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国画基础入门探究
2017-12-19董艮雪
董艮雪
摘要:国画教学能帮助学生学习更多传统文化,使学生对于国家文化能有更深认识,同时,国画教学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在国画教学中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能带动国画的发展,学生能以有趣的方式了解更多与国画有关的知识。
关键词:意义;方法;中国画;教学
在小学教学中开展国画教学不仅仅是传播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国画的学习,学生能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能有更加丰富的想象力,能有更多新思维新思想,对于国家文化能有更深认识。但在学习国画的过程中,课上的学习方法较为落后,学生学习绘画仅仅跟随教师的绘画步骤,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有限,完成的绘画内容也一致,学生学习容易失去兴趣。因此在国画授课中,老师应以传播国画文化为目标,寻找更多有效的讲课方法,这样整个国画课堂能充满更多活力。
一、增加课堂教学乐趣
(一)提升笔墨运用乐趣
在讲解国画之初,老师针对具体画作进行讲解,学生在初学阶段直接开始绘画,由于学生对于国画没有基础认识,这也使得国画失去其历史意义。因此,在授课最初,老师可以将笔墨知识的讲解融入到课堂讲学中,通过运笔知识以及笔墨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国画的精深,学生也能掌握更多知识,学生对于国画了解渐深,学生能发现更多绘画的乐趣,这为学生的国画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对于国画有更深认识及了解。
(二)增加学习内容的乐趣
传统国画教学偏于植物及动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将更多视野放在动漫人物上,这使得学生在学习植物的绘画方法时兴致缺缺。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国画绘画技巧讲解动漫人物画法,教学内容更加倾向于学生学习需求,学生对于国画学习能有更多注意力。
(三)提升绘画的色彩运用乐趣
小学生喜欢五彩缤纷的世界,同时,他们喜欢运用不同色彩。老师教学中,不能仅限于墨水的使用,这样绘画色彩单一,学生易对绘画失去兴趣,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画作上选取不同的色彩,学生能依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绘画。学生通过对不同颜色的应用能对绘画充满更多乐趣。
(四)以绘画类型提升学生兴趣
传统国画课运用在不同形态的器具上,绘画呈现在不同的器具上具有不同的欣赏价值。教师教学可以借助不同的器具,让学生尝试在不同的物体上进行绘画,学生个人的创作能力能有更多提升,同时,学生能对每一堂国画课充满兴趣。
二、学习经典,运用经典
(一)学习经典绘画创作方法
在国画教学中,学生需要花大量时间分析传统画作绘画技巧,需要对传统画作进行深入了解,这是学生绘画学习必学内容,同时,学生也需熟练运用传统绘画技巧。老师在教学课堂中应给予学生更多时间,使学生能够有独立创作时间。通过学生的独立创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传统绘画技巧,能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更多创新。学生不单单能模仿较多画作,同时能独立进行创作。
(二)依据经典进行创作
老师在进行国画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经典画作,同时学生通过经典画作的学习能够有自己的感悟,这时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自行创作。
学生在学习经典画作之后能够有较多自己的感受,一方面,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学完经典画作之后让学生运用不同的笔墨进行创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合适的颜料。同时,学生再根据运用经典画作的绘画技巧,依经典画作而进行创作。学生的作品往往在颜料上有较大差异,但作品内容极为相似。
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在学完经典画作绘画技巧之后进行新内容的创作。学生可以选择与经典画作相似的动植物及人类活动,但不同的是,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观察描绘不同形态的动植物,能够运用经典绘画技巧描绘内心感受,学生的创造力也能更好地进行体现。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创作形式,无论那种方式,学生都能更好地体现自我创造力。
三、让学生养成好的创作习惯
学生在学习国画之初养成好的绘画习惯极其重要,这关系着学生之后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之初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
(一)关注学生的绘画器具摆放情况
学生在初学阶段需要了解绘画用具的摆放情况,养成好的绘画用具摆放情况,学生整个绘画过程能有条不紊持续进行。为方便绘画,习惯上,绘画器具多摆放在桌子的右上方,所有绘画用具摆放在一块,颜料要与画笔以及调色板放在一块,有规律的器具摆放能帮助学生熟练绘画操作。老师要关注学生画具摆放情况,让学生能熟练掌握绘画用具摆放。
(二)用具清洁有规律
学生完成作品之后需要自己整理画具,老师要指导学生清洁画具,这样学生能认真作好清理工作,学生的画具能更加干净整洁,同时,学生能继续下一次的绘画,学生的画具也能得到更多保护。
(三)让学生正确拿笔正确起坐
学习国画要求学生能够学习绘礼仪,学生能以正确姿态对待画画,学生能够在绘画中更好地进行动作施展,因此,教师要监督学生能够正确起坐。学生坐在座位上应坐姿端正,挺直身躯,这样学生能更加知礼守礼。同时,学生在绘画时更要掌握绘画执笔方式,小学生对于毛笔接触较少,他们容易拿笔错误。我国传統执笔讲究手指实,手心虚,手背圆,手掌竖,但小学生往往习惯全掌执笔,这样学生运笔有误,因此教师应不断纠正学生的错误,使学生能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四)教导学生护理毛笔
古人学习绘画需要定时清洗自己的绘画器具,这是古人爱画的体现,同时,古人能够在每次用完笔之后会清洗自己的工具,于是就有王羲之清洗墨笔而成的“墨池”,这足以看出古人对于工具的喜爱。因此,老师也应教导学生正确清洗毛笔,学生能够在每次绘画工作完成之后正确将画笔从头冲刷,学生在冲刷毛笔时能时刻注意保护毛笔的头。
(五)让学生懂得利用水
学生在初学国画之时不懂如何控制绘画颜色,绘画作品往往颜色过重。学生不懂得如何控制绘画的色彩,因此,教师在教课中要让学生在绘画之前用毛笔蘸取适量的水,在毛笔根应始终有适当的清水,这样学生在笔尖蘸取适度的墨水,能控制毛笔的色彩变化,学生在绘画时也能把握绘画色彩分布,掌握更多绘画技巧。
无论如何,国画是开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的钥匙,学生通过学习国画能对传统文化有更深认识,因此,老师还应在教课中寻找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轻松学国画,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国传统文化能得到更好继承。
【参考文献】
[1]吴林.儿童水墨画教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
[2]江宏伟.江宏伟画二十四节气[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