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初探

2017-12-19杨浪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探索教育

杨浪

【摘要】“留守儿童”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这一特殊群体是随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他们的出现为社会管理和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多挑战,加快了社会民政管理机制体制建设步伐,也引发了人们更多思考。本文从工作实际中探索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一些有效措施,主要是从农村留守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存在的“四难”,最后总结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措施,与大家交流分享。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探索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68-01

留守儿童的出现不仅是家庭问题,更多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特殊群体是随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他们的出现为社会管理和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多挑战,加快了社会民政管理机制体制建设步伐,也引发了人们更多思考。留守儿童是每个家庭和学校教育面临的问题,针对当前社会反映强烈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政府、学校、家庭做了不懈努力,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但这一新形势下产生的留守儿童仍然是学校教育难题,我一直从事农村教育,对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做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在此,对这一特殊人群教育问题粗谈几点看法,仅与同仁共勉。

一、农村留守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呈多样化,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由于城市学校昂贵的借读费和农民工生活不稳定因素,大部分农民工只好把子女托付给家中祖辈看管,有甚者把子女安放学校附近百姓家中包吃包住,我们把这些孩子称之为“留守子女”。父母长期离家在外打工,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在孩子受教育的黄金季节,却没有春风细雨滋润,使其子女在身体发育、性格形成、观念形成等方面得不到正常呵护与教育,影响他们身心发育,学习上厌学,生活上懒散。如何使这些“留守子女”健康成长,已成为学校和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生理发育不良,心理较为封闭。生活起居得不到父母照顾,快乐不能与父母分享,委屈不能向父母倾诉,疑惑得不到父母的指点;思想道德素质滑坡严重。由于缺少必要的、有效的家庭教育,自控能力差,加之社会、媒体等不良风气影响,留守子女很容易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家中无人约束、其学习自由涣散,学习成绩日趋下降。他们缺乏识别危险和自救能力,且无父母保护,常会出现车祸、溺水、拐卖、强奸等危险事故。通过调查,一是隔代教育不到位。留守儿童一般祖辈教育,首先:由于祖辈过分溺爱,缺乏缺少科学管教,容易让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其次:部分祖辈想严加管教,稍有不慎又被子女责怪。再次:两代人年龄相差甚远,他们自身的局限性使得无法教育孩子。

二是叔伯管教不上心。因为他们本身要养育自己孩子,在物质和精神上对自己的孩子会更多些,留守子女寄人篱下而变得唯唯诺诺、沉默寡言,而感觉生活没有乐趣,从而使他们缺乏生活的勇气和学习的信心。三是自我教育无能力。部分父母把小孩托付给大孩照管,在金钱上给予成倍的满足,由于他们自律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容易养成散漫、奢侈、浪费、道德水平低下等不良行为习惯。

留守子女教育问题是涉及“三农问题”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可忽视大问题,留守儿童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家科教兴国战略。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有效地懈决,不仅是农民的揪心,会是社会的忧虑。

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存在的四难

一是家長难。由于地方发展缓慢,就业无路,创业无门,发展家庭经济和抓好子女教育是农村家庭面临的主要矛盾,艰难的抉择只得舍弃孩子眼前的学习背井离乡外出务工。75%的民工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时常挂念着自己的子女。

二是委托监护人难。留守子女委托监护人往往祖辈或亲戚朋友,认为自己不好过分管他们,大部分留守子女觉得他们没权力过分管理自己,于是委托监护人只得让留守子女吃饱穿暖就行,只要无灾无病就算是给留守儿童父母最好的交代了。

三是留守子女难。在家父母能经常和父母交心谈心,也常常找老师了解孩子学习情况,能倾听孩子诉说,安抚孩子心灵,帮助他纠正思想行为错误,使孩子健康成长。而留守子女则不同,成功时得不到父母欣赏,失败时父母家长鼓励,进步时得不到父母表扬,忧郁时得不到父母抚慰,悲愤时找不到宣泄之处,彷徨时没有亲人指引,孤寂时得不到父母关爱,性格变得孤僻自闭,胆小怕事,身心成长发生了扭曲。

四是学校教育难。留守儿童送到学校,教师倍加关注,精心呵护,但是老师毕竟还是外人,留守儿童始终找不到父母那种亲情和亲和,有时难免会背叛和叛逆老师,老师对这些孩子的用心得不到回报时,找不到学生家长配合管教,这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的措施

农村留守子女所表现的一系列问题都是由于缺乏亲情教育导致的。因此,要解决这根本问题还得要找回他们失去的亲情。为此,学校多渠道完善留守儿童管理机制。一是学校里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网络聊天室,保障留守儿童定期能与父母见面交流,感受父母的关爱和问候,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理老师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辅心。二是留守儿童建档立卡,政府、教育、民政等部门明确了留守儿童包保责任人,对他们进行生活关爱、学习指导和心理慰问,让他不再感到被丢弃。三是为留守儿童开通腾讯QQ。让他们能与家长文字交流和面对面谈心交心,让孩子和父母能相互了解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弱化彼此的牵挂和思念。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出现不仅是家庭问题,更多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特殊群体是随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他们的出现为社会管理和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多挑战,加快了社会民政管理机制体制建设步伐,也引发了人们更多思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针对当前社会反映强烈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政府、学校、家庭做了不懈努力,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只有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多更好的有利条件,才能让他们茁壮成长、健康成长、快乐成长,才能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努力学习,顽强拼搏,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探索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