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圆形公章

2017-12-19吴应祥

大观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官印公章圆形

吴应祥

圆形公章,乃当下政府行政之凭信。其形为圆,外环文字为宋体,中央刊国徽或五角星,由级别不同而设。建国后,至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印章的规定》,公章制度始将方形更为圆形,并沿用至今。然中国传统官印由方转圆之巨变,可溯其缘由否?本文试就圆形公章作一简述,以期公众关注认知。

对公众而言,印信、篆刻为何?多茫然不知,似已退出历史舞台,离去甚远也。然2008年北京奥运标志之“中国印”,方入今人视野,令世人瞩目。篆刻艺术本源自古代印章,今犹能相见,称“公章”也。

公章,古称官印,乃行使权力之信物,故又称“印信”。《说文解字》:“印,执政所持信也。据载印章可远溯三代,盛行于战国。因文字皆以简牍为书,故印章之用,钤印泥封也。《周礼·地官·司市》有“凡通货贿,以玺节出入之”,《左传》有“玺书追而與之”。古玺印无定制,官玺较大,多为白文,加边栏,笔画浑穆。形状又各异,多方、圆之式。是时官私之印皆称“玺”,至秦朝,天子独称玺,臣民称印,切不可违。官印制度之完备,成于秦代,自丞相太尉到郡守县令,皆由国君授予官印,并配发穿印钮之丝带,称“绶”。然古之官印与今之公章亦有异同:古之官印略可定为官员之印,而非官府之印,非公或公私不分也。印绶由官员附身佩带,升官调职或告老病殁,皆可带走。若因某个治事官职有缺而另授新官时,则另铸新印。今之公章,乃施政机关之章,非一官一印也。寻其源,可溯至南朝宋时,有尚书左丞孔琳之上书:皇帝公侯之玉玺皆为历代递用,却无人疑其用权之资,故位卑之臣何以将印绶佩系于身耶?因宋武帝刘裕倡节俭,故受此本。官印移交制度,大抵也由此渐成。此制行之既久,官印即为某部门某机关行使权力之信物也。故,离一人职级而升为施政机关之章,即与今之“公章”相类。

一、古代圆形官玺

圆之一词,甚为深奥。一万八千年前,山顶洞人以尖状石器钻孔,呈圆形。六千年前,半坡人所建居处之顶也呈圆形。略于同时,美索不达米亚人,作圆形木轮,谓世界第一者也。又约四千年前,古人将圆形木轮固定于木架之上,成车子之初型。之后,两千余年前,中国墨子即释圆之本义:“一中同长也。”至此,圆即被人类所识及应用,圆形印章乃为其一也。

古代官玺,无一定之规度,仅于地域间有许差异,如燕国官玺喜用长条形,三晋官玺又多朱文等。之外,皆处于无序之态。其形之制,以正方为主,此或系于先民之民族观:以方为正,能显公正、庄重、严肃、稳定也。故此形制被历代官家沿用,延续至建国初期。

圆形官玺古已有之,如战国时期有“埶关”铜印(图1),为楚官玺,直径3.3cm,通高1.1cm,鼻钮,玺面圆形,有阴线边栏。玺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右起横排。玺文字形线条流畅,结体秀逸,颇有后世毛笔书写之意韵,有楚玺之貌。此玺为楚国掌管某一关之官玺。战国时期各国于关阻之地、国门、城内之市设守征税也。《周礼·地官·司门》记其“掌授管键,以启闭国门,几出入不物者,正其货贿”。《周礼·地官·司关》亦记“国凶札,则无关门之征”。

又如现藏天津艺术博物馆之“左桁廪木”印(图2),直径3.3cm,印体为中空圆筒,以置木柄。玺文仍为战国古文字体,朱文,右起左排。左桁即左衡,乃掌管山林之职司也。此专供官家烙印林木之用,所谓“物勒工名”也。

据史料所载,战国圆形官玺,不下十余枚,大小不等,印文皆战国古文字体。于后各朝,圆形官印难有可觅者。

二、古代西方火漆印

印章于西方也视为王权和主权之标志。君主颁发诏书,须盖上戳记。以黄金封印,称“黄金诏书”或“金玺诏书”;以宝石戒钤印,称“宝石印”,而宝石为圆形,直径约为五厘米,须镶于指环,刻上铭文、图案。铭文为君主名字与头衔;图形为君主头像或半身像,称“庄严法玺”。然用于诏令文书之国王印,则称“行政大玺”。历代君主皆有专用印戒,刻有徽记图案和君主称号。若新王继位,须重刻新印。

西方印章之前身即为火漆封印(类似图3),古代西方无印泥,常以火漆代之,将火漆先融化,再以戒印盖戳于尚未凝固之火漆,冷却后即可留下清晰印记。据载,火漆印由法国人鲁索略于1626年发明,以不同比例之焦油、辰砂、天然漆加热合而验成。火漆封印可封要信密件,且条约、合同、地契、证书、文凭、遗嘱等法律文件皆可附封。其法为:于羊皮纸文件之末端开一口,穿系丝绸或羊皮纸带,将其两端打结,以火漆粘合,后盖上印章即可。伪造者欲揭文件,火漆即碎也。如1840年中英《南京条约》(图4),其末页既可见西方火漆印。又如1919年签署《凡尔赛和约》(图5),仍沿用此法。然西方火漆封印之法,似与中国古代之封泥异曲同工。古籍记载封泥初见于《后汉书·百官志》:有“主御纸笔墨,及尚书财用诸物,及封泥”。《汉旧仪》:有“天子信玺皆以武都紫泥封”。封泥可作文书封缄(图3)。

也可作实物封缄。其法为:因古代文书以竹、木简书之,称“简牍”,故须以绳捆缚封检。于绳结处捺一软泥,再于泥上加抑玺印,以防私拆。若玺印为白文,钤于泥上即为阳文,则清晰可见也。若以印色钤于纸上,当朱文较之清晰可见。故古代玺印多白文,而近代公章为朱文是也。魏晋之前,简牍皆以泥封。之后,纸帛盛行,简牍封缄渐而废止,火漆封缄则随之大兴。据《维基百科·火漆起源》载:有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95年)用火漆印一事为证。由此可断:鲁索之火漆法乃中国发明,或经印度传入欧洲后得见,遂发明火漆印耶。

三、近代西方印章

从十九世纪中叶始,传统火漆封印和戒印不复用,皆以金属或橡胶作带柄圆形图章,蘸墨代用,并成为风尚。如纳粹德国时期之官印(图6),除文字外,有鹰徽徽记。印章布局以徽记为中心,文字分上、下从左至右环绕徽记而设,形成圆形也。

又如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军官理查德党证之印章(图7),证中有党派、编号、名字、职业、住址、出生日期、出生地、参加党派、希特勒签署、本人签名、地方印章。印章为圆形,中央为鹰徽,上、下从左至右呈弧形排列两行文字。

再如苏联时期印章(图8),仍呈圆形。下有字母,译成英文为PASSPORT,直径3.1cm,厚4mm。中央有镰刀锤子图案,两旁环绕麦穗,上有五星。此当是中国近代公章之前身矣。

四、近代圆形官印

中国官印之形制,流传三千余年,直至近代始有变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苏维埃政府以白银仿苏联及共产国际之印式,铸“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印(图9),印钮为木柄,中央为镰刀、锤子、地球、麦穗、五星图案,外围隶书文字上下呈弧形排列“中華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以两颗五角星间隔。于1931年至1937年,作苏区征收白银铸造之用。此谓典型西方之印式,与同期苏联及共产国际之公文印章极其相似(图10),可为近代最早之圆形官印也。与中国古代方形印较之,图徽符号入印是也。或因镰刀锤子图案须置于中央以求对称之故,惟圆形方可解耳。故近代圆形官印及建国后之公章大抵由此沿袭而来,成为中国史上第一方圆形非篆体官方印。

五、建国后之公章

圆形公章,乃当下政府行政之凭信也。其形为圆,源自中国古代;其图案徽记为国徽和五角星,源于西方苏联。然文字为宋体字,仅可追溯至清末。古代官玺,文字皆为篆体,间有隶楷者,不多见也。如五代有隶书印“右策宁州留后朱记”,楷书印“元从都押衙记”,南宋有楷书印“州南渡税场记”。

清末太平天国政权,有印鉴玉玺(图11),文字一扫旧习,始以宋体字为之。此或可作玺印文字之革命,乃首方宋体字印文官玺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曾命北京琉璃厂同古堂张樾丞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图12),边长9cm,直钮铜印,于1949年10月31日即用,用于钤印国家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颁发之各种法令、公文。1954年颁布宪法后,即废止不用,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印与历代官玺以篆体不同,印文为宋体字,宜为新中国首枚宋体字官印也。凡此印文,初定为“小篆为主,仿宋次之”,于政府印信镌铸详议中,经新政协筹备会决定用“扁宋体”。此乃“令百姓易识”之故耶?于后,国务院凡印章制度之规定:公章皆以宋体字为之。1950年颁布《印章条例》,其形仍为方形或长方形,称谓为“印”或“关防”,文字为宋体,非篆文也。其大小,惟中央人民政府印(图12)边长9cm,边宽8mm,省、直辖市以上者边长7cm,边宽6mm,上述以下机关边长6cm,边宽6mm,材质或铜或铜镶木,临时机关则用木质也。

至195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印章的规定》,公章制度始将方形更为圆形,外环文字为宋体,中央刊国徽或五角星,由级别不同而设。可谓古今官方首次颁布公文将印章改方为圆,其因乃一九五四年颁布之新宪法,令公章文字环绕国徽、党徽或五角星,亦能与“先进国家”之苏联接轨也。其规定为:国家机关公章改为圆形,文字用宋体,省部级以上公章中央为国徽,其余机关公章中央为五角星,并规定各级印章尺寸。其等级最高者为国印,直径7公分,中央为国徽,国徽外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字,用时由国务院报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钤用。其次为国务院、国防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之印章,直径6公分。此公文对其他各级政府和机关印章同作规定。

之后,印章制度略有修订,其公文有:1971年中央办公厅之《关于各级党组织印章问题的规定》,以及1979年、1993年和1999年之《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印章的规定》。规定有行政职能之国务院部委,驻外使馆,以及省、自治区、市、县之政府公章中央为国徽;地区行政公署和乡镇政府,无行政职能之机关、企业、公司、社团,公章中央为红五星。印文均用简化宋体字(自治区域加民族文字),自左而右环行。

今圆形公章之源流,下表可窥见一般(图13):

猜你喜欢

官印公章圆形
唐宋以来盐业古官印辑考
裴度失印不急找
裴度失印不急找
裴度失印不急找
谦虚
办事儿有多难? 邯郸有2660余枚公章墙
为什么窨井盖大多都是圆形的
越位
“越位”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