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2017年高考题看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

2017-12-18黑龙江张海涛李桂荣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考查区域素养

黑龙江 张海涛 李桂荣 赵 旸

从2017年高考题看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

黑龙江 张海涛 李桂荣 赵 旸

地理核心素养是最能体现地理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其包含的内容丰富,既涉及个体的知识、能力、方法、观念、品德,又涵盖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与能力。地理学科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由“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构成。2017年高考地理试题贯穿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对学生地理综合思维、区域的认知和分析、结合地理景观的实践分析等核心素养进行了考查。

一、人地观念

人地关系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地理学最核心的观点之一,也是高中地理学习内容的主线。在分析和解决各种地理问题时,正确的人地观念是解决地理问题的有效途径,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017年高考地理试题始终贯穿人地关系的主线,在科学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传递和弘扬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引导考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真题例析】(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Ⅲ)负地形是指从地面向下发育的地形,发育程度越高,高差越大,重庆武隆地处乌江中下游,其喀斯特景观以负地形(峡谷、溶洞、竖井等)高度发育著称,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请指出武隆喀斯特景观特点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解析】武隆喀斯特负地形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主要从地势、地质条件对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影响角度考虑。措施主要针对武隆喀斯特地貌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通达度;在交通运输线路布局和规划时,应充分注意地质条件的影响,通过工程措施加以防范;在旅游过程中对游客要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对于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结构稳定性差的地区应当选择安全性高的路线等。

【答案】不利影响:负地形,旅游线路高差大,交通困难,安全隐患多。措施:控制人、车流量;增设电梯等设备;加强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安全警示牌;增加安全疏导员。

素养立意分析:本题从不利的地形条件分析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应对措施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如何采取措施,考查旅游安全的相关知识,实现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地观念的培养,需要达到以下指标:能够正确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能够理解人类活动如何影响自然环境,懂得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能够理解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认识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是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之一,个体出于实践和发展的需要,根据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将地球表层划分为不同尺度、不同功能、不同类型的区域进行认识。个体通过分析区域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把握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机理,探讨区域之间的联系,评价区域开发的条件与方式,促进区域的发展。

【真题例析】(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3.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 )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的,但秦岭淮河一线在洪泽湖以东,没有自然标志与之对应,又因为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地理环境的南北变化是渐变的,在理论线的南北两侧差异并不大。长江作为“天堑”,很明显对两岸地区起着联系上的阻隔作用,因此对两岸地理环境分异有着重要影响。早期由于长江“天堑”,苏南苏北交往不便,现今合作更加广泛,题干信息里也提到“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很明显是因为交通区位因素的改变导致。

【答案】1.C 2.D 3.D

素养立意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的含义、自然地理环境对区域差异的影响、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以及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等。对区域界线的理解是区域认知的重要方面,在中学地理课程和教学中,突出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但对区域之间的过渡性相对关注较少,甚至把区域界线绝对化。

对于区域认知的要求:了解区域是地球表层的基本单位,能够运用地图等工具从空间角度分析区位条件,概括地域分异的规律。知道区域不仅有差异性还有整体性,能够运用区域与联系观点分析区域间联系的内容与方式。了解区域是变化、发展的,能够运用动态的观点进行区域分析与评价。具有对区域、国家的认同感和一定的全球视野。

三、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地理学研究对象复杂多变,自然、人文和社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不同的区域范围内各要素有不同的组合,而且地理事物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在综合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球表面各要素的统一,也要考虑各要素之间的变化和发展。

【真题例析】(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6~8题。

6. 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 )

A. 用水便利 B. 土壤肥沃

C. 地势平坦 D. 植被缺失

7.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 )

A.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8. 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 )

A. 热带雨林气候区 B. 地中海气候区

C. 热带草原气候区 D. 热带季风气候区

【解析】仔细阅读题干及设问中的信息,古埃及人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就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了,说明该地没有多少植被,可以直接做耕地,也就是说不需要进行砍伐焚烧,就可以“直接耕种”。材料中“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以及“每年6—10月泛滥”的信息可以判断上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特点有一个是“干、湿季分明”,即其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较大。泛滥期在6—10月,因泛滥,此时农作物不能种植,所以泛滥区的耕种期可以很容易知道应在11月至次年5月,这是时间上的限制。古埃及周边区域的气候主要为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植物生长期在湿季,而尼罗河泛滥就是由于上游支流在湿季的降水多而导致的,该区的植物生长期与泛滥期一致,不符合设问信息要求。地中海气候因其为亚热带区域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植物可以在11月至次年5月生长,符合设问中的引种要求。

【答案】6.D 7.A 8.B

素养立意分析:本题组以“古埃及农耕文明的形成”为背景,考查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尼罗河泛滥区沉积物上直接耕种的原因,以及上游的气候对河流下游泛滥的影响,体现了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要想分析和解答这些问题要运用综合思维这一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综合思维可以理解为:认识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知道地理问题的产生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同时也要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部分要素或局部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或整体发生变化。能够从时空综合角度,分析地理事物是在不断形成、发展和演化。能够从地方综合的角度,分析自然、人文和社会要素对该区域地理特征形式的影响并做出简要的地方性解释。

四、地理实践

地理实践是地理核心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新课标明确提出,课堂应该具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地理实践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真实的世界,领悟地理魅力,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与求知欲望。

【真题例析】(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I)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 )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解析】由材料可知,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说明“杂树丛生,灌木零乱”一侧植被发生了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演替,右侧图中的信息:杂树——枝干无叶,很明显当地植被属于落叶类,再加上我国东部属于季风区,当地自然植被属于落叶阔叶林。道路两侧绿化带,一侧修剪整齐,一侧杂乱无序,唯一可以合理解释的是两侧不属于同一个社区或两侧的行政管辖部门不同,一侧疏于打理,植被向自然状态演替致使杂树丛生。我国东部常绿栽种范围很明显受气温的限制。

【答案】1.B 2.D 3.A

素养立意分析:本题组以“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中地理问题的能力。试题在给出的素材和情境的基础上,自然地延伸出问题,启发考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思想方法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使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引导中学地理教学教会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分析生活现象,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学的视角和观点看待、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素养,本题正是对地理实践能力这一素养考查的具体体现。

【针对性演练】

下图为黑龙江省某女高中生利用假期外出进行研习旅游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回答1~3题。

1.根据照片提供景观信息,该同学所去的研习旅游地是 ( )

A.河南省 B.云南省 C. 海南省 D.广东省

2.根据图中信息,该同学去该地旅游的时间最可能是 ( )

A.五一假期 B.暑假

C.十一假期 D.寒假

3.如果该同学五一假期去该地旅游选择最合适的交通方式也应该是 ( )

A.航空 B.铁路 C. 公路 D.水路

【参考答案】1.B 该题主要考查区域认知。从景观图片可以看出有喀斯特石林景观,云南省岩溶地貌广布,石林景观典型。故选B。

2.D 该题主要考查综合思维。云南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但从该同学的着装来看,衣着较厚,应该是在寒假期间去云南研习旅游的。故选D。

3.A 该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地理实践能力。黑龙江距云南较远,五一假期较短,所以合适的交通方式应该是航空。故选A。

黑龙江省富裕县实验中学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区一重五中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区一重四中)

猜你喜欢

考查区域素养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分割区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