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食的姑苏指南
2017-12-19陈佳慧
记者 陈佳慧
关于美食的姑苏指南
记者 陈佳慧
姑苏之水,一头连着枕河人家,一头连着苏州文化的发源之地,太湖。这滋味,让苏州人曾有“莼鲈之思”的感叹,这滋味,有个温暖的名字,叫乡愁。苏州人,一直懂得美食与节令、自然、人的艺术。
不会品美食,不叫姑苏人。
“白相”苏州,须得学会品小吃
“身在苏州,要是没有点心,还叫啥苏式生活?”古城区的老饕张麟说。但凡有朋友来玩,除了请客吃大餐,带着他们走街串巷吃各色“网红”点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而对于苏州人来说,上馆子的频率虽高,但每天的生煎、糕点、饺子、大饼油条才是生活。
这样的美食,对苏州人来说,是一种情怀。而对这座城市来说,特色美食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或代表着匠人的坚持和执着,或代表着当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美食总是与美景相伴,在这姑苏古城中,一边悠游一边品尝,是最幸福的美食记忆。
正因为如此,保护、传承和推广苏州小吃,也成为了一件分量极重的事。而不久前的2017姑苏民俗文化旅游节里,“姑苏好白相”——古韵今风体验苏州之“姑苏小吃”活动就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一次活动,可以说是囊括了所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双塔农贸市场的王氏林记烧饼双塔总店,大儒巷53号近平江路的大儒巷蟹壳黄店,平江路里桃花源记的赤豆糊,品芳茶社的蝴蝶虾饺,临顿路温家岸的哑巴生煎,皮市街花鸟市场门口的潘玉麟糖粥,东中市万福兴总店的重阳糕,西中市老陆稿荐面馆的汤包,阊门姚记豆浆店的豆浆,鼎盛鲜的烫面饺,司前街的赵记粽子,书院巷里明月楼糕团店的糕点,朱新年点心店的汤团,荣阳楼的油汆团子,老苏州烧麦的烧麦,品味坊的梅花糕,丹凤楼食府的玫瑰馒头。
为了展示姑苏美食,活动举办方和市民们都展现了极大的热情。早在10月,活动招募了一批试吃员免费品小吃,为人们推荐他们心中最好吃的姑苏美食。投票开始后,活动共收到两万多票,总访问数近10万人,朋友圈分享逾千次。
双十一当天,活动方在山塘街古戏台前集中展示了11家姑苏美食小吃,有现场展示特色小吃半成品的,还有现场制作姑苏美味小吃的,短短一个半小时,现场就卖出了近千份特色小吃。
王氏林记大饼、黄天源的大方糕,都是给苏式生活增添幸福感的点心
“作为苏州人,好多小吃我也是知道但没寻过,今天可算是都吃到了!”端着馄饨的90后罗晓晓说,“对于我来说,生煎、豆浆、粽子这些都好有亲切感。以后,我会经常带着家人和朋友去寻这些小吃,也希望这些店铺越开越好。这些都是让我们骄傲的苏式品牌!”
走街串巷寻小吃,一年四季换佳肴,讲究精细的苏州人,讲究“少吃多滋味”的苏州人,真正把日子吃进这一日三餐里了。
了解苏州,才更懂苏州美食
历史上,苏州的点心茶食坊肆极多,南宋时,有雪糕桥、沙糕桥、水团巷、豆粉巷等地名,可见都为同业集中之地。顾震涛《吴门表隐附集》记述了咸丰、道光年间的名品,“业有招牌著名者”有“兑来斋茶食”、“安雅堂酏酪”、“有益斋藕粉”、“紫阳馆茶干”、“茂芳轩面饼”、“方大房羊脯”等,“业有地名著名者”有“鼓楼坊馄饨”、“南马路桥馒头”、“周哑子巷饼饺”、“小邾弄内钉头糕”、“善耕桥铁豆”、“马医科烧饼”、“锵驾桥汤团”、“角直水绿豆糕”等,“业有混名著名者”有“野荸荠饼饺”、“曹箍桶芋艿”,等。
皮市街的潘玉麟糖粥,有福之人方能尝之
而到了今天,黄天源的糕点、皮市街的糖粥、山塘街的汤团……依旧是苏州人给生活添加幸福感的必备要素。
谈及苏州,怎么能不谈苏州的美食?这座城市的美食,是和这座城市相生相伴的。
苏州烹饪协会会长华永根在《食鲜录》里说过:“苏州人做菜,哪怕是家庭主妇做的家常菜也从不马虎。选料讲究,四季有别,不时不食,一年四季名菜(宴)数不胜数,二十四节令糕团、风味小吃层出不穷,民间美食花样繁多。”
苏州人会吃,从来都是闻名遐迩。
在苏州吃货日历里,有着这样的单子:一月腊八粥、桂花糖年糕,;二月青团子、撑腰糕;三月酒酿饼、腌笃、鲜春卷、螺蛳;四月马兰头、早春鹅、菜花甲鱼;五月松花团子、乌米团子、蚕豆、莼菜;六月炒肉馅团子、粽子、枫镇大面;七月黄鳝、酸梅汤、荷叶粉蒸肉;八月鸡头米、绿豆汤;九月桂花糖芋艿、肉月饼;十月重阳糕、大闸蟹;十一月酱方;十二月藏书羊肉、冬酿酒、冬至团。
又如冬至将至,平江街道推出煮汤团、吃汤团的比拼,作为2017年姑苏区“盛世姑苏•冬至大如年”民俗文化节的一部分,同时,一场美食集市也呈现在大家面前。由此可见,苏州人的吃,是离不开时令,离不开节日的。
保护古城中,保护苏州的美食也是重要部分。它不止是苏州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苏州历史的一部分。
可以说,苏州这座城市不断发展,苏州的美食也不断丰盛。两者,是一脉相承的。苏州美食的精细、秀美,从来都让人叹为观止。
真正的平民美味,都在小巷里
姑苏城内有名字的小巷有1000多条,从最古老的苏州地图——宋代《平江图》上可以看出,许多巷子的位置迄今未变。在这座2500年未曾移动过的古城里,小巷,时而阡陌纵横,时而水路平行,犹如古城掌心的纹路,匍匐着,喘息着,记录着这座城市不朽的历史与人文。小巷孕育了苏州人含而不露的性格,也是中国文人的一处“桃源故里”,许多名人在功成名就后,躲到苏州的小巷深处,以“入世”的方式,完成出世。
更重要的是,许多美食,被味蕾筛选了几百年,就只愿意生活在巷子里!
苏州有着不少“藏龙卧虎”的巷子。有些美味,只有最懂生活的老苏州才知道。但它们,就是姑苏美食的“神秘”聚集处。
书院巷以宋元时巷内的鹤山书院得名,靠近三元坊地铁站和苏州中学。书卷气的出身,并没有影响它在吃货心中的地位。这里有小姜锅贴,苏州最好吃的锅贴之一,此外还有琼林阁的苏式面以及红烧酱方,矮脚楼的三鲜馄饨,明月楼的糕团。
大儒巷蟹壳黄、临顿路哑巴生煎,平江路附近的人气美食
定慧寺巷是靠近临顿路地铁口与凤凰街交叉的一条巷子,以巷里“定慧寺”为名,包罗着苏州最世俗的小吃,最静逸的心灵,千年历史名迹,就在寻常巷陌之中:兴奋羊肉老店,开了十五六年风头不减;菜场点心铺的鸡蛋饼和韭菜饼永远都香喷喷,配上他家的豆腐花,简直绝美;还有最早的双塔王氏林记大饼,排队的盛况还在。
汤家巷,很低调的一条巷子,不临近闹市区,也没啥大饭店,可人家就藏着很棒的街头美食。汤家巷1号鸡排,在苏州乃至全国鸡排界都是扛把子;汤家巷鸡排斜对面,有家面馆,没有显眼的招牌,然而敢称“古城面王,食客满座”,人说好吃极了;汤家巷豆花,一位阿婆的摊位,豆花口感细腻,做得像果冻,每次都值得吃两碗。
皮市街是苏州有名的花鸟一条街,也是一条充满禅意的小巷。当然,更有不可错过的美食。潘玉麟糖粥,一对老夫妻,一辆三轮车,一个招牌,却是苏州最好吃最传奇的美食摊之一;杨招娣糕点,超级任性的一家店,卖完就关门。看上去不咋地,买回家蒸一下,松软香糯。
平江路自是不用提,代表性历史文化街区,已经被各色美食“占据”,钮家巷蛋饼摊、苏妃奶酪、大儒巷蟹壳黄、蛮好阁面馆、鸡脚旮旯……可以一路从街头吃到巷尾。
山塘街,美食铺子林立,价格也没很多旅游景点那么贵,老街旁有条小河,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坐船感受一下江南水乡:入口处的大阿二生煎,环境古朴,生煎鲜美,蟹壳黄酥脆,价格实惠地段好;老字号荣阳楼,从装饰到餐牌都是多年前的模样,它家的油汆团子是招牌中的招牌;朱新年点心店的汤团是全苏州都闻名,软软糯糯,口感很好;现在很少能吃到的海棠糕,在这里依旧能寻觅到。
只要有耐心地“白相”苏州,我们总能在那些或低调,或热闹的老街小巷里找到惊喜。但别忘了,在这座城市里,吃、喝、游、乐是同一件事儿,如同在城里过日子一般,享受美食,顶顶要紧的,是先学会享受苏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