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创作
2017-12-19梁锐
梁锐
一个故事、一段经历、一场梦境,可能都是创作的灵感来源,对石版画创作应该怎样认知,或者说借助什么方式理解石版画的形式结构与文化内蕴,如何将生活中的各种景象转化为石版语言并创造性地呈现出来表达一种情感或观念,这是一个问题。
一、从客观信息的选取到建立石版思维方式
面对客观存在的外部信息,需要借助感性化来转化,也就是说体验场景进行创作时,需要将这种场景与自己已有的相关记忆内容进行选取重构,使它们被提炼与组合为思想和情感的意象及灵感,完成体验——表达——理解这一过程。通过理解将抽象的自我情感转换成可感受、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形态,借助情感、认知、意识;体验、表达、理解推进石版画创作思维建构。
将客观信息转化为石版语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对表现的物体、场景、人物进行选择与决定用什么来完成作品。当面对复杂的形态,多样的物象时,需要选取最有感触的目标并找到简单的图示,视域要转化成对自我理解的视域,“以一种新的目光”来看要选择进行石版创作的景物,这样,平常普通事物也在一种新的目光中显现。
对本质的把握,这些用在石版的思维方式再现与创造时,都涉及着对外物形态的简化和组织,运用抽象、分离、综合、比较等方式从背景大环境中突出要表现的物体,使被观察的物体从背景中抽取出来,可以有意识地撇开物体所在的背景,把握物体本身的形态,作为一个完全孤立的存在,也可以把物体从背景分离出的同时又不放弃背景的作用,充分利用和依靠它们并作为不可或缺的信息。可以以现实事物为创作契机,也可以以自身观念与思考重组画面作为切入点,可以以大环境大背景大空间为创作目标,也可以以某个角落、局部作为创作关照的对象,从一种基本结构骨架中变换出某种事物的形象,以其为基点,逐渐完善。景物的展现,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空间进行同时性再现,或是将同一空间中的各种物体用各种不同的透视规律描绘出来,也可以把选取对象的构成成分重新组合或通过视点的改变使自己看到它的倒转过了的样子等。而最终认出要表现的物体是什么,实际上就等于在解决一个问题。
二、對石版语言的认识与把握
经验、思维和理解完全是语言性的,语言是在石版画中隐藏自身并藉以被传达的媒介。语言的起点,是作品本身具有的言说的力量,作品的言说正是对存在的一种揭示并根据观念显现出来。固态的岩石抗压强度高,吸水率小,有耐磨性和耐久性,因而才真正地成为岩石,并作为石版使用。这些由隐藏到显现的过程,都是由于作品将自身回置于岩石的硕大沉重和构造致密。石版语言,涵盖着理解石版画的信息,我们不可能撇开石版画语言传递给我们的内容,而只想把语言作为形式来思考。石版画创作要抓住石版的本质潜能,发挥石版的语言特性。
石版画具有表达的多种可能性,表达一种形态、一种语言,或者说这样的表达是情感的“客观化”。在表现方式上,药墨材料的渗染性和呼吸性结合铅笔的质地,这两种媒介的表达,摆脱传统单一铅笔的清晰与理性特征,铅笔线的密集而有力、成形,水墨的随意而含蓄,不经意的线条、水痕、疏略中生张力,呈现了合二为一的内在力量。这样的表现方式,一方面尽可能体现石版的物质属性——材质现存的形式以它自己的形式美而作为石版使用;另一方面也想体现石版语言在不同层面上的性能或特征,这种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按照顺序一个一个表现出来的,他们可能是相互交融,混合出现的。
石版画作品关乎技艺,也关乎感官。石版画观念的构建源于创构而成的间体世界,基于自己对景物的形象及内心印象获得信息并重组,构建审美创造的意象模型,进而在个体认知系统的制导下进行意识体验、理念预演、符号匹配和形式表达等活动,据此形成符合石版画语言的本体表达图式。
三、对作品意境的构建
创作石版作品的过程可以说是建构完整意象体系的过程,意象思维起着重要作用。意境能感受领悟,却难以言传。我希望我的作品能使某些陌生的东西成为可理解的,并使这种不可言说的东西通过“观物取象”的方式有隐而显。
“观物取象”在心中形成“意象”,又以“象”立“意”进而指向精神,这是一个层层递进,不断升华的过程。“象”既是直观的,是一种自然景物的生命情态,又是象征的,是内心能感受到的物象,“意境”是有意味的、情景交融的、具有张力的空间。作品意境的创构就是将这种生活体验及内在情感用线条及版画语言表现出来,以一种能看得见方式使客观自然景象保持生动的活力并作为我的情感的象征。
在捕捉形象作为画面景象的过程中,既不能单纯的模仿自然,也不能抽象的空想构造,而是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识别、加工、重构以及对采集信息的理解获得经验并建立想要构建的意象整体。为了画面的需要,将不同时空的景象建构在一幅画面里,并对这些景象进行取舍、概括及夸张,同时不受比例、透视等因素的局限,试图建立画面“内在自然”与“客观世界”情绪性对话图式,这种以实为虚、化实景为虚境,化自然景象为内在体验的表现方式为作品意境的生成提供可能。作品展示的不是现实生活环境的具体物象与情景,也不是机械地再现自然本身, 而是自记忆以及理想愿望所产生的随性的图像抽离出来,凝固化、静止化,强调的是视觉感官上的节奏、韵律、体现了一个过程性的状态。
意境的创构过程是观察、体验、表达的过程,意象也不是对自然景物忠实的再现,而是不完全的复现,是对自然物象深刻理解基础上进行的主观创造。石版画的创作过程实际上就是层层展开的取象活动,这种活动将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转化成一种异在的主观性,使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同构对应,相互融合。这种将客观景物情意化的表现方式,使作品在有限的空间里,包含着无限的意味与境界。
石版画的创作不止停留在对知识、技法的研究,也不是经营某种创作风格,而是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对象并与感觉对应,形成自我的兼具个人风格的本体经验和本体意识,解决媒材与意向表达相结合的能力。当有一种个体自省的自觉意识,从自我内心去寻找创作的真实体验时,能在自然环境中提炼的资源和呈现的图像中,把自己的意识、思维、所处环境的状态,以版画的形式再现出来时,呈现的作品也将更体现自身的思想与情感,更易被人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