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芬太尼在剖宫产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12-18张庆超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8期
关键词:寒战牵拉小剂量

张庆超

(江苏省沛县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600)

小剂量芬太尼在剖宫产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庆超

(江苏省沛县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600)

目的 探讨小剂量芬太尼在剖宫产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手术室接台的剖宫产孕妇80例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麻醉方式,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芬太尼,对比两组患者在麻醉后5 min、10 min、20 min寒战评分及牵拉痛评分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各个时段寒战及牵拉痛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麻醉中,运用小剂量的芬太尼可明显减少寒战及牵拉痛的发生,给患者一个良好的分娩体验,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小剂量;芬太尼;剖宫产麻醉;寒战及牵拉痛

孕产妇在术中容易出现寒战及牵拉痛,有数据显示剖宫产术中出现寒战及牵拉痛的概率高达80%以上,继而影响术后的顺利进行,严重时可导致不良分娩,影响孕产妇的生活质量。如何避免术中寒战及牵拉痛的发生是剖宫产麻醉值得思考的问题,今我们通过我院80例剖宫产术的研究探讨小剂量芬太尼在剖宫产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80例我院手术室接台的剖宫产孕妇为研究样本,并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年龄19~34岁,平均年龄26.31±1.54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12±1.23周;观察组中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7.06±1.69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8.87±1.43周。所有产妇均完善才好检查确诊为宫内妊娠并足月,同时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疾病及心肺、肝肾工能异常的产妇,产妇及家属均了解本次研究相关注意事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分娩次数及麻醉评分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产妇均应用腰硬联合麻醉,产妇取侧卧尽量摆成膝胸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与L2-L3或者L3-4椎间隙进针,见有脑脊液从穿刺针流出后置入导管,对照组采用1.0 ml的0.75%布比卡因联,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0.1 ml的5 ug芬太尼。术中根据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予以相应的处理并调整药物剂量。

1.3 观察指标

运用麻醉寒战评分及疼痛可视评分表对分别对产妇术中出现的寒战及牵拉痛进行评分,统计每个患者两项评价指标的表现情况,并计算得出两组患者的平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处理实验数据,对于计量资料我们采用t检验,并用平均数±标准差(±s)的方式表示,对于计数资料我们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5 min、10 min、20 min寒战及牵拉痛评分分别为1.06±0.38、4.28±1.04;0.40±0.21、2.41±0.96;0.26±0.14、1.22±0.53;对照组5 min、10 min、20 min分别为2.28±0.62、6.21±1.02;1.55±0.64、4.92±1.07;0.65±0.28、2.31±0.82,观察组各时段两个评价指标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对比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各时段寒战评分及牵拉痛评分对比情况±s)

表1 两组各时段寒战评分及牵拉痛评分对比情况±s)

组别 n 5 min 10 min 20 min寒战 牵拉痛 寒战 牵拉痛 寒战 牵拉痛观察组 40 1.06±0.38 4.28±1.04 0.40±0.21 2.41±0.96 0.26±0.14 1.22±0.53对照组 40 2.28±0.62 6.21±1.02 1.55±0.64 4.92±1.07 0.65±0.28 2.31±0.82 t - 10.21 8.38 10.80 11.04 7.88 7.06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研究表明麻醉中寒战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其原因主要为由于麻醉后温觉神经通路中的传入通路及传出通路功能受阻,导致外周血管扩张而使得中心体温下降,使得骨骼肌不自主颤栗,继而使得机体耗氧量增加而导致预后不佳。牵拉痛则是由于麻醉平面未达到抑制平面以上而导致痛觉感受器暂时未失功能化导致的[2]。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各时段的寒战及牵拉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这是由于芬太尼是脂溶性极强的新型的阿片类受体选择性激动剂,可快速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与脑功能区,从而发挥镇痛及减少产热的效果,此外研究表明芬太尼可有效阻断内脏神经的传导通路而发挥镇痛效果[3]。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麻醉中,运用小剂量的芬太尼可明显减少寒战及牵拉痛的发生,给患者一个良好的分娩体验,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 邱桂菊.剖宫产现状与思考[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147-148.

[2] 林慧卿,王松清,林 辉,林 毅,郑春晖.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0):148-149.

[3] 陈 诚.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27):112-113.

R719.8

B

ISSN.2095-8242.2017.068.13312.02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寒战牵拉小剂量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疼痛的作用
右美托咪定防治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寒战的临床效果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3个“15秒”缓解颈部不适
不同牵拉技术在预防运动损伤中对不同运动能力即时效应的研究进展
主动分离式牵拉与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法牵拉对肩关节柔韧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麻醉中预防牵拉痛和寒战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