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初探

2017-12-19关红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有效性小学

关红杰

【摘要】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对学生的发展以及身体素质是至关重要的,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健康教育在当前学生素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小学阶段是学习健康知识和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加强健康教育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健康教育的现状,针对小学健康教育有效性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仅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小学;健康教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87-01

我国一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小学生健康教育严重落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得不到保证。因为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将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调整到良好状态,小学健康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保证学生健康的发展。面对我国小学健康教育现状,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充分了解不同学校、不同地区小学健康教育的状况,然后选择适合方法有效进行小学健康教育,真正提高我国小学健康教育水平。

一、小学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1.健康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

合理的健康教育资源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实现健康教育的关键,目前很多教育工作者没有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就导致健康教育实际可用教学资源相当匮乏,正常的教学设施得不到保障。其中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是导致小学健康教育无法正常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学校都是由校医担任健康教育课老师,由于校医缺乏授课技巧,上课中无法正确教学,导致健康教育课效果不佳。缺乏专业的健康教育教师和匮乏的教育资源是导致小学健康无法正常进行的真正原因。

2.应试教育下,健康教育课程地位薄弱

传统的教学理念下,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教育的本质已经发生严重变化,小学生的健康理念就失去原有的性质,小学生也并没有意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小学教育中,健康教育课程的地位同样十分薄弱,本来就较少的课程还经常被文化课剥夺,直接导致健康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处于边缘地位。薄弱的健康教育影响了广大儿童的身心健康,不健全的健康观和安全意识,造成了有的小学生玩水、玩火,导致受伤甚至死亡。小学健康教育的薄弱性和重视程度低是导致小学健康教育没有起到真正作用的重要原因。

3.面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差异性,缺乏针对性教育

小学生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教育是影响小学健康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没有真正了解不同学生健康状况的差异性,教师在针对小学生健康教育时没有区别对待,没有对不同健康状况的学生进行有效的疏导沟通,导致健康教育没有体現相应的教育价值。由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特殊性,长期匮乏健康教育容易导致有些孩子出现心理失衡,真正造成部分学生心理状况差,无法拥有健康的心理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

二、有效进行小学健康教育策略

1.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小学时期健康教育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改变照本宣科,机械讲授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实用性不强,学生感觉不到与自身关联性,往往会认为学了也没有用,而且还枯燥单调,学生不感兴趣,教学自然不会成功。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要善于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事例来入手进行教学,这样大大增强了教学的亲切性与可信度。学生会感受到健康教育课程与生活的关系,自然就会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会积极而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来。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到相关内容的学习与探究中来,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得到发挥,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与帮助下积极构建。真正践行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平台

健康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要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相结合起来,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教育平台,使学生的学习空间更宽广,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模式互相促进,使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内化,使之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避免学生在学校学的是一套,到了家中与社会上又是一套的现象发生。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家访,尤其是对于一些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孩子,要及时与他们家长沟通,互相了解情况,使家长掌握更多的教育技巧,担负责任。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参与一些社区活动等,使学生有更多学习与实践的机会,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一体化,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3.提高教师素养

小学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资源匮乏,并没有专业的教师,大多由其他科的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并没经过专门的训练,缺乏专业技能,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有的教师甚至将健康课上成游戏课、休闲课。教师本身素质不高、重视不够,这是导致健康教育课程低效的重要原因。当前提高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有效性的首要条件就是对健康教育课程准确定位,建立一支强有力的专业师资队伍。

首先,重视健康教育课程。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集体讨论,使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开设这门课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础与关键。只有形成全校重视的氛围,才能引起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关注,在教与学中付出更多的努力。

其次,建立专业教师队伍。这涉及身体与心理两方面的内容,是一项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系统性与专业性的工作。对此教育部门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考核,应持有上岗证等等。教师如果不够专业,不仅不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相反还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伤害。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我们要招聘专业教师。另一方面,对于在职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教学研修与理论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教师在教学中历练,为教学的成功打下基础。

三、结束语

在小学教育中合理有效地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课程,是提高学生对健康教育掌握的有效方法。总之,小学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保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从而真正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灵。

参考文献

[1]胡惠琴.浅析小学健康教育[J].新课程(上),2015(01):125-126.

[2]何传清.浅谈小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6(03):178-179.endprint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有效性小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