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一条河流的温暖
2017-12-19杨剑华
杨剑华
在这片以龙为图腾的辽阔大地上,纵横交织着许多以“龙”命名的河流,多是在名词“龙”字前面冠以一个形容词,组成一个偏正式的结构,我以为这是以河流为主体、以人为客体的命名方式,如我所知,就有“金龙”“黑龙”“古龙”“大龙”“玉龙”等等……以表达对水中之神的崇拜,或表现河流如蛟龙一般雄健壮美。其意美则美矣,多了,难免就落入俗套,失去了不同凡响的独特意义,世间万事万物,大抵如此。而这条河流的名字,偏偏要与众不同,偏偏要在名词“龙”字前面冠以一个动词“遇”,组成一个动宾式的结构。在我看来,这就是以人为主体、以河流为客体来观照一条河了,强调突出的是游历者主观能动的体验感受,颇有些以人为本的温暖意味。
这条叫作“遇龙”的河流,古称“安乐水”。“安乐水”边,我听到过这样一个神奇的传奇:明永乐年间,一位赶考书生行至河边,风浪大作,水流滔滔,左右张望河上没有一座桥,无法过河,正为难焦急处,恰逢龙宫公主幻化成一凡间女子从河边经过,龙女见书生有难有心相助,遂施法令水波平静,并在河上筑起一座座金光闪闪的拱桥,指点书生通行。作为中国民间口头叙事文学,古老的传说大都有着同样传奇性、超现实性的魔幻情节,也大都有着同样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这个传说有多个版本,但故事的最后都是一样的,想必大家都猜到了:青年才俊的书生金榜题名后,念念不忘赶考路上那个美丽善良的女子给予的恩情,两人情投意合,喜结良缘,从此过上了幸福安乐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得遇良人执手相携共白首,是每一个男人每一个女子最凡俗而又最美好的憧憬,当这相遇和交集以一条美丽的河流为背景缓缓展开时,那份美好尤其来得刻骨铭心——“安乐水”,载着口口相传的故事,流淌着民间对人情世态淳朴的评价认知和对生活美好的祝福期冀。
作为漓江在阳朔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遇龙河有着与漓江一衣带水的灵性与相同基因的秀美。都说女人是水做的,反之,水也可以情态各异的女子来比拟——在遇龙河,我不止一次地听到这样的比喻——如果说漓江是明媚动人的大家闺秀,那么遇龙河就是清新可人的小家碧玉。漓江之美,早已名满天下,桂林人骄傲地说,世界只有一条漓江;阳朔人是深谙品牌延伸效应的,他们自豪地说,溯漓江而上,世界上还有一条“小漓江”。
相比“安乐水”和“小漓江”,我更喜欢遇龙河现在的名字,喜欢这个名字里的“遇”字。遇者,道路相逢,不期而会也,蕴含着多少偶然邂逅的意外欢喜啊!
那天,在遇龙河漂游的竹筏上,我和四丫头并坐在竹椅上,筏工轻轻一点竹篙,竹筏漂出岸边的婆娑竹影,眼前就展开了一轴生动的青绿山水画卷。静谧、古朴、纯净、诗意,这些在现代生活中离我们渐行渐远的美好元素,原来都凝聚躲藏在了这里啊!当地政府和景区开发公司秉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呈现自然的理念,精心打造,整个遇龙河景区不事雕琢,远离喧嚣,和谐自然,野趣横生,呈现出天生丽质的风貌。作为一个热门的景区,遇龙河仍能保留这样的气质,是难能可贵的,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正是遇龙河景区的成功之处。
余光中笔下,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是家国情感被时空割裂后经久不愈的哀伤。席慕容的诗中,“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乡愁是背井离乡后梦中千百次的回眸与张望。对于当下的我们,面对冰冷坚硬如钢筋水泥的同质化生活,乡愁是对有温度的传统文化及生活方式的缅怀和追寻——眼前的遇龙河,那“相看两不厌”的峰丛,那“水村山郭酒旗风”的农庄,那“红了枇杷绿了芭蕉”的河岸,还有那“人行明镜中”的碧水,无不温柔地安抚着被生活追赶得焦躁慌乱的心。在这里,山水是永恒的,时间是缓慢的,田园是宁静的,心是安详的。沉浸在一河乡愁中,我们时而攀谈,时而静默。
筏工善意地提醒,注意不要让裤脚和鞋子被水打湿了。我们索性挽起裤脚、裙裾,脱下鞋袜,把脚探进清凉柔软的水里,撩起一朵朵水花。当竹筏稳稳地飘过低矮的拦水堰坝,浅浅的波浪迎面而来,溅起我们如孩子一样的欣然欢呼。对四丫头,这个来自湖北的美丽女子,是在温习鱼米之乡里亲水近水的日常吧;于我,则是缝补在故乡河流里戏水玩耍珍贵体验的缺失。自我的祖辈起,就离开了故土,像蒲公英一样飘飞别处生根开花,那个叫大石桥的湖湘乡村,不曾烙印在我的回忆里,而存在于我的想象中。遇龙河上,星罗棋布着富里桥、遇龙桥、仙桂桥、工农桥等众多古老桥梁,单拱或多拱,全都用料天然,以青石砌成,这些桥不仅方便了民生,更丰富了遇龙河漂游的历程。漂游河上,每穿越一座拱石桥,就宛如揭开一道幕布,而幕布后面显现的,是一道道令人惊喜的风景。水流前方的远处,就有一道形如飞虹的石拱桥,用流丽的弧线连接着青翠欲滴、重峦叠碧的遇龙河两岸,与水中清晰的倒影合为一个饱满的圆。在我的故乡,应该也有一座古老的大石桥,大石桥下,应该也有一湾小河,如遇龙河这般温润柔情吧?和风习习,遮阳伞和阳光在我们身上投下一半阴凉一半暑热,我的心里,时时漫过与故乡隔离的唏嘘,又时时充盈着眼前景致带来的慰藉。
“清水清来清水清,清水照见鲤鱼鳞;清水照出妹的脸,龙王立马请媒人。”清亮的歌声从竹筏尾部传来,在波光粼粼的河面荡漾。我正咀嚼玩味着歌词,近旁的竹筏上,就响起了清脆悠扬的女声:“秧鸡脚高穿短裙,鹧鸪脚矮穿花衣;虽然穿着不一样,总爱同在水边啼。”不愧是刘三姐对歌的地方、山歌的故乡,筏工常年守着河、驭着水,润出一副好嗓子,嘴里的山歌像河水一样源远流长,歌里那份诙谐幽默、那份天然去雕饰的质朴,如水一般浑然天成。一时间,水面上、竹筏间,你来我往,对唱如流,好不热闹。我们这条竹筏上的歌手似乎始终占着上风,只见他身材粗壮,皮肤黝黑,在波光映照下,黑金般闪闪发亮,更衬托出牙齿的白。南方的八月,太阳余威不减,筏工的前胸后背一片汗渍,手里却是不紧不慢地撑着篙,动作娴熟舒展,不像是在从事体力劳动,倒像是应和着山歌的节奏在起舞了。2016年初,阳朔县启动遇龙河景区竹筏收购工作,并对竹筏进行统一标识、统一编号、统一管理,对筏工实行统一登记、统一持证上岗管理。此举促進了遇龙河景区的和谐开发、合理利用,保障了筏工以及游客的合法权益。“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筏工的山歌俚曲里透着从容裕如的神气。
遇龙河流域有东岭朝霞、市桥双月、鉴寺僧钟、马山岚气、龙洞仙泉、白沙渔火、簧空万云、西山晚照等“老八景”,这漂游筏工,也称得上新一景哩。今年冬春之交,松波先生新完成了一首专为遇龙河创作的歌曲《爱上遇龙河》,这首歌在遇龙河上取景拍摄了MTV在各媒体播放,成为遇龙河的形象歌曲。如诗如画的MTV里,身着民族服装在竹筏上对歌的筏工,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夜色中独钓渔火的筏工,把一排排竹筏集结成蔚为壮观的筏阵浩荡而行的筏工,一次次出现在镜头前,成为遇龙河最接地气的形象代言人。记得《爱上遇龙河》刚制作完成,松波先生到阳朔与一众旧友故交品评鉴赏,我和一位同事有幸随行参加。是夜,遇龙河畔的一家农庄里,欢声笑语,茶浓歌酣,播放器响起婉转的竹笛,遇龙河的清波就活泼泼地漾进了席间,“爱上了遇龙河,爱上了这里的绝世山色,爱上了这里的云中飞阁,还有竹影婆娑、月落烟波”,大家兴奋地用竹筷敲得瓷碗叮咚作响,击节而歌,歌至畅快处,更有被歌迷醉者“放浪形骸”翩翩起舞,舞姿大有撑竹筏之势。席间诸位有的已是二十年的老朋友了,二十年来,虽然各自奔忙,一旦相逢聚会,则总亲密无间、友爱如初。人生是大地平面上划下的不同轨迹,沿着轨迹行走,许多人相遇,分散,再相遇,再分散,总有一些让人珍重的真诚,叫彼此远远地相望,紧紧地牵挂,心有默契地一路走来,不会离散。次日,大家一起沿着观景步道游览遇龙河,行至河码头看鸬鹚捕鱼,用水枪打水嬉戏,在观景台留影,好不自在。“哎呀——”近旁一拨客人中的谁一声惊呼,手机掉水里了。一位筏工二话不说,脱下外衣外裤就扎进水里捞出失物。当日虽然阳光明媚,但毕竟还春寒料峭,那筏工年约五十许,身材矮瘦,只穿着单薄的裤褂,身上、头发上一缕缕地滴着水。失主连声道谢并拿出票子要表示心意,那位筏工质朴而不善言语,他坚决地摇着头,一边拧着湿衣服,一边很快地从人群中隐去了,留下失主和围观的游客在原地,感慨赞叹良久。
竹筏順流而下,遇龙河逶迤行至金宝乡,与金宝河牵手,在这里,遇龙河女儿何玥的故事是绕不开的。2012年,遇龙河流域金宝乡和兴榨村希望小学六年级学生何玥,被确诊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肿瘤已扩散至脑部组织,青葱的生命被截流只剩下三个月。这个年仅十二岁的孩子,用超越年龄的坚强勇敢坦然面对残酷的命运,用河流般宽广的大爱情怀,作出了一个决定:要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何玥脑死亡后,根据她的遗愿,家人强忍着悲痛捐献了她的两个肾和一个肝,为三个人续接了生命的河流。遇龙河畔的一朵花凋谢了,她的精魂鲜活了簇簇花丛。遇龙河水把这个感人的故事深情传唱,何玥被追授“201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12中华儿女年度人物”“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201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给何玥写下这样的颁奖词:“何处春江无月明——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何玥的事迹感动了中国,也引发了生命有限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汩汩流淌。在遇龙河畔何玥的家乡,每年都有器官捐赠者接力传递着大爱,平均百万人口捐献率达百分之三十五,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十七倍,与全球器官捐献率最高的西班牙基本持平。越过那些用眼睛关照的风景,我读出了遇龙河异乎寻常的厚重之美。爱,开启了一道用心灵感悟的风景,那些无私的生命爱过的地方充满勃勃生机,这个世界越发热情洋溢。
离开遇龙河那天,东道主安排了工作人员送站。前一天下午,工作人员就提前电话对接,还加了微信发来信息温馨提示出发时间、等候地点,礼貌的言语和细致的考虑间,透着老到干练,我还以为是个久经历炼的中年人。第二天一大早,和接车人碰上头,才知道是位年轻小伙子。小伙子麻利地帮我们把行李搬上车,一路上,如数家珍地介绍沿途景点、历史掌故、风土人情,让我们有一种跟着导游乘坐观光车的愉快错觉。小伙子是阳朔本地人,家就在遇龙河畔的村子里,曾经在阳朔西街开过酒吧,现在在遇龙河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工作,小伙子说:“西街很热闹,遇龙河很安静。”想想确实是这样的。前一晚,我们穿过人流如织的西街,在一家酒吧里小坐,喝茶,听歌。茶是花茶,沁出当地特产桂花的馨香;歌是驻场乐队现场演唱的歌,“春风十里不如你”。西街和遇龙河是一对秉性各异的姐妹花啊,西街是春风十里一条熙熙攘攘的河流,遇龙河是十里春风一条放牧心灵的街道,欢欣,是它们共同的流向。不知不觉就到车站了,小伙子帮我们拿行李,大包小包地一直送至进站口,热情周到,无微不至。进得站来,同伴林慢慢发现手机丢了。我忙联系东道主帮忙寻找。不久,小伙子打来电话,说发现手机落在车后座了,要把手机送过来。林慢慢过意不去,说太麻烦他了,不必专门又跑一趟的,托给晚些返程的另一拨同伴带回就行了。小伙子问了我们的发车时间,坚持要马上送过来,他说:“不麻烦的,放心,很快就到。”检票中,小伙子汗湿衣背地及时赶到了。他的微信昵称叫“海阔天空”。这段插曲,让一段美丽的遇见, 有了一个温暖熨帖的结尾。
遇龙河仅仅有一湾碧水,仅仅有一川绿野,仅仅有一山画屏,就已经当得起那句“春风十里”了。然而,遇龙河的美,不仅于此,还在于那些真诚的人,那些感人的事,那些人和事交织成的弥足珍贵的人文画面,这画面,和那些生动的景致叠加在一起,一帧帧一幅幅,组合成鲜明无比的遇龙河印象。我想起那天遇龙河上的漂游,竹筏与水的交界处,碧水拥抱着竹筏,竹筏亲吻着碧水,一时让人神往恍惚,不知是平缓的水流掠过安逸的竹筏,还是从容的竹筏徐徐飘过平静的河面。漂游遇龙河,漂泊人生,其实是可以互为参详的吧——以时间和空间作为关照,人固然是在迂回曲折中踟蹰向前;以人为参照,却又是许多未曾知晓的美好刷新充实了人。经历那些澄澈明净,经历那些温情脉脉,这何尝不是一段温暖的旅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