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读写结合”

2017-12-19颜琳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互动读写结合

颜琳

【摘要】本文从互动这个层面入手,从师生互动、生本互动、生生互动三个方面对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读写结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读写结合 互动

读写结合是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重点和难点,而读写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存在着读写教学方法落后、重阅读、写作技巧,轻思维训练等种种问题。笔者从互动这个方面对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读写结合”进行了探讨。

一、理论依据

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认为,大量的可理解输入是语言习得的重要条件,且以输入的语言材料略高于学习者的现有语言水平为佳。而Swain指出,仅仅依赖可理解输入还不能使语言学习者准确而流利地使用该语言,成功的语言学习者既需要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又需要产出可理解输出。输入和输出是语言习得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环节。阅读是输入过程,是学习者获取语言信息的过程,而写作是输出过程,是学习者再现信息的过程。读写结合教学是语言输入与输出的有机结合。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互为支持,阅读可以作为写作的输入,而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文本。

二、互动下的“读写结合”

“互动”是一种学习方式,主要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和合作。“过程”则强调过程性,即在对话、合作的過程中实施“过程写作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就是实施过程写作教学的一种策略。

1.师生互动——主导主体,各尽其责。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密不可分的整体。教师决定着教学的进程,教学策略和课堂结构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等,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处于主体位置。

(1)教学策略和课堂结构设计。“以读促写”与“过程写作”相结合的读写教学以阅读为出发点,把“输入——输出”的过程看作教学的中心。教学策略和课堂结构的设计要符合语言输入到输出的内在心理机制,我们可以采用“以读促写→以说促写→以评促写”的教学策略和相应的课堂结构,设计系列化的教学活动,层层推进,最终较好的完成写作任务。(2)教学内容选择 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深入挖掘阅读文本,从阅读中学会用恰当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完善思维方式,提高选材和组织写作材料的能力。当然,对阅读文本的具体处理不必面面俱到,要根据写作目标,结合文本特点,突出阶段性训练重点,促进读写能力。(3)活动设计与安排。可以采用读前导入、回答问题、翻译句子、复述背诵、口头讨论、列举大纲写作、自评、互评 等形式进行。

2.生本互动——搭建读写桥梁。要达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首先要解决“读”的问题,也就是阅读文本与学生的互动。教学中要实现读与写的良性互动,互相促进。带着目的,有思考的去读;有目标、有过程的去写。通过搭建连接读与写的桥梁,找到“读写结合”的关联点,为高效的“生本互动”奠定基础。

首先要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和习惯,帮助学生掌握“生本互动”的方法技巧,积极探索读写结合的知识、能力迁移的共同要素,建立系统的知识结合点。例如,在阅读过程中,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作者选材构思、审题立意等方面的独到之处。其次,教师要选择难度适宜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如果难度过大,学生阅读中的主要精力就会用来理解文本意义而无暇顾及词汇搭配、语篇模式等层面的内容。而且文本中较多较难的词汇会给学生吸收利用语言造成障碍,因此,要控制好阅读文本的难度。最后,教师要选择、补充学生相对熟悉的话题,具有示范性和典型性的语篇,增加生本互动的量,强化有效输入。因为话题熟悉度越高,其相关背景知识越丰富,读写任务对学习者语言和概念层次的挑战就越小,他们对源文信息的依赖程度就会越低。

3.生生互动——过程落实的关键。写作是一个循环式的心理认知、思维创造和社会交互过程;写作者通过写作过程中的一系列认知、思维和交互活动提高其认知、思维创造、交互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生生互动”贯穿从“输入”到“输出”的整个学习过程,而在文本深度阅读阶段、写作准备阶段和初稿修改阶段尤其反映出这一点。

(1)阅读阶段。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之上,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对话、全班交流。在词汇层面将阅读中的语境识词技巧、构词法识词技巧与写作中的选词技巧相结合。在设计讨论题时,教师要挖掘阅读文本中可供学生借鉴的阅读与写作技巧,在课堂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讨论,帮助学生解读文本结构脉络和语义脉络,使阅读思维转换为写作思维。师生要学会从阅读中寻找写作切入点,联系生活和现实世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2)准备阶段。写作准备阶段“生生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写作质量。在传统课堂,“写什么” 由教师决定。为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鼓励学生深度阅读,运用批判性思维寻找阅读中写作的切入点,在合适的时机,教师不妨赋予学生话题的选择权,让他们充分表达个人知识和观念。一旦写作话题确定,就要组织涉及话题的广泛联想与自由讨论,以说促写。讨论中,学生可以集思广益,筛选整理思路,尝试从不同角度理解事物,增加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并激发写作欲望。在对话交流的同时,可以要求学生整理并提炼出符合段落发展规律的提纲,并讨论主题句的撰写。最后,教师可以对该话题涉及的常见核心语块进行整理归纳,避免写作中词不达意。(3)修改阶段。写作初稿完成后,我们就要通过以评促写、协同学习,开展同伴互评(peer evaluating)活动。作为过程写作法的重要环节,同伴互评是指“写作过程中同伴相互阅读写作文本并指出或修改对方文本中的缺点和不足,为同伴修改写作文本提供反馈建议的一种写作教学活动”。这种评价与反馈机制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监控、评价和调整等元认知技能。

猜你喜欢

高中英语教学互动读写结合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