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做题策略 打破失分怪圈
——以2017年4月浙江地理选考“产业活动”试题为例
2017-12-18浙江蒋亚琴
浙江 蒋亚琴
理清做题策略 打破失分怪圈
——以2017年4月浙江地理选考“产业活动”试题为例
浙江 蒋亚琴
高考地理试题的改革在浙江省率先实行,笔者有幸参加了2017年4月份的浙江省新高考阅卷工作。本文以2017年4月浙江地理选考“产业活动”试题为例,通过考生的失分情况,分析考生失分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例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节选部分)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下表为上图中甲地的年平均降水量统计资料。(单位:mm)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6—9月占全年比重(%)540.0 901.0 273.0 90.9
(2)甲地是所在国花生主产区,分析降水特征对该地农业生产的影响。(3分)
【参考答案】
(2)生产主要集中在6—9月降水较丰富月份;降水量年内、年际变化大,生产易受旱涝灾害影响;降水变率大,对灌溉等水利设施依赖性强;年内旱季时间长,土壤易盐渍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大。(任答3点,得3分)
一、失分原因
1.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考生审题不清,曲解命题者意图,未抓住重点,答非所问,导致失分。该题为根据甲地的降水特征,分析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但不少考生却理解为对“花生生产”的影响,故下笔千言,都在答对花生的影响,而离题万里。设问要求为“分析”,有的考生根本没有审题过程,没有分析甲地的降水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不清楚从什么角度着手,一言以蔽之,对有利于农业生产,或不利于农业生产泛泛而谈,从而失分。
2.难以提取有效信息
试题提供了图文材料信息,考生却对试题信息不够敏感,难以提取所给信息与隐性信息间的内在联系,故而提炼不出有效信息。宏观层面上,例如材料给出甲地所处位置,可判断甲地位于西非国家,干旱是主要的自然灾害,威胁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沙漠化、盐碱化等,而分析材料二的甲地的年平均降水量统计资料,可判断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而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特征为降水丰富,干湿季明显。微观层面上,相当多的考生根据材料二只能获取到甲地降水丰富这个信息,降水集中这个隐性信息获取困难,而能获取一年内旱季时间更长信息的考生更少,而这些隐性信息的获取对解答该题有关键作用。
3.思维混乱,表意不清
有考生答“降水多,故灌溉水源丰富”,逻辑关系不成立;有考生答“降水多,导致盐渍化”,因果关系不成立;有的考生思维单向,仅仅答降水量变率大,导致旱灾,或导致水灾;有的考生思维刻板,一看到“影响”,就认为是不利的方面,故“生长期内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这点很少有考生答全。
二、应对策略
1.确定问题指向
加强审题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每一个行为动词都体现了设问要求。例如该题的设问行为动词为“分析”,那么对此题的把握和要求就应从“有利及其原因+不利及其原因”展开。生长期内降水量大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降水变率大,易产生旱涝,盐碱化等生态环境问题。行为动词“分析”还考查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及人地协调等学科素养。分析的角度体现了综合思维,单向思维和多向思维,分析的内容体现了人地协调观念。
2.重视隐性信息
发掘隐含条件,找出“已知—可知—未知”,引导学生如何探索信息间的因果关系,感悟条件和结论中间的推理过程,用科学完整的思维,把地理事物的发生过程合理地推理演绎。例如该题“降水特征”与“农业生产”之间的推理过程如下:结合材料二分析降水特征,一是降水总量特征,二是季节分配特征;这些特征如何影响农业生产呢?从农作物生长、农业生产的季节安排和农业生态环境等角度分析,夏季或6—9月份降水量大,此期间也为农作物的生长期,故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降水集中在6—9月份,易导致水灾,而其他月份降水少,易导致旱灾;旱涝灾害频繁,故对农业水利设施产生影响;而旱灾又易引发农业生态环境,即土壤盐碱化。
3.加强试题阅读
阅读不只是语文学科的事情,任何一门学科都需具备这项能力。那么地理试题阅读什么呢?如何加强阅读呢?读题干,用笔圈点勾画关键词,提高对关键信息的敏锐度。读题目,读设问的行为动词,如说明、描述、分析等,明确答题方式,如本小题为“分析”;读设问的中心词,如条件、原因、措施等;明确答题角度,如本小题为“影响”;读设问的限定词,如时间、地点等;明确答题范围,如本小题为“甲地”。读题分,从浙江省的选考试卷来看,加试题赋分为1点1分,例如本小题为3分题,那么要点数目一般为3点,每点1分。
【例题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节选部分)
材料一 下图为赤峰市及附近区域略图。
材料二 白灾是在冬季引起牲畜大量死亡的一种气象灾害。近年来,赤峰市游牧民在条件较好的区域定居,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居民点,在居民点附近种植饲草发展畜牧业。赤峰市发挥当地优势,发展通过种(种植业)—养(畜牧业)—加(加工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
(1)与游牧相比,阐述定居后牧业区位因素的变化。(3分)
(3)分析赤峰市有利于形成“种—养—加”产业链的条件。(4分)
【参考答案】
(1)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减少;生产规模扩大,集约化水平提高;交通等条件改善等。(3分)
(3)位于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地带(农牧交错带);种植业和畜牧业均可发展;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丰富饲料;种植业和畜牧业为农畜产品加工业提供丰富原料。(4分)
一、失分原因
1.套用模式,主次不分
第(3)小题要求分析“种—养—加”产业链的条件,强调三者之间的“链条”关系,而不少考生却割裂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笼统概括了各类产业活动的形成条件,没有从各自联系的角度答题,没有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推导论证,机械地套用模式,缺乏思维过程,知识僵化,也缺乏综合思维的能力。思维欠严谨,搞不清题目材料的主旨,导致对问题分不清主次,本末倒置。例如第(1)小题“与游牧相比,阐述定居后牧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主旨是定居后牧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而不是游牧时的区位因素,但不少考生重点却放在了游牧时的区位因素,顾此失彼,从而失分。
2.基础不牢,概念不清
不少考生混淆“原料”和“饲料”,混淆了工业和农业的区位因素。牧业为农业,原料应为工业的区位因素,而不是农业的区位因素。例如“由原料指向型转变为市场指向型”;“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减少”,即生产稳定性提高,但不少考生却答成“自然条件趋向稳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分辨不清。
3.表达不规范,层次不清
阅万份试卷,考生的各类表达问题层出不穷,没有用专业术语,而用错字、别字、口头语、大白话等。口语化表达,例如“饲草”表达为“一年四季牲畜吃的东西”;表达不分层次,各个要素混杂在一起,例如第(1)小题的答题要义为游牧时主要依赖的是自然要素,而定居后强调的是人文要素,但不少考生这样表述“游牧时依赖气候和水源,定居后更依靠土壤、地形、市场、交通等”,把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混杂在一起,从而失分;缺少概括归纳能力,答题就如写作文一样,长篇大论,看得评卷老师一头雾水,得花大力气找得分点;表达过于简单,没有具体表述,例如对第(1)小题这样表述“游牧前是逐水草而居,定居后不再逐水草而居”。
二、应对策略
1.能力立意
今年浙江新高考试题继续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基本取向,充分体现了考纲中“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加大了用地理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力度。没有纯粹考地理知识的,如上题,没有直接考查牧业的区位知识,而考了区位因素的变化,也没有直接考查产业链的区位,而是考查了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些只会背模板,用模板,缺乏知识灵活应用的考生就吃亏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学生自觉探究,讨论分析得出。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植入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习地理不再呆板化。游牧时期的蒙古包变成了用水泥做的固定式的蒙古包,逐水草而居的时代已成过去,如果学生能有这些生活经验,那么在碰到相关试题时,就能结合实际生活生产,灵活应用地理知识和原理,也能打破思维定式,超越模式,提高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2.概念明晰
根据学生答题情况,整理各类概念性问题,如考生对试题中出现的饲料和原料、产业链中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三大产业、产业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农业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工业结构和工业类型、资源与能源等易混概念理解不清,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概念的辨析。把握地理基本概念,建立概念群体系,既要了解它们的内涵,还要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表达规范
针对学生的各类表达问题,笔者整理了各类题目的答题规范。区位类,条件类,原因类设问,可用主谓语结构,例如“与游牧相比,阐述定居后牧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参考答案为“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减少;生产规模扩大,集约化水平提高;交通等条件改善”,又如 “分析赤峰市有利于形成‘种—养—加’产业链的条件”,参考答案为“种植业和畜牧业均可发展;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丰富饲料;种植业和畜牧业为农畜产品加工业提供丰富原料”。影响类,措施类设问,可用动宾短语结构,例如2017年4月浙江学考第26题第(4)小题“高新技术产业在特拉维夫集聚,说明这种布局给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参考答案为“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开展生产协作,促进技术创新”。
同时,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养成严谨的教学作风,讲课讲题语言一定要严谨,措词要准确,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否则学生在高考中无谓失分就会增多,直接影响学生的前途和教师的教学成绩。
浙江省绍兴市春晖中学)