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惠多多 医改带来“满满的幸福”

2017-12-18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7年12期
关键词:医药卫生城乡居民医疗卫生

医改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大经济举措。近来,有关医改的“中国好声音”不断传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城乡群众超过13亿人、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全国80%以上居民15分钟内可到达最近医疗点……随着我国医改持续深入推进,群众的幸福“获得感”不断增强。

2017年10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医疗联合体建设进展情况汇报。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各地各部门把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医联体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着力创新机制,狠抓政策落实,进一步破解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造福亿万群众,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中国医改成绩斐然 惠及13亿人

以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提出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为分水岭,2009年之后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被称为新医改。中国新医改护航“健康中国”,改革带来的健康红利正在惠及全民。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下面简称《意见》)。4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这标志着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即新医改启动。

《意见》明确,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2013年8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提出,“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致力于实现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习近平还先后10次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医改情况汇报,审议医改重大政策文件,对重大事项作出决策部署。

中央先后出台50多个医改重大政策文件,初步搭建起“病有所医”制度框架,及时总结推广地方改革经验,在基础性、关联性、标志性改革方面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和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持续增长,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连续下降,目前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全民健康覆盖目标,即中低收入国家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比例不超过30%。

中国已建起一张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覆盖率达98%,惠及13亿人。医保人均补助标准从2012年的240元提高到450元,政策范围内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50%和75%左右……

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实现整合;全国已有90%以上地区实现医疗救助与医保一站式结算;31个省份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基本实现各省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健康扶贫工程已分类救治贫困患者260多万人……与此同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速扩面,以药补医机制加快破除。2017年9月底前,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2年在311个县(市)启动试点,2015年,已在全国1977个县(市)全面推开。

我国优化调整医疗资源布局,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能到达最近医疗点。2016年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22%,慢性病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38%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

国家卫生计生委的一项评估显示,居民和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满意度分别为85.2%和81.4%,67.9%的居民表示会首选基层就诊。为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我国已招收培养全科医生3.7萬人,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已达20.9万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有1764家三级医院牵头组建了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占全国三级医院总数的八成;已有321个地级以上城市开展医联体建设试点,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总数的94.7%。

大病保险方面,自2012年开始试点,2015年实现全覆盖。截至2016年底,大病保险业务累计支付赔款超过300亿元(不含后续赔付准备金),个案最高赔付111.6万元,大病患者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全国平均为70%左右(青海等地达到80%)。

药品改革也是多点发力,价格虚高趋势得到控制。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全面实施并向大医院延伸,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对部分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由国家开展价格谈判,首批谈判药品降价50%以上。

保基本、兜底线:构建中国式医疗卫生保障网

重庆,南川区南城街道。

2017年初,深度贫困户周洪方因病住院,医药费花去7500多元。出院时,按照城乡居民医保、大病医保叠加共报销了5600多元,自付不到2000元。

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攻坚方向,中国医改坚持“保基本、兜底线”的方针,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放在心中、扛在肩上。

在地处西部的重庆,约1/3贫困户因病致贫,不少群众“病倒一人,拖垮全家”,是扶贫面临的最大难题。为此,重庆整合医保、民政等多重资源,建立“城乡居民医保+大病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多项保障衔接,提高了保障水平。

“要不是医疗保险报销大头,否则真不知道哪儿去筹这笔医疗费。”周洪方说。

从小山村到大城市,近年来,一张覆盖全国的医保网络逐步成型,成为我国医改最大的亮点之一:全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群众看病安全网更牢固;医保人均补助标准从2012年的240元提高到今年的450元,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医保向弱势群体倾斜,体现“救贫困、救急难”的托底功能。

如今,这张保障网的公平性、可及性还在不断强化:我国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年内实现整合,城乡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全国已有90%以上地区实现医疗救助与医保一站式结算,报销更加便捷;健康扶贫工程已分类救治贫困患者260多万……endprint

猜你喜欢

医药卫生城乡居民医疗卫生
广西医药卫生职业教育集团在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揭牌成立
国家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的对策
国家两部门联合推进居家医疗服务
中国医改大事记
医药卫生
医改深度解读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的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