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性研究

2017-12-19朱济滔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教学现状

朱济滔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单一化、学生自主性差、学习方法不正确等问题。并阐明了有效性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性,进而说明了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性的方法,从改正教学观念、构建基础设施、拓展教学内容、提升学习自主性等角度展开论述,旨在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有效性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75-01

随着新课改教学标准的提出,为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师主要的教学目标。并且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能力也逐渐成为学生应具备的重要学习能力之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也逐渐被学校与教师所重视。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提升教学有效性是教师教学中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有效性教学法,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基础设施不完善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首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的问题。教学观念的陈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并不是高考重视科目,致使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并不重视,不论是教师安排还是课程时间安排,信息课程与其他课程都有一定的差距性,这影响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性的提升。其二,教学观念的陈旧还体现在教师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重视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这种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其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学生学习,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同时高校信息技术课程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一部分高中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并不重视,因此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影响学生对新技术课程的学习和教师教学活动的进行。并且基础设施的不完善还体现在学生在学习基础信息课程时,由于信息技术教室数量的限制,让信息技术课程在开展过程中,仅能一部分学生进行学习,而另一部学生进行其他活动,影响学生的学习,从而降低学习的有效性。

(二)缺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单一化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过于依赖于信息技术教材,致使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有效性教学的内涵掌握并不清晰,导致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中,不能对学生形成良好约束,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教师内容单一化也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

(三)学生自主性差,学习方法不正确

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性的提高,不仅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开展好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时,也应发挥自身的作用。但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并没有发挥自身的学习自主性,影响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同时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没有对信息技术知识采取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方法,学习方法的不正确影响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提升。

二、有效性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性

有效性教学是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法。有效性教学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结束学习之后,对自身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总结自身的学习能力是否提高。有效性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提出,改变了信息技术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并且有效性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帮助学生转变了自身的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三、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性的方法

(一)改正教学观念,构建基础设施

在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性时,首先,教师对有效性教学的内涵要形成一个清晰的认知。通过掌握有效性教学的具体内涵,改正自身的教学观念,重视信息技术课程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依据教学观念转变自身的教学方法,不再过于依赖于教材,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加强对学生信息接收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算法与程序设计》时,可以借助在电脑上实际应用,为学生演示电脑算法,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二)明确教学目标,拓展教学内容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对有效性教学具有的内涵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以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对信息技术内容进行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时,积极进行电脑操作,让学生检验学习成果,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例如:教師在讲解《数据管理技术》时,在对制作电子表格这一章节讲解完毕后,让学生利用电脑对自身所学知识进行检验,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与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完成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三)提升学习自主性,应用学习方法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自主性,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在课堂学习中发挥学习自主性,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积极进行实践学习,让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稳步提升。同时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按照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在学习《数据管理技术》这项信息技术知识时,在课前对该项知识进行了预习,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学习问题,让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时,及时向教师反应,从而解决学习问题,提升学习效率。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成果进行复习,总结自身学习的知识,从而提升学习有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通过在教学中增加信息技术教学课时、制定教学目标等方法,解决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学有效性低的问题,达到了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性的目的,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卢蓓蓉,赵琳,任友群.高中信息伦理教育现状探析——国际视野下我国《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材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2):88-93.

[2]张翠玲.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性教学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1):92-93.

[3]段伟慧.注重教学方式创新提升信息技术效能——浅谈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有效性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1,(13):41.

[4]蓝凌.加强信息技术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有效性[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8):27-29.

猜你喜欢

教学现状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初探
河南省普通高校乒乓球选修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体操教学过程中常见问题对策研究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淄博市职业院校乒乓球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