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以问题为切入点构建地理综合题解题思维模式
——以近两年全国新课标卷为例
2017-12-18甘肃
甘肃 李 司
例谈以问题为切入点构建地理综合题解题思维模式
——以近两年全国新课标卷为例
甘肃 李 司
地理综合题体现了高考考核的四项基本能力,其准确的解答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不仅要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还要“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阐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并且用简练而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使得学生感觉到综合题解答难度大,甚至于不知如何下手,所以找准解答综合题的切入点很关键。
在地理综合题的解答过程中,无论是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还是从图表分析中解读信息,其最终都是围绕着综合题的问题解决展开的。为此,笔者通过对大量综合题的分析发现以综合题的问题为切入点可以构建出一般的解题思维模式。
一、知识迁移的模式
解答地理综合题时将课堂学习过程中掌握的地理概念、现象、分布、特征、原理、规律和生活过程中观察积累的生活经验调动出来,通过综合分析运用于相关问题的解决。
1.联系教材,迁移知识
通过对地理教材(必修1,2,3和选修模块以及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等)的学习能熟练掌握教材文本内容,并且灵活的调动运用文本知识解决地理问题。
【例1】(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36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分析】(1)围绕山西省早期煤炭企业的特点命题。“规模小、数量多”归根到底是由早期煤炭资源开发条件和当时的政府政策(由材料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可知)决定的,可以联系教材必修3“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迁移教材中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相关知识,即自然条件从资源的分布、储量、种类、品质、开采条件等角度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从消费市场,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等角度分析。结合材料和示意图说明资源状况为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规模小”说明受资金的限制,只能发展投资成本较低的小企业,从地理位置上分析这些小企业临近煤矿区,运输条件便利并且降低了运输费用;对于消费市场,看图可知,我国钢铁工业对冶金焦需求量大;政府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宏观的调控作用,早期煤炭企业的发展对于当地来说可以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益,所以地方政府积极支持。
(4)考查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措施,结合教材必修3能源资源的开发中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的知识解答。其中,生产过程可直接用教材“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利用技术”(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的观点答题。运输过程联系教材中山西省修建的三条运煤专线解答。
因此,熟练掌握教材文本内容,在对试题图文信息分析的基础之上联系相关的文本知识进行合理的迁移应用能够有效地解答地理问题。
2.联系生活,迁移经验
地理高考题重视对公民地理素养的考察,注重考查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对已有生活经验的调动运用。
【例2】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36题(见例1)
(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分析】(3)此题考查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这道题的解答涉及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阅历和感受,需要学生联想煤炭运输的过程,根据材料图表可以联想到许多不同地区的汽车装煤、运煤、卸煤的情景,在此过程中运煤汽车的数量很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漂浮等问题。如果学生关注了这样的情景,对于这道题的解答会得心应手。所以,除了“读万卷书”之外,“行万里路”时还要关注并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养成善于运用书本知识联系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习惯。
二、着眼关键词的模式
是解答地理综合题重要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关键词一般指问题句式中的中心词或核心词,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找准关键词并能结合图文信息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利于问题的解答。
【例3】(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I第36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如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 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 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分析】此题的关键词“产需矛盾”,“根据剑麻生产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生产主要受气候条件限制,而需求则受用途的影响,最终供不应求产生矛盾。进一步展开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剑麻是热带经济作物,而我国热带地区的分布范围小,导致适合种植剑麻的地区不多,产量少;另外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低。结合材料“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可知剑麻在我国的用途主要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我国海岸线长,沿海地区范围广,航运事业发达,对缆绳的需求量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汽车不断进入家庭,汽车内衬的需求增加;再随着我国光纤产业的发展,对光缆需求量的增大,使得我国在剑麻的用途上“需求大”,所以就会出现“产量小”不能满足“需求大”的“产需矛盾”。
例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I第36题(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此题关键词“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冲积平原”为平原地形,地势平坦便于种植;“冲积平原”是由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所以土层深厚且土壤肥沃,利于茉莉根系发育;河流形成的冲积平原离河较近,便于灌溉。“地势较高的旱地”说明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且不易受洪水侵袭。 所以找准问题中的关键词,联系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并结合图文材料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挖掘出隐含的信息解决问题。
三、逆向推理的模式
常规解题思维方式:“已知信息→分析推理→答案”的解题过程,与之相对的逆向推理模式:“问题→分析推理→已知信息”。
【例4】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I第36题(见例3)
(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分析】(3)由问题思考:如果不及时加工,收割的剑麻会坏掉,为什么会这么快坏掉,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可知,坦桑尼亚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形成湿热的生长环境,这种环境里收割的剑麻易腐烂变质,破坏纤维韧性,导致质量下降。
例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36题(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设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由问题思考:如果不设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会怎么样?可能出现各地区、各部门为了自身利益,各自为政,各自开发的局面,从而使整个罗讷河流域的生态、经济遭到巨大损失,为什么会这样,结合材料可知罗讷河流经多个国家,所以需要统一的管理机构。逆向推理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也是解题常用的方法之一。
四、建构模板的模式
建构模板是解答地理综合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比如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区位因素的分析,地形特征、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分布特征的描述等都要用到模板。
【例5】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I第36题(见例3)
(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
【分析】(2)此题考查区位因素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剑麻农场主要是种植和生产剑麻纤维,所以既考查了农业区位因素,还考查了工业区位因素,需构建工农业区位因素模板(模板略),“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的有利条件,看图可知,种植剑麻的有利条件是靠近河流,便于灌溉;基洛萨地区为城镇,周围人口较多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生产剑麻纤维的有利条件是基洛萨地区铁路经过,便于剑麻纤维运输;该地靠近海港,有利于产品出口。相似的题如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I第36题(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等。
例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Ⅲ第37题(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建模:影响鱼类生长的自然条件有(1)生存环境,包括水域温度,水质状况,生存空间大小,天敌数量等;(2)食物来源,包括洋流交汇处、上升流带来的营养物质,陆地河流携带的矿物质,浅海大陆架藻类植物的快速繁殖等。结合材料和图表提取信息,“适宜在16°C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 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纬度高,气温低,水温适宜;“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说明额尔齐斯河水质清澈;“水草丛生”说明食物多;天敌少。相似的题如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I第37题(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等。模板在应用时,不能脱离材料图表信息泛谈,要建立在对材料图表信息分析的基础之上解答。
综上所述,综合题解题思维模式是解答地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和思路,也是一种策略和手段。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这些解题思维模式的构建,进一步促进学生解答地理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甘肃省玉门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