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山水城市理念的区域生态空间建构创新研究
2017-12-19肖哲涛郝丽君
肖哲涛++郝丽君
[摘 要] 本文在对山水城市及其发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山水城市理念下区域生态空间建构的基本内容,在分析了秦岭北麓西安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前提下提出其空间建构的总体框架和优化策略,并给出具体的规划实施措施,以期对秦岭北麓的区域生态保护和适度利用做出积极探讨。
[关键词] 山水城市;空间建构;秦岭北麓;西安
[中图分类号] TU98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8-15-5
Creativ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Ecological Spac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Landscape City
——Taking the northern foot of Qinling Mountains (Xi'an section) as an example
Xiao Zhetao Hao Lijun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Henan 450046)
Abstract: The paper combs landscape city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on this basis, proposes the basic contents of regional ecological spac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concept of landscape city. After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Xi'an section in the northern foot of Qinling Mountains, the paper proposes the overall framework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its space construction, and gives the measures for the concrete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It is hoped to make a positive discussion on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proper utilization of the northern foot of Qinling Mountains.
Key words: landscape city; space construction; northern foot of Qinling Mountains; Xi'an
1 山水城市
1.1 山水城市及其發展
“山水”承载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符号的体现,这其中既有宗教层面的对自然山水的生命崇拜,也有哲学层面的“道法自然”的山水感悟,更有美学层面的“比德山水”的人生追求。山水诗词、山水绘画、山水园林等辉煌灿烂的山水艺术均是山水情感外化、物化的体现。山水城市的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被钱学森先生提出,是希望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这在学术界及城建管理部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许多城市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中也把建设山水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1]。孟兆祯指出,山水城市的提出,其根本就是指向是生态文明[2]。生态文明在党的十八大中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导向下的山水城市无疑上升到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国家战略之路。在党的十九大中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将环境问题的解决纳入党的战略发展目标,这是山水城市理论在国家战略层面的又一次体现。
在实践方面,众多城市如广州、重庆、武汉、泰安、桂林、益阳、丽水等从空间结构、产业布局、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城乡发展、文化传承等多个角度以打造山水城市作为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还有些城市是以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园林城市、绿色城市、低碳城市为建设目标,相比而言,生态城市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考察城市,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系统的整体健康;花园城市与园林城市从园林绿化的角度强调城市绿地空间的建设;绿色城市追求优美的自然环境[3];低碳城市是以低碳经济为模式和方向,强调减少碳排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4]。这些城市的概念和定位各有侧重,但从出发点上和山水城市一样,都体现了人们追求美好人居环境的良好愿景。与其他城市概念相比,山水城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注重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指的是城市空间的营建应充分认识自然并遵循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并存发展的模式。
1.2 山水城市营建及其空间建构的基本内容
1.2.1 山水城市营建。山水城市的运行机理中对于构成城市空间的山水形势、城市道路、街区、标志建筑等显性要素,主要是注重追求自然山水与人工山水的形异、神似、意同,因山水形势不同而形成不同道路形式与山水相呼应,城市空间被自然生态环境有机分割、城市生态环境由自然生态环境而来,建筑与山水环境统一协调等;对于城市朝向、轴线、尺度等隐性要素,主要是注重追求自然山水与城市朝向、轴线展开的关联,以人的尺度为基础,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组织关系,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组合,山水环境背景下的城市建筑体形与色彩应对等[5]。
而为了达到山水城市营建的最佳效果,山水城市应建立动力、约束和支持多方协同机制。通过城市土地的综合开发、再开发,获得与山水环境协调下的城市空间功能调整、景观再造,形成山水城市的动力机制,体现产业整合、经济驱动高效化。通过规划管理提供相应设计准则和开发控制要求,约束各项建筑活动,使城市空间的建构向着有利于山水与城市的目标发展,形成山水城市的约束机制,对山水城市营建进行规范和指导的机制,使城市的开发建设体现统一的城市设计意图。通过优化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城市空间景观塑造和城市功能开发提供有力支持的形成山水城市的支持机制。endprint
纵观山水城市营建的机理、机制,其核心就是传承山水文化在城市营建中的可持续化发展。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我国城市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城市历史肌理不断消失,“千城一面”的现象层出不穷,山水城市理念的运用,集建筑、城市规划、地景为一体的东方整体设计思想,不仅强调城市建设中的“形”,尊重历史和地域性特色,同时注重在城市的社会性与经济属性等方面运用多元协同的思想与理念,以满足当今多元复杂的社会需求,这正是“山水情、园林美、建筑意”的传承表达[6]。山水城市理念强调自然和城市相互支持和培育,这其中既有人们对于自然的感受和利用,也有人们对生态和城市发展规律的科学追求[7],相应的区域生态空间创新涉及统筹区域资源,转型升级相关产业,集聚紧凑开发,注重生态文明,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传承地域文化等方方面面[8]。
1.2.2 空间建构基本内容。山水城市的空间建构可以从空间结构、生态环境、城乡一体、文脉承启四个方面概括展开,匹配人工城市和自然山水的整体关系(见图1)。具体而言,在空间结构上,自然山水空间结构和人工城市空间结构匹配,指一方面两者的组构方式、组构秩序必须相互契合;另一方面两者的状貌、气质应相互呼应并内在一致,自然山水空间结构是人工城市空间结构的背景和基础;在与空间结构匹配的同时注入新产业格局,进行空间管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创设合理的人工空间;在生态环境上,促使形成人工城市生态环境与自然山水的相互对接、相互渗透与层次过渡的空间格局,人工生态环境成为自然山水生态环境的有机重构和合理渗透而不是破坏;同时,还应重视城乡地域空间一体化建构,促进自然山水景观渗透的同时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协同区域发展;最后,还应当尊重、继承并延续作为人工城市空间存在支撑的历史地理文脉,这在城市快速扩张,文化个性缺失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秦岭北麓西安段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
秦岭北麓(西安段)位于秦岭分水岭至关中平原南缘之间,涉及周至、户县、长安、蓝田、灞桥、临潼6个区县,50个乡镇。东西长约164公里,南北宽34公里,规划总用地面积5 852.67平方公里。随着西安城市的发展,秦岭北麓西安段已经纳入大西安的建设体系之中,怎样构建其可持续利用的区域生态空间基底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城市边缘山麓区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1 现状
秦岭北麓有丰富的自然环境,包含水资源、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地热资源、矿产资源等各个方面。同时,在物质文化方面,八百里秦川是中华民族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秦岭北麓历史遗存丰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成长和成熟之地,比如老子的道德经源脉之地是秦岭北麓区域内的楼观台,秦岭中段的终南山是佛教各宗派创立发展的源头之地,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中的六大宗祖庭均积聚于秦岭及关中地区。在非物质文化方面,秦岭北麓是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区域之一,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秦岭宝贵的文化资源,彰显其独有的魅力。所以,在山水城市视野下建构秦岭北麓区域生态空间体系更应该延续和传承这种文化。
2.2 存在问题剖析
2.2.1 生态环境恶化。传统农业时代,秦岭北麓人口的增长相对缓慢,其破坏也相对较弱。随着近年来城市扩张和人口的激增,西安市的发展边界逐年向外扩展,秦岭北麓的生态空间被不断侵占,这给秦岭北麓区域生态空间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压力,不仅体现在对非建设用地的过量占有和各类地产项目的超量开发上,还体现在对资源的无序使用上。乱采乱挖、乱搭乱建、乱排乱放和乱砍滥伐致使秦岭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表现如下:①水土流失严重,水环境日益破坏[9]。②山体破坏严重。矿产开采、炸山采石行为造成秦岭山体形态的破坏。③滥砍滥伐致使植被覆盖破坏严重,生物种属灭绝加速,动植物生存环境恶化,再加上偷猎活动猖獗致使珍稀动物濒临灭绝[9]。
2.2.2 文化遗存逐渐消亡
秦岭北麓的人文景观是基于秦岭北麓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体等自然景观而产生的,秦岭是“生道、立儒、融佛”之地,因此,秦岭北麓展示的人文景观应该是多元并存,兼容并收的秦岭地域文化。关中民居的四合院空间格局,坡屋顶的汉唐建筑风格,古遗址、古寺庙、古栈道等均是体现秦岭文化的人文景观。然而,随着一些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与建设,追逐利益最大化与短期效益的利益驱使使得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缺乏保护,古村古镇历史风貌消失,宗教人文难以传承,地域文化逐渐消失。
3 区域生态空间建构
在长期的城市发展中,我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与自然山水早已形成了紧密结合的匹配模式,在古城西安的城市建设与秦岭山水的大空间结构中也可以找到这种发展渊源。比如汉长安城市建设南通秦岭子午谷,北占渭水,东临浐灞,西枕卧龙首原,尤其是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水的环绕,既解决城市水源又提供了城市交通——漕运的功能[10]。由此可见,汉长安对于山水龙脉的尊重,而长安中轴线朱雀大街正对终南山子午谷(自然山水的骨架轴线)更是这种城市空间结构与自然山水空间结构匹配设计的典范,因此,秦岭的自然山水承载了西安历史的流转,是西安城历史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今其北麓空间建构的主要资源和整体框架基础。
3.1 城市结构
秦岭北麓环山路沿线空间发展整体呈线性,必须走组团发展之路,整合区域交通,从而造就秦岭北麓空间发展的总体结构。
3.2 空间骨架
依托秦岭空间和生态承载能力,对原有的乡镇和河流、农田等生态基质进行生态评估和功能整合,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统筹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和人工资源,融入新的产业类型,集聚紧凑的适度开发,重构科学合理的新型山水空间,形成主线明确、组团发展、城镇点缀、山水掩映、田园衬托的“一轴、六纵、六片区”的空间骨架,实现“山、水、田、城”的生态格局(见图2)[11]。endprint
4 区域生态空间建构优化策略
4.1 建立区域生态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
结合行政区划,将秦岭北麓划分为周至段、户县段、长安段和蓝田段,并在其中注入新产业模式,构建空间错位发展战略[12],促使产业集聚以利于适度开发利用。新的产业模式主要有旅游文化产业(临潼区和周至县)、研发创意产业(户县和长安区)、康体生命产业(蓝田县)和生态观光产业(户县、周至县和蓝田县)。在四大产业统筹发展的基础上鼓励发展各类农业生产活动,并合理引入相关服务配套类产业,严格杜绝采矿业、化工产业、河道挖沙、高能耗产业和大型加工制造业等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进驻。
4.2 形成区域生态空间建构的约束机制
4.2.1 空间管制。秦岭北麓山水空间的空间管制根据保护优先、因地制宜、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划分为不宜建设区域、生态利用峪口、允许建设区域、都市农业区、近期重点建设区域和配套服务区等区域(见图3)。
4.2.2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秦岭北麓的生态环境是秦岭北麓空间建构的基础,任何区域生态空间的开发建设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通过生态廊道等景观网络衔接城市生态环境和自然山水环境,形成整体性、可持续性的山水景观空间。具体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在山体保护方面,保护秦岭山体轮廓,划分保护分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恢复已破坏山体;二是在植被保护方面,以保证生物多样性发展和生态平衡为基础划分保护分区;三是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在保护水源的基础上对水体、河道、洪积扇区进行分区域保护;四是同时对生物多样性、矿产资源、地热资源等多方面进行保护,并在此基础上耦合西安市内的生态廊道,形成秦岭北麓山水景观格局,使秦岭北麓景观空间在生态环境上更加和谐可持续。
4.3 构建区域生态空间的支持机制
4.3.1 人工空間创设。秦岭北麓开发的人工空间应该争取做到是自然山水基质上镶嵌的一个斑块,使人工空间既能保证快速融入原有文化景观基底,又可避免自身成为文化和景观的“闯入者”和“破坏者”[13]。
对于人工建筑空间,不论商旅建筑还是旅游附属建筑都应遵循集中设置、点状开发的原则规划布局于秦岭北麓的适宜建设区域。
4.3.2 城乡一体化发展。秦岭北麓山水城市空间建构下的城乡一体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城市空间中促进自然山水景观的渗透,城市人工环境融入自然山水环境之中;二是在与自然山水毗邻的乡村环境中倡导相关城市化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设置,提升乡村环境的社会品质。秦岭北麓村庄拆迁并必须分期开展,逐步外迁,实行退耕还林、生态移民[14]。通过生态移民,规划集中安置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满足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要求。
4.3.3 文化传承。一方面,在总体布局上秦岭环山路区域古镇、古村落、古遗址分布密集,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按照整合文物古迹资源,提升历史文化遗存品质的原则,应重点加强对文物古迹、宗教遗址等历史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另一方面,在建筑风格和景观空间的重塑上,从建筑形式、建筑色彩以及材质等多方面融合秦岭地域特点,走中而新的道路[15],既要体现秦岭地域文化,又要对生态环境做出回应,走秦岭文化与生态并重之路[16]。
5 区域生态空间的规划实施措施
为达到秦岭北麓区域生态空间建构的最终目的,在适度利用的同时保护秦岭生态环境,还应有如下实施性措施:
5.1 提升沿线环境品质
5.1.1 恢复破坏山体。制止滥砍滥伐行为、关停违法采矿场点,修复外露山体岩石,增加植被覆盖。
5.1.2 改善重点峪口的环境。重点对汤峪、沣峪、祥峪、太平峪、耿峪五个峪口进行环境提升。
5.1.3 整治现状建筑风貌。加强与秦岭整体环境的融合性,按照城市设计要求,对色彩与整体环境不相容的建筑进行整改。
5.1.4 提升环山路两侧景观。完善道路附属设施等。
5.1.5 建设沿河安全防护林地。首先实施黑河、沣河、高冠河、大峪河、涝河等重要河流两侧防护林地,逐步实施其余河流的防护林地。
5.1.6 整饬农家乐。对现状农家乐逐一排查,对建筑、环境及卫生提出整治措施。
5.1.7 建设秦岭门户标识。在进入秦岭保护范围的各主要干道,设置具有地标性的入口门户标志。
5.2 强化交通联系与交通组织
一是通过长安大道的建设,西沣路升级改造,完善西太路的道路功能等加强主城区与环山路的联系;二是完善交通设施;三是在西沣路、长安大道、环山路及沣河两侧建设“绿道”,打造城市慢行系统;四是拓宽改造老环山公路成为联系各峪口的旅游专用线路;五是对环山路与耿峪、太平峪、沣峪、祥峪、汤峪五处重点峪口的连接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形成完备的进山旅游线路。
5.3 建设市政基础设施
5.3.1 给水工程。新建蓝田曹庙水库工程作为李家河水库的子库以提高李家河水库的调蓄供水能力;新建草堂水厂、楼观水厂;扩建现有周至水厂、户县水厂。
5.3.2 排水工程。启动实施管理机制,禁止污水直接排放水体;加快生态化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鼓励中水回用;新建草堂污水处理厂、蓝田县污水处理厂;扩建户县污水处理西厂。
5.3.3 电力工程。新建110KV变电站3座(分别为楼观变、草堂变、蓝田变)。
5.3.4 热力、燃气工程。对环山路地区的供热、供气进行可行性研究。
5.3.5 环卫设施。建立垃圾收集系统,生活垃圾进行单位(村)收集,镇中转,区(县)处理;在长安、户县设垃圾压缩站2处、垃圾收集点5处、公厕20处、环卫作息点20处。
5.4 建设农村社区生态示范点
对条件成熟的区域运用“社区共建”的理念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如长安祥峪村及水磨村、户县阿姑泉村、蓝田巨东村等村庄。运用“社区共建”的理念建立新型农村社区,保护村庄文化的原真性。endprint
5.5 完善规划编制体系
第一,编制河流两侧综合治理、文物古迹保护、区域旅游、交通系统、村庄保护及整合建设规划、清洁能源利用研究等若干专项规划。
第二,编制环山路两侧、西太路与子午大道之间、楼观台道教文化展示区、13个保护利用峪口等重点地段、敏感地区的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6 结语
山水城市强调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自然与人工环境和谐的人居环境,既保证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要求,又对于地域文脉融入城市建设给予了文化支撑。正如孟兆祯所说的那样:把中国的山水诗和山水画融汇到城市建设中,“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这样才能避免千园一面、千城一面,走中国特色、地方风格的城市建设之路[2]。秦岭北麓的生态环境复杂,“山、水、田、城”的空间建构仅是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一个可持续的基质和发展基础,具体的建设还必须综合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只有如此方能为建设和谐而可持续的生态西安打下坚实基础,让我们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 杨柳.山水城市与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8(3):16-20.
[2] 骆会欣.山水城市是园林版的中国梦[N].中国花卉报,2013-09-19,S01.
[3] 赵清,张珞平,陈宗团,崔胜辉.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07(5):155-159.
[4] 张娜,陈伟平.智慧城市与低碳城市共生机理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14(1):53-55,65.
[5] 张耀辉.山水城市格局的营造[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24.
[6] 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
[7] 胡洁,杨翌朝,Jesse Rodenbiker.山水城市理念——旅顺临港新城景观规划设计[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上册)[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
[8] 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16-22.
[9] 李保国.加强秦岭水源涵养区的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保障秦岭水资源的安全[N].陕西科技报,2013-09-13(002).
[10] 赵红斌,宇文娜.“八水绕长安”的景观生态演变及规划利用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62-268.
[11] 和红星.解读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及保护利用规划[J].风景园林,2012(4):66.
[12] 孙根年,刘璐.大西安旅游圈空間错位及边沿区战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81-87.
[13] 俞孔坚,袁弘,李迪华,等.北京市浅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土地科学,2009(11):3-8,20.
[14] 西安晚报数字报刊.222个村庄逾15万人10年内将迁出秦岭保护区[EB/OL].http://epaper.xiancn.com/xawb/html//content_63917.htm,2011-11-06
[15] Zhetao Xiao. A Study on Architectural Style of Buildings Along the Northern Foot of Qinling Mountains Taking Xi'an Garden as Example[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and 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ICCEASI 2012,Trans Tech Publications,2012:543-546.
[16] 肖哲涛,郝丽君,和红星.秦岭北麓沿线建筑风格探析——以西安院子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3(5):60-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