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幼儿音乐游戏教育存在的问题

2017-12-19徐春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必要性措施问题

徐春兰

【摘要】幼儿音乐教育应以游戏般的快乐心情开始,再以游戏般的快乐心情引导到正确的方向,让孩子们在音乐活动中健康愉快的成长。教师只有不断的用更深入的视角反思,用不同的策略与方法,科学的将游戏精神融入音乐教育活动之中才能让孩子们终生受益。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幼儿音乐游戏教育的必要性,对幼儿音乐游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幼儿音乐游戏教育;必要性;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203-01

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德国的奥尔夫、瑞士的达尔克罗兹等儿童音乐教育理论都是以游戏方式为基础,对儿童进行音乐素质的培养。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他们和周围世界互动、学习的基本方式,在游戏中孩子们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对其运动器官的发展以及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一、幼儿音乐游戏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教育纲要》艺术教育指出要使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的教育目的。所以幼儿音乐课程教育,是整个幼儿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是通过音乐的形象思维来启发、引导和激发幼儿的智力开发,并且必须是以引导幼儿参与唱歌、音乐律动、音乐游戏、舞蹈等音乐实践活动为基本教育内容,以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幼儿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启蒙期幼儿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表达能力,继而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音乐游戏实践活动中,即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乐一乐的过程中,让幼儿去感知和体验音乐的魅力,从而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表演技能,即能唱、会跳、能欣赏、会创造,在客观接受和主动创造的音乐游戏活动中表现音乐,萌发幼儿去认识美、感觉美和表现美。

二、幼儿音乐游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结合笔者幼儿教学实践,发现在音乐游戏化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形式化与低效化等问题。主要存在关注游戏的外在形式忽视游戏的基本精神;注重教师自身的教育意图忽视幼儿的需求与能力差异;注重游戏的情境性忽视挑战性与创新性等等。笔者认为导致上述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教学目标的制定简单、教学内容的选择单调、互动形式的手法单一。因此教师们只有明确游戏的核心特性,尊重儿童的文化需求与个体差异,选择多元化的音乐活动内容,将游戏与音乐有机融合,不断提升教育机智与教学个性,才能增强音乐教育游戏化的有效性与适宜性。

三、加强幼儿音乐游戏教育的措施

1.确定音乐游戏活动的核心。乐趣是音乐游戏必须具备的内容,是音乐游戏的内在功能,正是源于音乐游戏的兴趣性、自主性、愉悦性、活动性的特征,幼儿才能在音乐游戏中成为真正的孩子。只有在音乐教育活动中保持游戏的这些特质,才能培养富有游戏性的儿童,这是儿童发展的原动力,正如布约克沃尔德所认为,“人类从生命一开始到生命的结束,始终保持游戏的能力是性命攸关般重要的”。音乐、游戏、儿童因为快乐而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与快乐的体验密不可分。

2.幼儿音乐游戏教育需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需求。幼儿音乐游戏教育过程中,必须顺应幼儿的特点与需要,把游戏、音乐、情境等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引导幼儿对音乐进行整体性的感知与个性化的表现。如“一条小鱼游来了”是小班孩子们的“最爱”,每次进行表演他们都乐此不疲,孩子在游戏中喜欢夸张自己的动作,有节奏地四处穿行,表情动作生动可爱,由此孩子的情绪得到了最大愉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始终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原则。幼儿有着自己的文化,有着自己的逻辑、规则与独特的文化需求。游戏,作为儿童生活和儿童文化的一个自然而重要组成部分,它实际上是儿童存在的一种形式,是幼儿生存的一种状态。

3.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组织音乐游戏化的活动需要教师运用多元的教学智慧,为孩子创设开放、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提供更多的自主自由选择与表达的权利与机会,及时发现幼儿富有创造性与个性的音乐表现方式,适时适当的予以赏识与鼓励。适宜与有效的游戏化教学活动需要富有游戏性的教师。利伯曼关于教师所应具有的个性特征的研究表明,教师应具有幽默感、快乐和笑声、热情、积极参与、灵活、想象等八种良好的个性特征,其中有半数以上与游戏性有关。幼儿教师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热情、幽默、风趣等良好个性,为游戏化音乐活动注入更多的笑声与乐趣,从而感染与打动孩子。

4.加强音乐与游戏的融合。幼儿教育中的音乐游戏活动目的是使幼儿、音乐与游戏的有机融合。具体表现为:(1)教师需克服教学目标过于简单、直接。避免游戏与音乐简单而生硬的黏合,甚至相互对立等现象的发生,教师要将音乐活动的目标定位于即时性的技能学习与表演,关注幼儿的整体存在,将全面和谐、快乐成长作为最终目标,以游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活力。(2)组织集体性游戏化音乐活动时,教师在内容的选择、情景的创设、活动的组织环节中,多从教育的角度有更多的预设,尽可能的丰富互动形式,给孩子提供自主、自由的表现空间,引导幼儿保持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同时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3)教师必须注重研究幼儿在自然游戏状态下的音乐学习方式。没有生硬的教唱、指令和辅导,只有自然的生活情境与快乐的游戏情趣中,符合自己的能力与意愿挑战,与同伴间自由灵活的交往、互动才能激发幼儿持续的积极参与。如《丢手绢》、《马兰开花》那样,幼儿完全是在不知不觉的游戏状态下学会歌唱、学会游戏与动作,并享受其中的音乐审美、随乐运动以及与同伴间的快乐交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游戏做为幼儿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融入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音乐气息、获得音乐知识;在学习中体验游戏过程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在智力、身体、个性、情感、社会性等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建维.浅析幼儿音乐游戏的开展策略[J].北方音乐,2015(14).

[2]朱亚佩.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的实践效果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

[3]黄爱珍.音乐游戏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科学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01).endprint

猜你喜欢

必要性措施问题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