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导童诗创作之我见

2017-12-19江海棠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儿童诗积累想象

江海棠

【摘要】诗是语言和思维有机结合的典范,儿童诗也是如此,它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审美的特点,童诗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儿童诗完全可以在走向素质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优势。课程改革后,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儿童诗歌占课文篇目比重明显增加,儿童诗已成为了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大加鼓励和精心引导儿童自己创作儿童诗。

【关键词】儿童诗;积累;想象;创作展示

【中图分类号】J80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228-01

童诗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阅读都具有具体的建议,这意味着儿童诗在小学阶段已成为生活阅读的主要内容,也意味着经过半个世纪的反复探索,儿童诗和整个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突出价值重新被认定,儿童诗完全可以在走向素质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优势。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诗的年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大加鼓励和精心引导儿童自己创作儿童诗。下面,我简单谈谈在指导写童诗方面的几点看法。

一、诵读---引导孩子积累丰富的语言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是语言和思维有机结合的典范,儿童诗也是如此,它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审美的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吟诵。朱作仁曾经说过:“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我们在平时的诗词教学中要求学生读读背背,让学生反复诵读,细细体会,在读中消化和吸收,这样能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感情的音响,使语言更富有活力,使诗句的生命力更跳跃。当代著名诗人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这句诗道出了积累对表达的重要意义。背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积累词句的同时,不也可以领悟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吗?

因此,课堂上,我也常引导学生们多读优秀的儿童诗作来积累自己的语言,让诗的情感、诗的语言、诗的艺术一点一点地渗入孩子们的心中,使无声的诗句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我认为作为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积累一些诗句,这将会在学生纯真的心灵上,不断加深民族经典文化的积淀,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这也为指导学生写好童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想象---开阔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诗歌要有鲜明的形象,因此想象力培养尤为重要。它是智力的重要因素,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形象,没有形象就没有诗,想象给了学生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所以,老师应该重视指导学生想象,这对写好童诗有很大的帮助。

在学生的眼里,大树是年长的爷爷,月亮是美丽的姐姐,他们会同情整天呆在天上的太阳,会担心小鱼夜里睡在哪里,这些弥足珍贵的东西,这些丰富的想象力,教师要是“用心呵护”,耐心指导,几行小诗,便是呼之欲出的童心。如《我想》这首儿童诗,它写出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诗中充满了童真童趣,其想象大胆,语言简炼,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进一步感受到了童年的美好。在教学时,我以提问的形式让孩子们思考:发挥你想象的翅膀,你会想些什么?孩子们都纷纷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接着,我便进一步提出要求: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其实我们把刚才的想法写下来,就能成为一首不错的小诗。通过这样的仿写,降低了写诗的坡度。

从心理学角度说,人要学会一种技能,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而且需要不断地模仿,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其实是“抓手”,是学生放飞“诗情歌意”的“训练场”。在教学中,我也常常有意识地针对课文引导学生倾吐自己的感受,抒发心中的激情,然后再引导学生将鲜活的诗句写一写。

著名儿童诗人圣野说过:“没有翅膀就没有鸟;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没有美丽的想象,诗就飞翔不起来。”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更加丰富了,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如:毛悦扬同学写的《海螺的哭诉》。

我们/是沙滩的彩色点缀/是项链的原料/我们/我们曾霸占沙滩/身藏不露/但是有一天/来了个庞然大物/“隆隆”的声音响彻天空/它的巨大使我们恐惧/大家不见了/只有我幸存/

我在土里沉睡/直到有一天/我钻出土/却发现/沙滩只有我/和一些脚印/沙滩早已被霸占/我们被霸占得无处可藏/人类啊/您既是大地的宠儿/也是大地的克星/。

觉悟吧/人类/。

这首诗充分发挥了小作者的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呼吁大家保护环境的情感,这首小诗还在2014学年的新华街童诗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儿童是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所以,我认为在教学儿童诗时,可以让学生充分想象,感悟诗歌,这样孩子们就会觉得写儿童诗并不那么难了。

三、展示---让学生的创作漾起片片诗意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孩子们的眼中,一草一木,一花一蝶,乃至世界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会说话的、懂感情的。他们这些天真的想法,如果佐以引导,可能就是一首首优美的童诗。

为了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我运用激励法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愉悦体验,产生新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孩子自己动手,把自己写的诗工整地抄写,并配上自己画的精美的图案,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好听的名字,然后把作品放在班级展览,或利用班上的粘贴栏把学生的优秀诗作展示出来。为了调动积极性,我还鼓励学生将优秀诗作向《花都报》、《小学生报》等刊物投稿,并利用课前三分钟让优秀儿童诗走上讲台。爱写诗的孩子都跃跃欲试,激发了创作热情,写下了一首首动人的小诗。例如:在学习完《凡卡》一课时,有的孩子用诗的语言写下了这一首诗:

那封信/在风中飘来飘去/像断线的风筝/忘记了回家的路/那是小凡卡写给爷爷的信/承载着他许多许多的情感/如果你看见了它/请一定把它抓住/将它送到爷爷的家中/。

那封信/在海中游來游去/像无忧的鱼儿/畅快地玩耍着/忘了自己的任务/那是小凡卡写给爷爷的信/承载着他许多许多的情感/如果你看见了它/请一定劝他回来/劝它回到爷爷的家中/。

那封信/躺在嫩绿的小草上/享受着日光浴/那是小凡卡写给爷爷的信/承载着他许多许多的情感/如果你看见了它/请一定叫他回家/叫它回到爷爷的家中/。

珍贵的信/如果你听到呼唤/别忘了回家/别忘了可怜的小凡卡/正巴巴地盼着/盼你带来的喜讯……

可见,展示学生的作品,能让他们的创作漾起片片诗意。

“聪明的孩子爱诗,爱诗的孩子聪明。”让孩子们走进诗歌,在诗歌中求真求美求善,在高雅的诗情中快乐地成长,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张静华.童心与诗心[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2).

[2]钱理群.呼唤“诗教传统”归来[J].教育文汇,2005(10).

[3]丁海东.论儿童精神的诗性逻辑[J].学前教育研究.2005(Z1).endprint

猜你喜欢

儿童诗积累想象
快乐的想象
教案《创作儿童诗》
一生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儿童诗的情感表述与情境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