓯三垟灯具厂
广西乐土成功召开“乐土肥地龙2015晚稻销售启动会”
温州市特色街创建 初见成效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