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初探

2017-12-19刘丽群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多样化方法小学数学

刘丽群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小学数学教学又有了更高的标准,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不能再固守应试教育思想,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这样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學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问题;方法;多样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128-02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但是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这就造成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感到非常吃力,再加上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效率很低。小学数学教师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逐渐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新的火花,实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改明确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的教学中,去进行多样化的解题,就必须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是前提和基础。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取创设问题情境的办法,将学生引入到趣味化的场景中,使其沉浸到思考问题的状态中,从而对知识进行深入地理解和进一步的运用,学生只要有了这样积极思考的意识,那么将会有助于寻找多样化的解题方法[1]。例如在讲解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倍数与因数》这个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倍数,就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在小强有4本书,小李有5本书,现如今老师手上有21本书,那么教师如何对这些书进行分配,从而使小强手上的书是小李的两倍呢?”当然也可以把题目中的名字替换为班级学生,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深入思考之中,更好地解题。

二、巧设问题悬念,激发求知欲

小学生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到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然后借此来精心设计一些具有悬念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去积极地思考,运用所学知识,探究最终的答案[2]。例如在讲解《用方程解决问题》时,教师就可以运用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来设置问题悬念,比如“当兔子和鸡在一起时,有15个头,40个脚,那么请问兔子和鸡各多少只?”解答这道题目一般需要运用假设的方法,小学生一般都很喜欢小动物,也就对这道充满悬念的问题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在思考中可以从兔子或者鸡两方面去假设,最终学会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三、联系实际生活,注重角色扮演的应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之中,有着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引导他们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手段,来引导他们进行深入地思考,多角度地去思考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例如在讲解《加与减》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人民币来教学,可以在教室中创设超市售货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模拟购物的过程中深入掌握加法和减法知识,比如“小明手里有100元钱,需要到超市中购买学习文具,其中本子的价格为5元,圆珠笔的价格为1元,书的价格为10元,文具盒为3元,那么如何购买才能正好花完钱呢?”这样的问题就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们也会对知识和题目感觉更加的熟悉,他们会富有兴趣地积极参与到思考中,并且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特征,学生们会得出多样化的解题方案,有的说直接就买10本书,有的说买10个本子和5本书,有的说买10个本子、1个文具盒、3本书和17只圆珠笔,总之有很多的方法,这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还要灵活运用角色扮演这种教学形式,让学生自由选择扮演售货员或者消费者,进行模拟和表演,在欢乐中学习到了知识,也实现了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培养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

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是建立在良好思维能力基础之上的,当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够去实现解题方法的多样化。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让他们简单地记住固定的解题框架,只有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灵活地应对各种数学问题,思维开阔了,脑筋灵活了,自然就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学会一题多解[4]。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方面,要把握教学的重点,在讲解教学内容的同时,融入自己的看法,同时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积极性,从而去探究多样化的解题方法;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若是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不同的解题算法上,这不利于学生解题方法多样化的形成,只有在开放活跃的教学氛围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火花,探究新颖的解题思路。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行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戒除传统上落后的应试教育观念,注重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采取创设问题情境、巧设问题悬念、生活化教学等手段,同时建设开放平等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发散思维,从而掌握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全面提升数学学习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桂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13(05):42-43.

[2]郝义龙.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探究[J].才智,2014(09):104.

[3]高蕾.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48-49.

[4]史亚军.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求知导刊,2015(08):128.

猜你喜欢

多样化方法小学数学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