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地和谐观素养的“考·教”

2017-12-18安徽杨崇广梁浩浩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示意图珍珠素养

安徽 杨崇广 梁浩浩

人地和谐观素养的“考·教”

安徽 杨崇广 梁浩浩

一、与“人地和谐观”相关的几个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念:是指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经历由“依赖、崇拜—天命论、有神论—改造、征服自然—追求人地和谐(即可持续发展)”的变化过程,和谐人地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现代文明阶段,人类对人地关系有了科学的认识之后而形成的观念。

人地和谐观素养:高考命题经历了由“知识立意—能力立意—核心素养立意”的过程,核心素养立意越来越明显,且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要了解核心素养,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素养。所谓素养,是指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一般认为,地理核心素养包括区域认知、地理综合思维、和谐的人地观和地理实践能力四大方面。“人地和谐观”是四大核心素养之一,也就是说,人地和谐观既是“观念”,又是“能力”。只有实现了人地和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而,人地和谐观在中学阶段可以直接理解为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思想主线贯穿整个人文地理、经济地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只要有人类活动,必然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了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就会产生反馈作用,所以,只要涉及人地关系,必然要探讨人地协调发展,即可持续发展。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要求高中学生要“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人地和谐观素养”的“考”

人地和谐发展即可持续发展,一直是近几年高考必考的内容,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I选择题第8题:

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

A. 湖盆蒸发量增多

B. 盐湖面积缩小

C. 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 湖水盐度增大

【答案】B。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第36题: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2)小焦化厂多;冶炼技术水平低;不注重环境保护等。(3)公路运输中散落焦炭;煤炭运输中产生扬尘等大气污染;汽车行驶过程中排放废气加剧空气污染等。(4)集中采用先进技术,加强废气、废渣回收利用,废弃物达标排放;改变交通运输方式,采用电气化机车,减少内燃机车对环境的污染;选择使用高标准(低硫、低灰分)煤炭资源等。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第36正文(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赞同:可以利用该地气候条件,利用原有经验技术,提高产量,获得规模效益;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可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不赞同:山地多、平原少,土地资源有限;气候干旱,会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大规模扩大产生规模,产量大增,可能会导致价格降低等。

归纳起来,命题的特点是以农业、工业、资源开发活动等为背景,探讨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会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应该如何应对,或是应对的措施有哪些,集中体现在对可持续发展中出现问题的预测及解决措施的考查上。

三、“人地和谐观”的“教”

“人地和谐观”的教学可沿着“知识讲解—能力培养—形成素养—升华观念”的思路,具体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紧抓人地关系的主线,增强人地和谐发展的思想意识

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内容,无论是人口的变化、城市建设、农业生产活动、工业生产活动、交通点线网的建设,还是区域开发等,都是紧紧围绕人地关系展开的,紧抓人地关系的主线,可以找到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教学的“归宿”,避免进入“人类活动”本身知识点阐述的误区中,对人类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本身知识的探究,是经济学、社会学的研究任务,地理学研究任务是探索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追求人地和谐发展,然而,从这个意义上讲,了解“人类活动”基本知识,只是地理学研究道路上的“第一个驿站”,是地理学研究的“半成品”,所以,决不能把地理教学停留在“半道上”。

2.教学方法的创新选择

无论是区域地理研究,还是专题地理的研究,在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和谐发展的意识、观念之后,接下来的教学任务主要就是学习方法的引导问题。基本方法有四:

(1)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

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理论体系可以用如下简图示意:

(2)区域地理教学中的“线索法”

区域开发中只要沿着“开发条件的评价—制约区域发展的主要问题—危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这个线索,无论是大尺度或中、小尺度区域还是中国的某个区域或者世界的某个区域,都可以有条不紊开展的学习活动了。

(3)专题地理教学中要注重人地和谐发展的“细化”

专题地理学习中,注意对人类的某一活动可能引起社会、经济、环境哪些方面影响,有的是有利影响、有的是不利影响,会产生哪些方面的不利影响、采取哪些措施应对,以减轻不利影响,实现人地关系的“再和谐”。细化这些思维,既可以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又可以渐次达成人地和谐的观念。如农业区位选择要充分发挥自然优势条件,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工业区位选择中考虑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又要注意减少污染。

(4)以典型案例的分析为引导,落实人地和谐观素养的形成

以典型案例的分析引导,素养的形成才有载体,才能将人地和谐观思想落到实处,形成“人地和谐观素养”。如:

大别山区地势起伏大,人多地少,长期以来以种植业为主,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贫困落后。请你为大别山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几条可行的措施。

【参考答案】发挥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立体农业,积极开展多种经营;调整农业结构,压缩种植业的比重,扩大林、牧、渔业的比重;兴修水利,减轻旱涝灾害的影响;发展特色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

3.创设平台,多角度训练学生的人地和谐思想的表达能力

人地和谐发展既有知识层面上的内容,也有思想观念上的内容,还有行为习惯上的内容,因而在教学中,要不断创设平台,多角度训练,让学生在掌握人地和谐发展知识的同时,形成牢固的思想观念和习惯,并将人地和谐发展由思想观念走向实践。请看如下实例:

材料一 “稻—鱼—鸭”是我国黔东南地区侗族、水族的传统耕作方法,该耕作方法不使用农药化肥,在稻田里可养鱼又可养鸭。下图示意“稻—鱼—鸭”农事安排。

材料二 下图为北京市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综合循环利用示意图。

请参考“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综合循环利用关系示意”图,绘示意图说明“稻—鱼—鸭”模式的好处。

“稻—鱼—鸭”生态农业模式的好处可以表述为:“稻—鱼—鸭”耕作方法不使用农药化肥,在稻田里养鱼、养鸭,不使用农药化肥,避免了农药化肥的污染,农产品品质优良,发展鱼鸭加工业,不仅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如何用示意图表示出来,尽管有参考对象,绘制示意图仍然有较大的难度,需要学生在头脑中进行由“文”到“图”转换,这个转换过程,就是人地和谐观养成和“固化”的过程。

以下为参考示意图:

值得说明的是,示意图没有统一的模式,是开放性的试题,但是,要求示意图能体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同时,还应注意示意图的艺术性。

【原创演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珍珠贝喜欢在浪静水清、温暖流畅、饵料丰富的浅海沙底上栖息,它正常生活要求的海水温度在15~25℃,水温超过30℃或低于13℃时,就会失去正常活动的能力,而且海水盐度不宜过高。广西合浦附近沿海盛产珍珠,在明朝最多一年产珍珠2 000多斤(1斤=500克),但是其后由于过度采取,天然珍珠日益减少,人们便开始了人工养殖珍珠。珍珠除了是良好的装饰品外,还可以用作制药、绘画、化妆用品、化工原料等,应用十分广泛。由于合浦近年来城市人口的增多、沿海附近生产的发展,合浦珍珠贝养殖陷入困境。下图为广西合浦位置示意图。

(1)说明该地在历史上盛产珍珠的自然原因。

(2)分析合浦发展“养贝种珠”的社会经济条件。

(3)分析说明近年来,合浦珍珠贝养殖陷入困境的原因。

(4)当地政府计划发展珍珠深加工,做大做强珍珠产业,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考查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产业发展条件和区域人地和谐发展。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从该区域的水温(热量)、水体深度、泥沙、盐度四个方面分析,该海域适宜珍珠贝的生长。第(2)问,从该地养贝的历史经验、技术、劳动力、市场、政策等因素分析。第(3)问,从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对海水造成污染,使附近海域水体不再适宜珍珠贝的生长与繁殖方面分析。第(4)问,本问为开放性设问,若赞同,即分析该地发展珍珠深加工的有利条件;若不赞同,即分析该地发展珍珠加工业的不利因素。

【参考答案】(1)沿海水体浅,纬度低,常年水温高;沿岸有河流注入,河流从陆地上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与泥沙,适宜珍珠贝的生长;有淡水注入,盐度适中。

(2)合浦地区发展“养贝种珠”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养贝种珠”技术水平高;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大;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政策扶持。

(3)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城市人口增多,生活污水排放大幅增加;工业废水排放;海底石油、天然气开采,造成沿海水体严重污染,珍珠贝的生长条件恶化。

(4)赞同。充分利用当地盛产珍珠的优势;延长产业链,可增加附加值;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不赞同。当地经济发展速度快,劳动力成本提高;水体污染严重,珍珠贝养殖陷入困境,原料数量、质量无保证。(任选观点作答,理由与观点需保持一致)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一中)

猜你喜欢

示意图珍珠素养
“小珍珠”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先画示意图再解答问题
为了喝到珍珠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种”珍珠真神奇
绿珍珠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