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7-12-18周晓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8期
关键词:品管圈合格率胰岛素

周晓艳

(南通市中医院二病区,江苏 南通 226001)

“品管圈”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周晓艳

(南通市中医院二病区,江苏 南通 226001)

目的 探究“品管圈”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0例,分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品管圈干预。比较两组的注射掌握情况、血糖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的胰岛素注射技术、知识掌握合格率比较,观察组的较高;与对照组FPG、2hPG、HbA1c指标比较,观察组的较低,差异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干预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技术,有助于良好的控制血糖,值得借鉴和推广。

品管圈;糖尿病;胰岛素注射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是由于相对缺乏电解质、水、脂肪、蛋白质、糖类物质引发的一种内分泌疾病,当前临床治疗该病最常用的药物就是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是否能够熟练、正确的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技术,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以及血糖控制的成败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由此可知,胰岛素注射的规范性对于控制血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本文笔者为了研究“品管圈”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特抽取我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患者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0例,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分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50~70岁,平均(60.06±9.17)岁;病程2~15年,平均(8.52±6.62)年。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52~71岁,平均(61.52±9.96)岁;病程3~12年,平均(7.52±4.36)年。术前患者及其家属对《知情同意书》进行签字,并表明支持本次研究。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予以治疗计划,清淡饮食。

1.2.2 观察组

①成立品管圈小组,成员控制在3人以上,5人以下,护士长为组长,监督品管圈的实施活动,定期对组内成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得成员了解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应用品管圈的必要性。②确定活动主题:确定本次活动主题是: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技术与知识,活动第一周,成立小组,确定主题。活动第二周,分配任务,拟定方案。活动第3~9周,收集资料。活动第10周,分析根本原因,活动目标确定,制定对策。第3~5个月收集资料。第六个月评价效果[2]。③设定目标:注射胰岛素的技术、知识合格率。④原因分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护士讲解方式单调,服务观念落后等,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⑤干预措施:借助业务学习、查房以及交班等机会,护士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护理服务的主动性。主动告知患者合理控制血糖对于控制疾病发展的重要性,采用发放宣传册、宣传栏的形式进行宣教,告知患者合理用药、运动以及饮食对于血糖控制的作用。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切勿擅自增减药物剂量。掌握患者胰岛素注射的能力,一对一的指导患者操作,详细的告知注射的具体方法,对于患者的问题,要耐心、详细的回答,直至每一位患者均熟练的掌握注射方法。

1.3 评价指标

1.3.1 注射掌握情况

包括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合格率、知识掌握合格率。

1.3.2 血糖指标

FPG(空腹血糖)、2 hPG(餐后2小时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注射掌握情况。

观察组在胰岛素注射知识以及技术方面的合格率分别是94.3%(33/35)/91.4%(32/35),对照组的分别是71.4%(25/35)、65.7%(23/35),观察组的优势较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注射掌握情况 [n(%)]

2.2 比较血糖指标

观察组的FPG、2hPG、HbA1c指标远比对照组的低,差异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血糖(s)

表2 比较血糖(s)

组别 n FPG(mmol/L) 2hPG(mmol/L) HbA1c(%)观察组 35 6.06±0.42 7.42±2.04 6.57±0.54对照组 35 8.18±1.14 9.52±2.17 8.76±0.57 t 10.3234 3.7741 16.5010 P 0.0000 0.0003 0.0000

3 讨 论

胰岛素可以协助患者很好的控制血糖,胰岛素注射技术的规范性对于血糖控制的合格率具有重要的影响,患者在院时,护理人员会询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制定相关的注射程序,注射技术的正确性较高。但是患者出院后,需要自己注射胰岛素,如果患者不能熟练的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就会大大降低注射依从性,降低血糖控制的稳定性,极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3]。大部分患者在胰岛素注射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否熟练的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技术,对于出院后规避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影响。

本次研究示:胰岛素注射知识、技术合格率:观察组分别是94.3%、91.4%;对照组为71.4%、65.7%;观察组的FPG、2hPG、HbA1c指标远比对照组的低,差异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可以认为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20世纪60年代,品管圈活动出现,到90年代被逐渐从企业管理应用到医院管理中。品管圈通过群体讨论,拟定计划以及实施等多种途径,很好的解决了常规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了对护理工作者的专科培训,不断的改进护理方法,同时更加重视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一对一的进行辅导,确保每位患者均能正确的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方法,提高了糖尿病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的规范性,保证了胰岛素的用药效果,并增强了对注射胰岛素相关知识的了解,促使患者自发的去认识并纠正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患者在院外血糖良好的控制,提高了护理措施安全性[4]。对于存在的问题,积极的寻求解决方案,同时增强了团队意识,提高了团队人员的互动性,加强了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性,持续性的改进了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时进行品管圈干预,进一步提升了胰岛素注射的准确性,提升了注射水平,值得广大患者信赖和推广。

[1] 晏 玫,梁泽容.品管圈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规范注射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3):3346-3348.

[2] 李小红,龙俊宏,杨妙妍.“品管圈”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06):82-86.

[3] 李春兰.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患者胰岛素注射正确率的护理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0):1559-1560.

[4] 刘 赞,邢南联,王桂琴,等.品管圈活动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掌握率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4(01):105-107.

R587.1

B

ISSN.2095-8242.2017.068.13377.0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品管圈合格率胰岛素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去年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