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2017-12-18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8期
关键词:灌流尿毒症肾功能

李 英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肾病科,新疆 阿克苏 843000)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李 英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肾病科,新疆 阿克苏 843000)

目的 研究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8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法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毒性物质与残存肾功能等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BUN、Ca2+、PTH指标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血磷水平比观察组明显低很多,残存肾功能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也非常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疗效显著,能够大大提升血液毒性物质的清除率,并且保护残存的肾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尿毒症;疗效对比;残存肾功能;影响

作为一种慢性肾脏疾病,尿毒症一直以来是临床上研究的重点,由于该病症比较严重、病程长、对患者心理和身体产生双重影响,大部分患者由于肾功能丧失明显,所以体内的毒素很难排出,残存肾功能受限,需要进行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干预,才能持续地将患者体内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清除,但是该方法由于对患者的残存肾功能保护能力较弱,所以不利于患者肾功能的恢复,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提升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法对尿毒症治疗疗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8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10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男29例,女21例,年龄45~81岁,平均(63.8±7.4)岁,病程1年~11年,平均(6.8±2.0)年;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64.1±7.9)岁,病程1~12年,平均(6.9±2.1)年。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尿毒症,且同时排除心、肝、肺等功能不全的情况,表示将积极配合治疗、调研。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的差异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选用进口的血透机和纤维膜透析器,透析液选用碳酸氢盐。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法进行治疗,同时增加国内先进的血液灌流仪器。两组患者均建立动脉与静脉内瘘,分别给予相同的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标准为0.4 mL)。每周进行血液透析两次,每次治疗周期为4小时。对照组在进行血液透析前将灌流器与之连接,随后进行冲洗消毒、排气处理,然后进入半小时的闭路循环系统(配比为3000 mL肝素与生理盐水溶液)。经过血透和血液灌流两小时后实施灌流器分离,并在此进行血液透析2小时,每次进行四小时持续治疗,每个月治疗次数为两次。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毒性物质情况,包括尿素氮、肌酐、钙离子、甲状旁腺激素,以及血磷、残存肾功能情况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s)

组别 例数(n) 期间 各类检验指标治疗前后对比情况分析BUN(mmol/L) Scr(μmol/L) Ca2+(mmol/L) PTH(ng/L) 血磷(mmol/L) 残存肾功能(mL/min)观察组 50 治疗前 23.45±3.48 969.28±185.33 2.17±0.40 594.44±153.45 1.76±0.41 1.62±0.74观察组 50 治疗后 15.69±3.79 385.34±120.43 2.24±0.35 240.54±74.32 0.80±0.39 0.66±0.21对照组 50 治疗前 22.61±3.65 970.22±183.45 2.18±0.39 590.45±159.47 1.80±0.40 1.59±0.79对照组 50 治疗后 10.36±3.44 379.94±122.45 1.70±0.31 160.58±70.20 0.49±0.21 1.24±0.69

由上述统计结果可知,对照组患者BUN、Ca2+、PTH、血磷等指标治疗后改善程度明显优化观察组,且残存肾功能情况明显好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Scr指标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尿毒症作为一种慢性肾功能疾病,由于患者的肾功能受损严重,导致体内血液中的毒性物质等不能及时排出,进而堆积在患者体内影响患者正常代谢,同时还会加重对残存肾功能的抑制和影响,导致出现更多的并发症,如果治疗不及时会造成患者生命丧失。常用的血液透析法能够有效排除患者体内的有害有毒物质,维持电解质平衡,但是对于大分子毒性物质,需要借助于血液灌流法进行吸附和排出。此次研究充分验证了这一效果。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疗效比单纯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更佳显著,且有利于保护 患者的残存肾功能,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 胡 斌,周 晟,姜小玉,陈 磊.连续性血液静-静脉滤过联合血液灌流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脑病疗效对比[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01):61-63.

[2] 钟 剑,李 靖,曹 钋,于琴生,赵虎康.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不同证候间疗效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3,(10):1183-1186.

[3] 于 芳.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2013,(20):49-50.

R692

B

ISSN.2095-8242.2017.068.13321.0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灌流尿毒症肾功能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人物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CTA评价肾功能不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血液灌流治疗戊巴比妥钠中毒1例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