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好生活需要”指引水运发展方向

2017-12-20谢燮

中国船检 2017年11期
关键词:水运冷链邮轮

“美好生活需要”指引水运发展方向

十九大报告提出“美好生活需要”而不是“美好生活需求”,这里面其实隐含了一个意思:是“需要”而不是“需求”,表明未来人们的需求发生变化,不存在“求”的概念,而是反过来,由生产方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提升服务来“求”消费者购买。如果有好的产品和服务,就能够获得消费者的青睐。需求不再是刚性需求,很可能是非物质层面的高层次需求。消费者只是“要”而不再“求”,需要生产者转换传统的生产和服务理念,才能让消费者“欲罢不能”。在水运发展方面,消费方式和需求也在发生着一系列变化,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水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正日益突出,亟待新的方向指引。

水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美好生活需要相对应,水运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表现在:

1、货运与客运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围绕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运业以服务货运为主,经历了瓶颈约束、初步缓解、基本适应、适度超前乃至产能结构性过剩的发展阶段。与此相对应,水上客运呈现出两次回升的态势。建国以来,水运客运量不断提升,到1989年达到3.9亿人次的顶峰后一路向下,于2003年到达1.7亿人次的最低点,其后又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2015年已经恢复到了2.7亿人次。在这样的水上客运市场中,单纯运输意义上的水上客运量不会有很大的起色,而与休闲旅游相对接的邮轮和内河游轮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以沿海港口出发的国际邮轮为例,从2006年到2016年,以4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爆发式增长,并达到了226万人次的规模。

中国人过去常常被冠以“无钱无闲”的人群,近些年中国人变成了“有钱无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即将到来,必将会有部分人用钱换闲,主动选择钱与闲之间的恰当匹配,由此产生了休闲旅游的需求。与水运相关的休闲旅游包括邮轮、内河游轮、游艇、帆船等水上休闲活动。与这些水上休闲旅游不断增长相对应的,则是相应船舶、港口以及配套设施供给不足。沿海国际邮轮在码头供给上总体实现了适度超前,但是本土邮轮公司尚处于起步期,邮轮供应等配套服务能力亟待提升。内河游轮、游艇、帆船等船舶和设施水平尚处于较为滞后状态。更为重要的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是针对货运而建立起来的,亟需补齐相应的法律法规短板。

2、基础服务和高端服务发展不平衡

在水上客运领域,作为基础服务的轮渡、客船等发展较为充分,部分航线的高速客船以及更好设施设备的客船发展尚不平衡。

在内河游轮领域,虽然已经有少数公司实现了游轮船舶的现代化,但是大多数游轮的发展水平还赶不上时代的要求,尤其是码头基础设施、岸上服务配套及旅游产品开发尚不平衡。

在城市滨江游领域,相应的船舶尚停留在城市旅游观光游的阶段,船舶状况差,相关服务差,与欧美国家的城市观光游船有较大差距,高端休闲游的船舶和产品还比较欠缺。同时,由于市场准入和价格受到较为严格的管控,企业新增豪华船舶运力以及提升服务档次的愿望难以实现。不同价格、不同服务档次的滨江游并行发展,才会有市场的繁荣,并且与水上高端需求相契合。

3、新兴服务发展不充分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和需求结构的变化,经济社会对冷链物流需求巨大,这不仅包括新鲜的瓜果蔬菜,还包括海鲜水产品、医药药品、血液和化工原料等。冷链物流行业一方面能够帮助延长物品的保鲜周期,提高物品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还可以为这些物品创造最佳的储存环境,避免各项安全事故的发生。据中物联冷链委2016年12月统计预测,2016年全国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将达到2200亿元,同比增长22.3%。冷链物流的需求已经显现,但相应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发展尚不充分。

新时代消费者的消费特征体现为个性化,“小规模多批次”运输对水运这样一种规模经济效应更为突出的运输方式是一种打击。个性化的需求同时还意味着运输的时效性不断提升,这对于水运这样天然具有时效性缺陷的运输方式产生了负面影响。水运行业长期以来通过不断推进船舶大型化为经济社会提供更为低价的服务。但是,由于消费需求的个性化逐步彰显,很多时候,低价并不能够取胜,满足需求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个性化服务往往是高端服务,需要补齐相应的短板。水上探险、水上商务会议、水上婚庆等个性化的新兴服务发展尚不充分。

4、与供应链融合不充分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运输方式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分属不同部门,使得各种运输方式的协同并不充分,多式联运在中国的发展相对滞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中国海铁联运集装箱比重不到2%,这虽然与我国的产业布局密切相关,但也反映了水运与铁路衔接不畅。尤其是,港航领域往往是大型企业,很难放低身段为客户提供具有个性化的供应链服务,使得客户的供应链效率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很难提升,继而影响到了这些客户对其终端消费者的服务效能。

5、智慧水运的发展不充分

长期以来,船员在水上的工作条件十分艰苦,长期不能上岸也影响这个群体与经济社会的互动。过去,跑船的工资相对较高,可以吸引有志之士做船员,但是当船上风险越来越小的时候,船员与岸上工作的工资差异在不断缩小,进而引发船员短缺的现象。智慧水运能够有效地降低水上航行的风险,减少水运对船员的需求,是新时期解决船员短缺、提升水运效率的途径。机器对人的替代,让更多的人上岸从事相对轻松的工作,正是美好生活需要对水运业提出的要求。目前,无人船的研发正在开展,自动化码头也在推进,但是发展得还很不充分。

6、安全绿色发展不充分

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逐步走向富裕的中国人,对水上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水上安全的发展还很不充分,近几年长江内河游船以及天津港爆发的安全事故表明了新时期水运安全发展还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相应的制度构建和体制机制还需与时俱进,进而实现水运的安全发展。同时,水运领域的绿色发展尽管已经全面展开,但还未形成企业的主动行动。海运还在为节约成本而将燃料油作为动力,邮轮这样的高端领域也未能有所改变,继而形成了对邮轮污染的口诛笔伐。

美好生活需要下的新机遇

1、补上水上休闲旅游的短板

沿海的国际邮轮已经看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长江内河游轮的增长受诸多因素影响尚处于快速增长的前夜,游艇业的相关发展还需要“美丽中国”、“青山绿水”的相关举措和行动来推动,水运业融入水上休闲旅游大有可为。这一方面需要基础设施的匹配,比如邮轮、内河游轮、游艇等水上休闲旅游的船舶,供船舶停靠的码头设施及后方空间,还需要相关制度的匹配,比如在船舶建造、本土邮轮公司、船舶供应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及政策倾斜。航运企业的转型升级可以以邮轮为突破口,部分港口货运码头的结构性过剩也可以通过构建服务人的设施而找到新的增长点。

2、融入智慧供应链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提出,供应链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供应链已发展到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的智慧供应链新阶段。综合运输体系是从交通运输的视角来看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同,而供应链的视角则是从用户来看产品生产的各环节如何协同,其中蕴含了各种运输方式的匹配。在智慧供应链中,水运将有效发挥其比较优势,并通过信息系统的协同实现生产的全过程优化,水运虽然具有时效性的天然缺陷,但却可能通过运输组织的优化,“该快的快,该慢的慢”,可以实现水路运输过程的仓储功能,从而为用户产生价值。

3、发展新兴服务

一方面,要建立水上冷链物流的体系。自“十二五”以来,水上运输和港口领域的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诸多指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但是,新时代人民大众对美好生活需要,需要更多的冷链物流匹配,这势必提升单位运输的能耗水平。过去几年在比较中国港口与日本港口单位能耗的时候,发现日本港口单位能耗比中国港口的单位能耗高不少,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日本人消费冷鲜食品的比重很高,进而推高了港口的单位能耗。因此,在对港口节能减排的评价体系中,需要与时俱进,把社会大众需求升级的因素考虑进去,进而给出更为客观的评价。近几年,顺丰、圆通、中国邮政、中远等相继进入冷链物流市场,铁总和各地铁路局更是开通多条线路的冷链班列,未来还将有更多的传统物流企业分羹冷链市场,他们有庞大的基础网络和设施,有雄厚的资金,有大量的人才,必将对今后的冷链物流市场格局产生影响。

第二方面,建设活体牲畜运输的体系。传统水上货运供需失衡已经经历了几年时间,近一年来供需状况虽有好转,但仍然没有长远的支撑,需要航运企业转型升级,找到新的突破口,活体牲畜运输就是一个发展方向。由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船船务)改装建造的6400平方米大型牲畜运输船“长和”轮10日在辽宁大连命名交付。该船一次可装载运输约5000头牛或16000头羊,是由一艘660TEU集装箱运输船改装而来,在原船基础上增加8层半围栏甲板,重约1600吨,项目是中国首个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牲畜运输船。

4、发展智慧水运

智慧水运,既包含船舶的智慧化,也包括航道的智慧化,还包括港口的智慧化,甚至还包括支持保障体系的智慧化。2017年5月19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深入推进水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动方案(2017~2020年)》中的“调结构”中,提出“推进‘互联网+’水运应用”,这是智慧水运的基础。诸多航运电商正在市场中探索智慧水运的新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困难。智慧水运的发展,需要一个鼓励创新的开放环境,让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有机会去探索去实践,进而逐步推动相关领域的制度创新与时俱进。

5、安全绿色发展

“美丽中国”的愿景要求水运业在节能减排上有所作为,排放控制区的划定以及方案的不断推进,将极大地改善水运的社会形象,水运的节能减排成效也将因为国际海上组织有关低硫油政策的推进得到改变。在绿色发展方面,已经有企业开始行动,地中海邮轮2016年宣布重金打造4艘“世界级”新船,能最多承载5400人,并且全部用LNG作动力。嘉年华集团曾在Meyer Werft和Meyer Turku为旗下的爱达邮轮(AIDA Cruises)和歌诗达邮轮(Costa Cruises)分别各订造了2艘LNG动力邮轮。这2家邮轮公司都将于2019年接收其中的首艘船舶。今年一季度,嘉年华集团又与这两家船厂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将建造3艘18万吨左右、可以搭载5200名乘客、完全由液化天然气(LNG)驱动的豪华邮轮。同时,小康社会需要一个安全发展的环境,这一方面要求水运从业人员的安全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同时也需要水上休闲旅游活动能够提供更为安全的服务,同时还需要救助打捞体系更加完备,实现在更为广阔的空间覆盖。

猜你喜欢

水运冷链邮轮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大型邮轮建造中的消防安全风险及对策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邮轮经济的“冷”与“热”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