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师音乐专业钢琴方向学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017-12-19姚岚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

姚岚

【摘要】国家的振兴发展离不开高等师范教育的支持,承担着国家义务教育以及师资力量输出的重大责任。针对不同专业对师范生开设了专门课程,其中音乐专业人才的培训传承了情境教学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在国内推广音乐文化与音乐知识,使更多的人能够有更多接触音乐以及了解音乐的机会。但是从目前我国各大高等师范教育模式来看,音乐专业尤其是钢琴方向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理念较为单一,无法适应21世纪对音乐专业钢琴方向人才的各种需求,而如何加强对高师音乐专业钢琴方向学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当前各大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本文主要针对高师音乐专业钢琴方向学生应用型人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旨在加快建设高水平师范学校。

【关键词】高等师范教育;音乐专业;钢琴方向;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52;J62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186-01

一、目前音乐专业钢琴方向学生的培养现状

(一)教学内容存在偏差

在我国长期以来,各大高等师范教育的音乐专业在进行钢琴教学中培养方向大抵相同,教学任务的重点集中体现在对学生个人表演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总体音乐专业能力、从教能力等应用型知识的培养抛于脑后,大多数钢琴专业的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尽管能够出色的完成单一个体的表演,但是难以琢磨其中的授人之道,钢琴专业学生的实际教学效果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量人才的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钢琴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的是与钢琴的实际接触与大量的练习,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钢琴时的指法、声乐以及演奏等方面的训练与培训严重匮乏,使得学生在实际演奏过程中,曲目弹奏难以达到连续性,演奏中断或者停顿现象频繁发生。与此同时,钢琴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素质以及专业能力的不足,缺乏对钢琴理论知识以及演奏知识的全面性认识,使得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性示范,例如指法错误或者手型错误等,导致部分钢琴专业学生失去对钢琴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

从钢琴专业学生自身角度来看,由于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缺乏集中力,无法对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在短时间之内进行有效吸收,因此,在实际钢琴伴奏中,对课堂中所提到的常用伴奏技巧以及伴奏方法,不能熟练的掌握与运用,使得在弹奏音阶或者和弦时,往往会出现力度不够或者指法连接不上的问题。

(四)知识运用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大多数高等师范教育中在开展音乐教学过程中,缺乏对钢琴演奏方面专业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最常见的便是演奏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转调以及移调等知识,在常用调演奏熟悉并掌握后,需要多多练习不同调上的转调、移调以及演奏,并能够将不同知识进行随意的转换。

二、高等师范教育音乐专业人才培训应注意的方向

(一)注重钢琴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高等师范教育是为国家各中职院校培养师资力量的主要输出基地,包含各专业学科的教学内容,音乐专业作为其中的一项培养目标,为各大职业院校培养了大量的音乐师资力量,缓解了国内音乐师资严重短缺的现状。而在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除了要向学生普及音乐基础知识以及音乐理论知识,还要兼顾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能力、吸收能力以及应用实践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创新性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通过开展趣味性的教学试验及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专业以及钢琴知识学习的兴趣。或者可以采用情境体验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实际的演奏,帮助学生理解钢琴在演奏以及伴奏中的作用,拓宽学生对钢琴认识的全面性,拓宽学生视野,使其具备在实际钢琴教学中所需要的音乐知识、音乐素养以及应用能力,逐渐摆脱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实际能力的约束。

(二)明确钢琴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定位

通常,在高师明确了钢琴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之后,其首要任务是对人才进行精准的定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职业教育学校对钢琴方向学生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掌握简单理论知识的理论型人才,受新时期教育改革环境的影响,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前炙手可热的人才需求,高等师范教育对人才的定位可设为应用型。而所谓的应用型钢琴专业人才,首先。其实质是培养学生能够将所学钢琴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其次,促使学生熟练掌握钢琴专业多种技能,达到专业多样化的能力,增强学生对钢琴专业知识的在学习能力,此外,快速提高学生对钢琴相关的专业问题和知识的反应能力。

(三)增加钢琴专业学生的实践和知识拓展

首先,对于钢琴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掌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但并不能代表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与知识的拓展向结合,例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新型的情景教学模式或者趣味性的教学方法等等;其次,在实际教学过程,教师应当以学生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以小组形式探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而教师在旁进行辅导及纠正,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事物的思考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例如,在组织学生对钢琴名曲进行鉴赏,不仅可以在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改善学生对钢琴的指法和手型的规范性及标准性,以及对不同调之间的转化手法的流畅性等等,都可以提高学生对钢琴知识的了解。

(四)增强学生的教师职业能力

高等师范教育中,大多数学生未来的就業方向基本定性为各大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因此在校期间除了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之外,提高学生的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视。一方面,需积极转变教学模式,运用系统化授课模式代替传统经验性的教学方式,将授课标准进行统一划分,增强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吸收能力;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钢琴演奏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及所学。方便学生在以后的教职工作中将自己所学可以系统的、完整的教给下一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音乐专业岗位人才的要求逐步增加,若要更好的适应社会对人才岗位的需求,高等师范教育必须注重钢琴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明确钢琴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增加钢琴专业学生的实践和知识拓展,增强学生的教师职业能力,才能从能真正意义为社会提供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魏晓.对高师音乐教育钢琴课程设置向应用化转型的思考[J].黄河之声,2016,01(20):133-134.

[2]陈智慧.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法课程设置构想[J].昌吉学院学报,2014,03(11):285-287.

[3]余小信.钢琴即兴伴奏基础教学法实验报告——基于即兴伴奏能力培养的钢琴课教学的实证研究[J].中国音乐.2011,08(02):117-118.

猜你喜欢

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
三本院校音乐专业学风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高校音乐专业理论课教学探讨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