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实践的障碍因素分析

2017-12-19戴艺纯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障碍因素总分循证

戴艺纯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虹口校区 上海市 200040

循证护理实践的障碍因素分析

戴艺纯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虹口校区 上海市 200040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实践的障碍因素,为推广循证护理提供改进思路。方法:2017年2月,采用访谈方法,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以单中心内各个科室的100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护士的循证素质,包括知识、循证态度、循证行为、循证技能四个方面,同时进行循证护理实践障碍量表调查。结果:循证态度的良好率最高,其次为循证技能,循证知识、循证行为的良好率均低于10%,循证知识的非常差比重最高,其次为循证行为,再次为循证技能,循证素质总分非常差占4%。护士对循证护理的认识得分≤25%比重最高,其次为研究成果的可获得性,开展循证护理的资源条件>75%比重最高,其次为研究报道的质量。循证知识、循证技能与研究报告质量,循证态度与研究报道质量、护士对循证护理的认识、障碍问卷总分,循证行为与研究成果的可获得性、研究报道质量,循证素质总分与障碍总分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实践的障碍因素较多年,其中开展循证护理的资源条件不足是主要障碍。

循证护理;护理质量;护理管理;影响因素

循证护理是一种护理质量改进理念,是指根据循证证据进行护理方法、内容、管理对策改进的护理理念,大量的研究证实循证护理可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解决具体的护理问题[1]。世界上每年约有200万篇有关生物医学的文章被发表,但绝大多数护理研究成果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循证护理很好解决了这一问题,护士从多方面进行思考评价循证证据,指导护理改进,推进经验护理向科学化护理转变。在国循证护理实践水平较高,针对不同循证技能干预性、实践模型研究较多,这些为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实践提供可切实可行、细致明确的指引[2]。在我国循证护理实践集中在大城市,循证护理实践水平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循证护理实践水平的影响因素较多,本文尝试针对临床护士的循证护理素质进行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实践的障碍因素。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访谈方法,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以单中心内各个科室的100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评价循证素质水平。年龄20~44岁,平均(27.4±5.0)岁。纳入标准:①认知精神正常;②无慢性疾病;③工作时间超过12个月;④知情同意。

1.2 方法

2017年2月,进行循证素质的调查,主要包括知识、循证态度、循证行为、循证技能四个方面。循证知识包括基本知识及相关知识,包括科研、流行病学、统计学、医学英语知识等,循证技能主要包括信息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体现为是否能够熟练的使用文献、检索工具、能够正确的评价专业文献、能够使用科学研究成果。循证态度是指对循证护理认识情感、循证护理的行为倾向。循证行为是指是否定期、主动的涉及相关文献,并在工作中运用循证信息与行为。采用刘晓华等编制的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基本素质调查表与循证素质影响因素量表,进行调查。知识评分39项,总分195分,技能条项目6项30分,态度10项50分,行为条目评分9项45分。循证护理实践障碍量表4个纬度30条,包括研究成果的可获得性8项40分、报告的质量6项30分、资源条件9项45分、护士对循证护理认识7项35分,总分0-15分,分值越高,提示在实施过程中与该因素的关系越密切,素质越长,障碍越明显。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得分服从正态分布采用(Mean±SD)符号()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得分层次采用例或率符号n、%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性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循证护理素质得分

100名护士的循证护理素质得分如表1,循证态度的良好率最高,其次为循证技能,循证知识、循证行为的良好率均低于10%,循证知识的非常差比重最高,其次为循证行为,再次为循证技能,循证素质总分非常差占4%。

表1:护士循证护理素质评分

2.2 循证护理的障碍因素评分

循证护理的障碍因素得分如下,其中护士对循证护理的认识得分≤25%比重最高,其次为研究成果的可获得性,开展循证护理的资源条件>75%比重最高,其次为研究报道的质量。见表2。

表2:循证护理的障碍因素评分

2.3 相关性分析

循证知识、循证技能与研究报告质量,循证态度与研究报道质量、护士对循证护理的认识、障碍问卷总分,循证行为与研究成果的可获得性、研究报道质量,循证素质总分与障碍总分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护士循证护理素质评分与循证护理的障碍因素对比

3 讨论

研究显示,循证态度的良好率最高达到84.0%,当前绝大多数的护士都是院校毕业,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对循证护理比较认可。其次为循证技能,许多护士在院校以及医院都会参加循证护理的培训,年轻的护士自学能力也相对较强,能够比较方便的利用互联网等工具查阅文献。但需注意的是,护士对循证实时缺乏系统性的认识,知识掌握不足,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未能开展率较低[3]。

从障碍来看,护士对循证护理的认识得分≤25%比重最高,即护士的对循证护理的认识并非主要障碍,开展循证护理的资源条件不足是导致循证护理实践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这可能与医院护理管理有关,当前医院越来越重视路径管理,个体化护理严重不足,责任护理制度落实水平较低,护士发挥自我能动性的空间不足,护士几乎没有护理处方权,护士没有开展循证护理的条件[4]。

相关性分析显示,循证知识、技能对研究报道质量存在显著影响,前文提到知识包括科研、流行病学、统计学、医学英语知识等,这些知识直接影响护士获得证据的渠道,如对外文文献利用,能够利用统计学知识、科研知识自行开展研究获得循证证据,并应用于实践中。循证技能主要包括信息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体现为是否能够熟练的使用文献、检索工具、能够正确的评价专业文献等,这些都影响护士获得循证证据的来源,知识、技能越高其能够获得文献的渠道越高,对文献评价能力越好,越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循证证据[5]。循证态度也会影响报道的质量,护士对循证护理越重视,其在获取文献的积极性、主动性越好,会更愿意花时间去寻找、评价文献,获得的文献质量更高[6]。

今后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医院的循证护理实践水平:①从管理层面上,为循证护理创造条件,比如适当开放护士的处方权,建立完善责任护理制度[7];②重视对护士的循证护理知识、技能培训,包括专业英语培训、统计学等,提高知识储备;③建立完善循证证据的评价体系,做好分工,建立文献质量评价小组,对于致力于循证护理改进的对象,在获得循证证据后可将文献交给小组进行评价;④建立相关奖惩措施,提升护士循证护理的积极性,如对于获得确实有效的循证护理措施,给予现金、优秀考评奖励;⑤加强组织建设,护理循证委员会统筹循证护理的推广工作。

4 小结

循证护理实践的障碍因素较多年,其中开展循证护理的资源条件不足是主要障碍,需要积极建立有助于循证护理实践护理管理水平,重视护士的循证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

[1]文进.对循证护理实践的再认识[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07):875-878.

[2]耿劲松,董建成,倪衡建,等. 我国循证医学教学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03):43-45.

[3]任雅欣,周英.当代护士离职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05): 613-614.

[4]毛秋婷,曾铁英.循证护理实践水平与医院循证组织文化建设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7,31(20):2520-2523.

[5]王发凤,胡汉姣,唐敏.三级甲等医院新护士循证护理实践素质及实施水平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7,32(11):50-52.

[6]黄苗,顾莺,张玉侠,胡雁,等.循证护理实践准备度评估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评价[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7,12(02):121-125.

[7]卞 薇,KimBissett,田 旭,等.JohnsHopkins循 证 护 理 实践模式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7,24(07):26-29.

猜你喜欢

障碍因素总分循证
《循证护理》稿约
低频脉冲电治疗在妇科快速康复护理临床应用的障碍因素分析
《循证护理》稿约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商用建筑项目运营维护阶段成本管理障碍因素分析
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因素诊断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一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一)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